《天傳信記》一部由唐朝鄭綮撰所著的歷史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天傳信記
- 文學體裁:歷史傳記
- 作者:鄭綮撰
簡介,內容,
簡介
《開天傳信記》唐鄭綮撰
鄭綮,滎陽人,進士及第,昭宗時為相。此書作於其任吏部員外郎時,共蒐集社會傳說、故事以及神異傳聞32條,所記玄宗在藩邸生活、出巡上黨、東封泰山以及喜好樂舞等資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然書中語涉神異者14條,使得其史料價值遠遜於.此書版本主要有 ,,《唐人說薈》、《滎陽雜俎八種》本等。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收入,據《百川學海》本。
內容
余何為者也累忝台郎,思動墳典,用自修勵。竊以國朝故事,莫盛於開元天寶之際。服膺簡策,管窺王業,參於聽聞,或有闕焉。承平之盛,不可殞墜。輒因薄領之暇,搜求遺逸,傳於必信,名曰.斗筲微器,周鼎不節之咎,何已遐乎好事者觀其志、寬其愚,是其心也。
上於藩邸時,每戲游城南韋、杜之間。因逐狡兔,意樂忘返。與其徒十數一飲倦甚,休息於封部大樹下。適有書生延上過其家,家貧,止於村妻、一驢而已。上坐未久,書生殺驢拔蒜備饌,酒肉滂霈。上顧而奇之,及與語,磊落不凡。問其姓名,乃王琚也。自是上每游韋、杜間,必過琚家。琚所諮議合意,益親善焉。及韋氏專制,上憂甚,獨密言於琚。琚曰:“亂則殺之,又何疑也。”上遂納琚之謀,勘定禍難。累拜為中書侍郎,實預配享焉。
上於諸王友愛特甚,常思作長枕,與諸王同起臥。諸王有疾,上輒終日不食,終夜不寢,憂形於色。,左右或開諭進食,上曰:“弟兄,吾手足也,手足不理,吾身廢矣。何暇更思美食安寢耶!”上於東都起五王宅,於上都制“花萼相輝之樓”,蓋為諸王為會集宴樂之地。上與諸王靡日不會聚,或講經義、論理道,間以球獵υ博。賦詩飲食,歡笑戲謔,未嘗怠惰。近古帝王友愛之道,無與比也。
開元初,上勵精理道,鏟革訛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諸國,悉平為郡縣。自開遠門西行,亘地萬餘里,入河湟之賦稅。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管戶一千餘萬,米一斗三四文,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奇瑞疊應,重驛麋至,人情欣欣然,感登岱告成之事。上猶惕勵不已,為讓者數四焉。是時,劉晏年八歲,獻,上覽而奇之,命宰相出題,就中書試驗。張說、源乾曜等鹹寵薦。上以晏間生秀妙,引宴於內殿,縱六宮觀看。貴妃坐晏於膝上,親為畫眉總草髻。宮中人投果遺花者不可勝數也。尋拜晏秘書省正字。
開元初,山東大蝗。姚元崇請分遣使捕蝗埋之。上曰:“蝗,天災也。誠由不德而致焉。卿請捕蝗,得無違而傷義乎?”元崇進曰:“臣聞詩曰‘秉異炎火’者,捕蝗之術也。古人行之於前,陛下用之於後。古人行之,所以安農。陛下用之,所以除害。臣聞安農非傷義也,農安則物豐,除害則人豐樂。興農去害,有國家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上喜曰:“事既師古,用可救時,是朕心也。”遂行之。時中外鹹以為不可,上謂左右曰:“吾與賢相討論已定,捕蝗之事,敢議者死。”是歲,所司結奏捕蝗蟲凡(缺)百(缺)余萬石,時無饑饉,天下賴焉。
上將登封泰山,益州進白騾至。潔朗豐潤,權奇偉異,上遂親乘之。柔習安便,不知登降之倦。告成禮畢,復乘而下。才下山坳,休息未久,而有司言白騾無疾而殪。上嘆異之,謚曰:“白騾將軍”,命有司具櫝,疊石為墓,在封禪壇北一里余。於今在焉。
中國古籍全錄
車駕次華陰,上見岳神數里迎謁。上問左右,莫之見。遂詔諸巫問神安在,獨老巫阿馬婆奏云:“三郎在路左,朱發紫衣,迎候陛下。”上顧笑之,仍敕阿馬婆,敕神先歸。上至廟,見神橐,俯伏庭東南大柏樹下。又召阿馬婆問之。對如上見。上加敬禮,命阿馬婆致意,而旋降詔,先詣岳,封為金天王,仍上自書制碑文以寵異之。其碑高五十餘尺,闊丈余,厚四五尺。天下碑莫比也。其餘刻扈從太子、王公以下百官名氏,製作壯麗,巧無比倫焉。
上為皇孫時,風表瑰異,神采英邁,嘗於朝堂叱武攸暨曰:“朝堂,我家朝堂,汝得恣蜂蠆而狼顧耶!”則天聞而驚異之,再三顧曰:“此兒氣_,終當為吾家太平天子也。
西涼州習好音樂,制新曲曰,開元中列上獻。上召諸王便殿同觀,曲終,諸王賀,舞蹈稱善,獨寧王不拜。上顧問之,寧王進曰:“此曲雖嘉,臣有聞焉。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斯曲也,宮離而少徵,商亂而加暴。臣聞:宮,君也,商,臣也。宮不勝則君勢卑,商有餘則臣事僭。卑則逼下,僭則犯上。發於忽微,形於音聲,播於歌詠,見之於人事。臣恐一日有播越之禍,悖逼之患,莫不兆於斯曲也。”上聞之默然。及安史作亂,華夏鼎沸,所以見寧王審音之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