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大龍樹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2.00公里,距離鎮19.00公里, 國土面積1.13平方公里,海拔196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070.00毫米,適宜種植、蠶桑、茶葉、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771.60畝,其中人均耕地2.40畝;有林地610.0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8戶,有鄉村人口329人,其中農業人口325人,勞動力17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4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8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88戶通電,有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9.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3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71.60畝(其中:田41.00畝,地730.60畝),人均耕地2.40畝,主要種植、蠶桑、茶葉、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61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2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7.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70萬元,畜牧業收入27.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0頭,肉牛10頭,肉羊55頭); 林業收入2.4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4.00萬元, 工資性收入6.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3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人 ,在省內務工41人,到省外務工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8戶,共鄉村人口329人,其中男性159人,女性170人。其中農業人口325人,勞動力17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66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4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畜牧業、烤菸、乾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2.1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倉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安定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19.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9人,中學生13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2人。 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一、村組公路狹窄坡大,泥濘路滑,灘方險情多,造成交運困難,難以適應農村生產生活發展的需求。二、水源遠,流量小,淨化設施差,水質低,引水投資大,維修程度高,造成許多農戶飲水困難,防火、抗旱能力弱。三、防洪基礎差,難以應對山洪、滑坡等自然災害的襲擊,村民生命財產得不到有效保障。。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鑒於本村適宜種茶的地理條件和土地優勢,藉助老倉福德茶廠這條銷售渠道,計畫大力發展優質生態茶產業。動員、鼓勵村民因人因地制宜,發展蠶桑業;區域發展烤菸業;注重培植長效後繼產業--核桃等乾果業;逐步使村民從以糧為綱的思維向經濟產業過渡,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加村民收入。科學種植糧食作物,不斷提升種糧水平,提高產糧量,並以糧為載體,激活畜牧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信息支持,鼓勵第二、三產業的向前發展,搞活農村產品經濟交易市場,並鼓勵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引進外資。。
地圖信息
地址: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龍山丫口--平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