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吹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鼓吹樂。以大鼓和吹(嗩吶)為主要演奏樂器,以螺角、鐘、鑼、鈸為輔,經過嚴密協調配合演奏的音樂表現形式。大鼓吹在泉州民間甚為流行,每逢盛事慶典迎神賽會,婚慶、迎賓或出殯,人們都請大鼓吹樂隊臨場吹奏,以示隆重。大鼓吹一直保留著唐代的風貌。
簡要介紹,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表演形式,
簡要介紹
大鼓吹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宮廷鼓之一。源自於北方少數民族節慶演奏,漢武帝時期引入宮廷,經當時宮廷樂師改編加工,逐漸發展,演變為宮廷專用鼓樂而流傳下來。唐代設鼓吹署專管樂隊,是朝廷儀仗隊的組成部分。當時,大鼓吹有幾種用途:用於皇帝出巡,名曰出巡鼓吹;用於皇帝宴請群臣,名曰皇門鼓吹;用於將師出征凱旋,名曰祝捷鼓吹;用於外國使臣來訪,名曰迎賓鼓吹。
大鼓吹在洛江馬甲繼承得最為完美和流行,每逢盛事慶典、迎神賽會、迎賓、出殯等場合,都請大鼓吹樂隊前來吹奏以示隆重。
歷史淵源
鼓吹源於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北狄,本為軍中之樂,漢初,戍邊的軍隊用以揚壯聲威。東漢時期朝廷對邊將及領兵萬人以上的將軍均賜鼓吹隊,後來漸漸用於朝廷,成為宮廷鼓樂,並形成了“御駕鼓吹”、“黃門鼓吹”、“祝捷鼓吹”、“迎賓鼓吹”等種類。據《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國朝捍衛》這一章,就有洪寶基領大鼓吹迎賓的記載:“時海上義師派餉至英......洪氏大聳,紛紛欲逃,公曰:州郡背鄭境,......吾一身當之。公乃領大鼓吹迎十里外......”可見明末清初,英都大鼓吹樂隊就已盛行了。
原先,大鼓吹僅用於典慶、盛會、迎賓。到了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洪承疇的父親洪啟熙去世,洪承疇回鄉奔喪,開始啟用大鼓吹奏哀樂出殯。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洪承疇的母親傅氏病故,順治帝下詔追封傅氏為正一品夫人並賜御祭四壇,與其夫洪啟熙合葬,又命福建布政使司胡升猷親臨主祭。如此隆重的祭禮,族人再次以大鼓吹鼓樂為傅氏出殯送行。從此大鼓吹也用於出殯,並且相沿成習。
藝術特色
大鼓吹是以大鼓和吹(嗩吶)為主,輔以螺角(大海螺或牛角)、鐘、鑼、鈸等6種樂器合作演奏。各種樂器除大鼓固定1件以外,其餘樂器件數不限。演奏時列隊,根據需要或列縱隊,或列橫隊,或列方形,樂鼓手根據演奏方法,講究樂器出場先後順序和交叉協調。螺角在演奏時最先使用,螺角使用時發出嘟——嘟——嘟——的聲音,其聲深沉悠遠,即為大鼓吹演奏的前奏曲,也寓含驅邪散惡;其次鑼響,即開鑼;第三擂鼓,至此,都是合奏前的準備。緊接著吹(嗩吶)聲響,各項樂器齊奏,然後依照各種樂器的功能交叉進行,大鼓隨著吹(嗩吶)音樂的變化而變化,曲終奏停。整場演奏鼓聲如洪鐘,鑼聲如驚雷,嗩吶激越高亢,擂打吹奏聲音響徹天際,極富深沉雄壯之感,場面蔚為壯觀。
大鼓吹所吹奏的樂譜是“工乂譜”,保留的有“大排”“小排”“百家春”“半空中”等曲牌。每套吹奏樂的曲牌配的打擊樂譜不同,這些樂譜沒有形成文字記載,都是靠一代代的樂師鼓手口傳心授下來,曲調和樣式均不變,保持著原汁原味。樂鼓手在學習時先跟師傅“念譜”,俗稱“對嘴盤”,背熟了曲譜才開始學習吹奏擊打,就這樣代代傳承下來。
表演形式
大鼓吹樂隊共有18人,前面一人提著彩旗導行,緊接著四面大鑼,四面大鉦,一面大鈸,一面小鈸,二把大哨吶,依次排列,大鼓隨後,鼓面直徑0.54米,鼓身高0.7米,腰圍2.10米,朱紅,棗形,斜裝在雕蝕別致的大轎上。四人扛著大轎行進,一人在鼓後敲打。敲打大鼓有節奏,吹響樂器有音律,採用古裝出將、入相的鼓樂,有《大牌》、《小牌》等樂譜,鼓震如雷,鑼響如鐘,鼓聲激越,鉦韻深長,,嗩吶揚徹空際,節奏疾馳,聲響強烈,氣勢高昂,雄渾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