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哈魚,又名大馬哈魚,中藥名。為鮭科動物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的全體。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及圖們江。具有補虛,健胃,利水之功效。常用於虛勞羸瘦,消化不良,水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麻哈魚
- 別稱:大馬哈、大發哈、果冬、秋鮭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魚綱
- 目:鮭目
- 科:鮭科
- 屬:大麻哈魚屬
- 種:大麻哈魚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圖們江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體。
性味
味甘,性微溫。
功效
補虛,健胃,利水。
主治
用於虛勞羸瘦,消化不良,水腫。
相關配伍
1、治水腫:大馬哈魚100g,茶葉適量,水煎極熟,食肉飲汁,每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2、治抽搐:500g重大麻哈魚1條,用火烤黃,以黃酒為引,3次服完。(《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或焙乾研末。
採集加工
秋季由海入江產卵後捕撈,用時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或焙乾備用。
形態特徵
大麻哈魚:又名秋大麻哈魚。體稍側扁,一般長約60cm。頭大,吻長,突出,微彎,尤其雄魚在生殖期吻彎曲如鉤狀,使上下頜不相吻合。眼距吻端比距鰓孔為近。口大,牙扁而尖銳,頂端向內微彎,上下頜各具1列大牙。鰓孔大,鰓耙19-25。體被細小圓鱗。側線明顯。側線鱗132-148(19-26/18-24)。背緣自頭後漸次降起直至背鰭基部。背鰭3-4,9-11,起點距吻端與距尾鰭基約相等。脂鰭小,和臀鰭相對。臀鰭2-4,12-15。胸鰭1,14-16,較小,位低。腹鰭1-2,8-11。尾鰭叉形。頭背和體背青黑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10-12條橙赤色的橫斑。臀鰭、腹鰭灰白色。
生長環境
為回遊性魚類,每年秋季生殖魚群進入江河產卵,產卵期10-11月,常於水質澄清的砂礫底質,水深1m、水溫4-12℃處產卵,卵沉性,黃紅色,球形,徑5.4-7.3mm,懷卵量3000-5000粒,產卵後親魚大部分死亡。受精卵於次年春季孵化,當仔魚長到50mm時開始降河入海,3-5年後魚體性腺成熟又開始溯河生殖回遊。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常食底棲動物、浮遊動物、甲殼類及其他小型魚類等。我國分布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及圖們江。
相關論述
《東北動物藥》:“滋補,利水,健胃。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滿,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