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雲紋病

大麥雲紋病

發病初為白色透明小斑,後擴大變為青灰至淡褐色,邊緣色較深,長橢圓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麥喙孢
  • 拉丁學名:Rhynchosporium secalis(Oudem.) Davis
  • :真菌界
  • :半知菌亞門
  • 危害作物:大麥
  • 為害部位:主要為害葉片和葉鞘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病斑較多時合併呈雲紋狀,葉片枯黃致死,在病部表皮下形成子座。高濕條件下,病斑上形成灰色霉層(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形態特徵

能產生喙孢糖苷毒素。分生孢子梗無色、短小。分生孢子楔狀,有1個橫隔,無色,大小12~20×2~4(μm)。

傳播途徑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越夏。大麥播種出苗後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幼苗而發病,在整個生育期可重複侵染。

發病條件

孢子萌發適溫10~20℃,25℃以上基本不萌發,18℃、相對濕度92%,孢子6小時內即侵入寄主。20℃潛育期11天。低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發生,密度過大,徒長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夏)菌源,收穫後深翻,促進病殘體分解。
(2)合理密植,不可單一施過多。注意排水、中耕,降低田間濕度。
(3)藥劑拌種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於播種前10~20天拌種後播種。
(4)發病初期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滅病威懸浮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667m^2用藥液75~100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