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鱗䰾

大鱗䰾

大鱗䰾是鯉科䰾亞科䰾屬魚類。

大鱗䰾主要分布於西亞的裏海和鹹海水域。目前,已在中國的黑龍江、河北、山東、寧夏、天津、北京、新疆等省(市、自治區)養殖。喜居水體中下層,最適生長水溫22-32攝氏度,高於32攝氏度或低於12攝氏度時生長明顯減緩,低於10攝氏度停食。適宜的溶氧量為4.5mg/L以上,低於2mg/L則少吃,到1mg/L就停食並浮頭。雜食性,體長3厘米以下的魚苗主要吃食輪蟲和小型枝角類,3厘米以上經馴化可投餵鯉魚配合飼料。一般二齡可達0.75-1千克商品魚規格。通常六齡性成熟,有些個體五齡亦可成熟。產卵季節隨地區而異,4-5月產卵,為分批產卵型。懷卵量因年齡和個體大小而異,每尾懷卵量8-15萬粒不等,卵子產出受精後,在15-20攝氏度水溫下經4-5天即可孵化出苗。

大鱗䰾體重可達5-10千克,是名貴的大型經濟魚類之一,它具有耐鹽鹼、食性廣、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等優良特性。在天津大鱗䰾又被稱為銀鱈魚。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自然繁殖,人工繁殖,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體延長呈梭型,左右對稱,頭較小,寬而扁;背部稍隆起,呈銀灰色,從背部到腹部顏色逐漸變淺,直到腹部變為銀白色;口裂中等大小,亞下位,吻圓形,稍長,具有吻須和頜須各1對,口內無頜齒,咽喉齒髮達;眼圓形,眼間距較大,左右對稱,上側位,位於頭部1/4處;鼻孔2對,位於眼前端,兩孔距離較近,有膜隔開;背鰭1個,由硬棘和鰭條組成,位於身體軀幹部的1/3處,硬棘2個,第1個短,第2個長且有鋸齒;胸鰭1對,位置靠前,緊接在鰓蓋之後,向身體兩側伸展;腹鰭1對,位置與背鰭幾乎相對;臀鰭1個,位於肛門之後;尾鰭叉形,尾柄平直;背鰭和尾鰭呈灰色,胸鰭、腹鰭和臀鰭顏色較淺,呈灰白色;肛門與生殖孔緊密相鄰,位於身體的中後部。最大體長105厘米,最大體重15千克。
大鱗䰾頭部無鱗,身體被圓鱗覆蓋,每側側線一條,起始於鰓蓋後緣直至尾鰭連續分布於身體兩側,與身體背部相平行。從外部形狀上看,大鱗䰾背鱗的後區有圓形突出,其他各部分鱗片不明顯,多呈橢圓形。同一橫切面上,大鱗䰾從前向後即從頭部向尾部,其鱗片的長寬比變大,即接近尾部的鱗片相對接近頭部的鱗片較長,如前背鱗和後背鱗長寬比分別為2.04和2.32,前部側線上鱗和中部側線上鱗長寬比分別為1.72和1.96,前部側線下鱗和中部側線下鱗長寬比分別為1.79和2.01,前腹鱗和後腹鱗長寬比分別為1.71和2.26,魚體不同部位的側線鱗長寬比分別為1.79,1.98和1.82,變化較小,即形狀相差較小。同一縱切面上,背部鱗片相對腹部鱗片較長,如前背鱗長寬比2.04大於前腹鱗長寬比1.71,後背鱗長寬比2.32大於後腹鱗長寬比2.26。
上咽齒1塊,下咽齒1對,下咽齒齒式為2.3.4~5-4~5.3.2。背鰭硬棘數2,鰭條數7,胸鰭鰭條數15~17,腹鰭鰭條數8~9,臀鰭鰭條數6~8,尾鰭鰭條數20~22。側線鱗數60~75,側線上鱗數12~14,側線下鱗數9~12,第1鰓弓鰓耙數17~18,脊椎骨數46~48。可數性狀中背鰭鰭條數量固定,其次為胸鰭鰭條變動不大,平均值的標準差為0.4,而側線鱗的標準差為4.0。
全長22.0~40.5厘米,體長18.5~35.5厘米,體高3.8~8.3厘米,體質量94.0~698.8克。魚體延長,梭型,體長為體高的4.13~5.42倍。頭部側扁,體長為頭長的4.26~5.94倍,頭長為頭高的1.95~2.74倍。吻相對稍長,頭長為吻長的2.34~3.27倍。口裂中等大小,口裂長為口裂寬的0.74~1.17倍。眼間距相對平直,較寬,頭長為眼間距的2.24~2.94倍,頭寬為眼間距的1.60~2.07倍。尾柄較長,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2~2.21倍。

生活習性

大鱗䰾池塘適宜生長水溫為18~27℃,最適水溫為24~27℃,水溫低於15℃時,魚群幾乎不攝食,開始在池塘最深處集群越冬,越冬水溫最好控制在4℃以上。大鱗䰾屬於中度耐鹽鹼魚類鹽度低於3.2‰、鹼度低於14.32毫摩爾/升的水質對大鱗䰾胚胎髮育無影響,鹽度低於5.1‰、鹼度低於14.32毫摩爾/升對仔魚存活無影響。
野生大鱗䰾分為溯河洄游型和陸封型兩種生態類型。主要生活於烏茲別克斯坦的鹹海中,當性腺發育成熟後,逆流洄游至鹹海的淡水河流中的適宜場所進行產卵。幼魚以浮遊動物和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成魚以小型無脊椎動物、魚類和幼蟲為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伊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引種:2003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將大鱗䰾野生個體引種到中國,此後在山東、黑龍江、天津、江蘇等地區都進行了大鱗䰾鹹、淡水養殖的嘗試。
大鱗䰾
原產地種群分布圖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大鱗䰾性成熟需要3~7年,雌性比雄性晚成熟,在4~8月產卵。雄性每年產卵一次,雌性每2-3年產卵一次。半溯河產卵種群在夏末秋季開始遷徙,第二年春天產卵,但有些在早春進入河流,同年產卵。遷移到河流最上游的支流。內陸種群在產卵前遷移到支流上游,或在湖泊和水庫中產卵,在沙土底。雌性產卵15000-125000個淺灰色卵。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時,參照鯉魚催產方法,將性成熟的親魚按雌雄1∶1配比腹腔注射催產激素,待親魚開始產卵時,進行人工擠卵和受精,隨後放入孵化桶中流水孵化,受精卵在水溫22~26℃條件下,孵化時長48~50小時,剛孵出仔魚全長7毫米左右。中國北京、黑龍江等地區養殖的大鱗䰾性成熟需要4~5年,與野生狀態下的大鱗䰾性成熟所需時間大致相近,而蘇北地區大鱗䰾性成熟只需要3年。由此可見,不同地區由於緯度和溫度等的不同,大鱗䰾性成熟所需時間也不相同。
  • 親魚培養
親魚放養:池塘水深保持在1.5~2.5米。同時放養鰱魚,規格50克,用於調節水質。
餌料投餵:一年按照季節分為秋季投餵、冬季投餵、春季投餵等三個階段。秋季投餵為7~11月,該階段是重點,此時水體溫度高、親魚食慾旺盛,應注意餌料投餵量,以魚體重的30%為宜,並保持中度肥水。冬季投餵為12月-次年2月,該階段水溫漸低,大鱗䰾的攝食量減退,可視天氣情況適量投餵少量餌料。春季投餵為3~6月,該階段水溫回升,親魚攝食慾逐漸回升,此時按親魚體重的2%~5%投餵鯉魚餌料。一年中為保持養殖水體的肥度,每3個月施雞糞一次,施肥量300千克,一年施用2~3次。
水質調節:在養殖過程中地下水占60%,井水溫度18~21℃,地上水占40%,水溫22~28℃,每10天加入井水一次20~25厘米,同時加入地上水30厘米,混合使用保持水溫基本穩定。池塘水深在整個養殖周期中保持在2米左右。1.3.3魚病防治在養殖期間,為保持親魚的健康生長,每月潑灑0.3~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或0.15~0.2毫克/升聚維酮碘1~2次,每月使用康神一號(二硫氰基甲烷)濃度3毫克/升藥物預防一次,每兩個月使用生石灰調節水質一次,用量為300千克/公頃,稀釋後全池潑灑。
  • 人工催產繁育
親魚性腺成熟:經過三年的親魚培育,親魚體重增加到尾重3.8千克,經檢測,多數親魚卵的成熟度可滿足要求。生殖季節,雌魚腹部膨大而柔軟,腹部向上其中線下凹,輪廓明顯,卵巢有移動狀,用手輕捏有柔軟感,位於雌魚肛門和尿孔半月縫隙間的生殖孔明顯張開。雄魚無此孔,體瘦長,故此時的雌、雄魚明顯可辨。雄性親魚用手輕擠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從泄殖孔溢出,則已達到性腺成熟。
親魚人工催產試驗:5月底選擇成熟度好的親魚進行人工催產試驗。催產劑採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與促黃體激素釋放素類似物(LRH-A)合劑,根據親魚發育的成熟度注射相應劑量的催產試劑。此次催產共取性腺成熟的雌魚5條,尾重3.9~4.1千克,雄魚7條,尾重2.4千克。採用乾法授精的方式進行人工授精,首先擦乾雌魚魚體,先將卵擠在光滑的乾瓷盆內,然後同樣方式將雄魚精液擠於卵上,用羽毛輕輕攪勻,靜止3~5秒使其完全受精。將受精卵放入孵化槽內進行流水孵化,孵化早期水流微弱,以後逐漸增大水流至出膜前,定時攪動魚卵,在孵化過程中,魚卵對溶氧的要求高,水中溶氧要保持在7~9毫克/升為宜,定期對受精卵用3%的鹽水進行浸洗,在孵化期間受精卵的顏色會隨著胚胎色素的變化逐漸加深。

亞種分化

2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大鱗䰾指名亞種
Luciobarbus capito capito
(Güldenstaedt,1778)
大鱗䰾鹹海亞種
Luciobarbus capito conocephalus
(Kessler,1872)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年 ver 3.1)——易危(LC)。

主要價值

肉質鮮美、生長速度較快、耐鹽鹼與低氧、抗逆性強、病害少,適合池塘高密度養殖,是廣大消費者喜食的大型名貴經濟魚類。
大鱗䰾含肉率為64.46%,肌肉含粗蛋白20.27%、粗脂肪4.41%、水分73.39%、灰分0.96%、碳水化合物0.97%,其中必需胺基酸和鮮味胺基酸含量及種類豐富,脂肪酸多以不飽和脂肪酸存在,肌肉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合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