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柏(Juniperus squamata Buch.-Ham. ex D. Don)是柏科刺柏屬的灌木植物。株高1-3米;樹皮褐灰色;枝條斜伸或平展,暗褐色或微帶紫色或黃色,小枝直或弧狀彎曲,下垂或伸展;葉全為刺形,三葉交叉輪生,披針形或窄披針形;雄球花卵圓形;果卵圓形或近球形,成熟前綠色或黃綠色,熟後黑色或藍黑色,稍有光澤,無白粉,內有種子;花期5-6月,果實期翌年9-10月。
高山柏分布於中國西藏、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黃山、福建及台灣等地,緬甸北部亦有分布。常生於海拔1600-4000米的高山地帶。喜光,稍耐蔭,耐寒,不耐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鈣質土上生長較好。耐修剪,壽命長。繁殖方式一般採用嫁接、扦插、播種、壓條等。
高山柏的枝葉或球果可入藥,有祛風除濕,解毒消腫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癰瘡腫毒等症狀。高山柏形態獨特,枝葉蒼翠,可作為庭園觀賞或盆景裁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或成匍匐狀,或為喬木,高5-10餘米,稀高達16米或更高,胸徑可達1米;樹皮褐灰色;枝條斜伸或平展,枝皮暗褐色或微帶紫色或黃色,裂成不規則薄片脫落;小枝直或弧狀彎曲,下垂或伸展。葉全為刺形,三葉交叉輪生,披針形或窄披針形,基部下延生長,通常斜伸或平展、下延部分露出,稀近直伸、下延部分不露出,長5-10毫米,寬1-1.3毫米,直或微曲,先端具急尖或漸尖的刺狀尖頭,上面稍凹,具白粉帶,綠色中脈不明顯,或有時較明顯,下面拱凸具鈍縱脊,沿脊有細槽或下部有細槽。雄球花卵圓形,長3-4毫米,雄蕊4-7對。
球果卵圓形或近球形,成熟前綠色或黃綠色,熟後黑色或藍黑色,稍有光澤,無白粉,內有種子1粒;種子卵圓形或錐狀球形,長4-8毫米,徑3-7毫米,有樹脂槽,上部常有明顯或微明顯的2-3鈍縱脊。花期5-6月,果實期翌年9-10月。
近種區別
粉柏(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Ant.'Meyeri')直立灌木, 小枝密。葉排列緊密,上下兩面被白粉,條狀披針形,長6-10毫米,先端漸尖。球果卵圓形,長約6毫米。粉柏系栽培植物,分布於中國天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廬山、山東、河南、江蘇等省市,有栽培作庭園樹或盆栽。粉柏與高山柏的區別在於葉的上下兩面均被白粉。
生長環境
高山柏常生於海拔1600-4000米的高山地帶。
分布範圍
高山柏分布於中國西藏、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黃山、福建及台灣等地,緬甸北部亦有分布。常生於海拔1600-4000米高山地帶,在上段常組成灌木叢,在下段生於冷杉類、落葉松類及棟類等針葉樹或針葉樹闊葉樹林內,或成小面積純林。
生長習性
高山柏喜光,稍耐蔭,耐寒,不耐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鈣質土上生長較好。耐修剪,壽命長。
繁殖方法
高山柏繁殖方式一般採用嫁接、扦插、播種、壓條等。
栽培技術
清洗:樹樁帶回後應立即清洗傷口,放在清水裡浸泡,時間一般以12-16小時為宜,浸泡過程中讓樹梢露出水面20厘米,用手掐之有濕潤感即可。
栽植土:最好用無菌純淨沙,在無菌沙內栽培就等於是老樁扦插樁胚生新根,而且傷口癒合所消耗的都是原來樹體內儲存的營養。
保濕:樁胚從掘起後由於主根全被鋸斷,側根亦有大部分損傷,所以作為吸收水分的根毛幾乎沒有了。因此,要長澆水保持柏樁根部濕潤才可使其長出新根。
透氣:如果土壤不通氣、根部的呼吸就無法正常進行,同時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也容易長時間滯留於根部,會對根系產生有害作用。
澆水:栽植時要澆透定根水,按一定比例施上生根劑,而且注意傷口與根系長時間浸泡水中,容易造成爛根,從而導致樁胚死去。
遮蔭:養護中應注意是養護過程的主要手段之一。因為柏樁已經植入盆中但由於根系損傷嚴重加之沒有一點土壤,而新根的發出還需要一段時間,即使根系能從土壤中吸收點水分,但也是有限的,與陽光照射蒸發相比微不足道,所以遮蔭是養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另外,還需要經常噴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天要噴6-7次。此外,最好用草繩纏在桿上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保持高山柏主幹的濕潤狀態可控制樹樁水分的散發,有利於成活。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高山柏大多形態獨特,枝葉蒼翠,長得虬曲多姿、蒼老道勁,可作為庭園觀賞或盆景裁培。
藥用價值
高山柏的枝葉或球果可入藥,有祛風除濕,解毒消腫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癰瘡腫毒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