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灣古民居群有多組單進或多進四合院式建築。一般面闊三間,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或抬梁或穿斗式構架。少數附屬建築為二層樓。梁、枋、門、窗等處施多種圖案木雕構件。
大余灣得木蘭之靈氣,鐘靈毓秀,人才輩出。據村譜記載,曾有宋代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出自該村。這裡村民聰慧勤勞,雕匠、畫匠、石匠、木匠遠近聞名,特別是制陶窯匠較多,曾有“十漢四窯匠”之說。如今,這裡制陶業仍十分發達,遠近百餘里還有很多人家保持著用木蘭“川里貨”的習慣。
大余灣古民居群入選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余灣的建築是典型的婺源民居風貌。細看族譜,定居者果真和江西婺源有血緣呢。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余姓大戶從江西北部婺源、德興遷居今天的木蘭山附近。川北的德興村之名正是源於江西德興。而川南的大余灣則至今保留明清時代(主要是清嘉慶年間)石砌宅子數十幢,建築風格是鄂民居中的精品,有較高的建築研究價值和考古價值。
雖說大余灣現已聲名漸起,村民們依舊過著質樸平靜的生活,老人閒坐在屋門口聊天,小孩子在巷子裡自由玩耍。遇到進村參觀的遊客,他們會熱心地為你指點路線,任憑遊人自由地穿行在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