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相傳大余吉村年歌的發起者和組織者是吉村上村劉永,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劉永,字克修,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進士,出任過刑部主事、郎中。正統七年(1442年)任荊州知府。其為官清明廉正,是明代的八大清官之一。在荊州任職期間因母喪回鄉守孝六年。守孝期間,每年喪母的祭日都會請來道士為母進行祭祀。每年的正月都要參加鄉里的廟會。劉永有“勸農興學”的秉性,看到當時農民因貧困不能上學,為解決當地貧困孩子不能上學的問題,他受道教文化和家鄉廟會文化的啟發,利用當時農民喜歡道教和參與廟會的愛好,組織編寫了吉村年歌。後經第二代傳人劉沙姐妹不斷修繕,並形成了完整的音樂譜系。由於大余吉村年歌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一直相傳保留至今。
基本特徵
藝術特色
大余吉村年歌是由道教的道歌演變而成的,其內容汲取了《
三字經》《
論語》《
增廣賢文》等文化知識。受舊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唱年歌只有男人唱,女人不可以唱,具有單一性;唱年歌傳承德道教育,不準侮辱人,不準唱情歌,具有嚴格的尊嚴性;唱年歌可獨唱,邊走邊唱,見什麼,唱什麼;唱年歌也有對唱,形式是一問一答,相互對答,也叫斗年歌。隨著社會的變遷,大余吉村年歌已經經過了多人的改編,具有多樣性;大余吉村年歌歌譜隨機應變,具有很大廣度的靈活性。大余吉村年歌有很多禁忌,只能在過年期間唱,是大雅之歌,從形式、內容、到唱腔和民間山歌有都有很大區別。
演唱順序
大余吉村年歌的演唱順序分為“拜神歌”“請神歌”“路歌”“堂歌”和“送神歌”五個部分,各部分曲調基本相同,銅鑼、鈸、班鼓是主要伴奏樂器。年歌的表演形式主要以獨唱和對唱為主,對唱俗稱“斗歌”,一問一答,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場面活潑熱烈。
表演形式
唱大余吉村年歌之前,先要出彩龍隊到廟裡拜神。拜神要燒紙錢,再唱拜神歌、請神歌,然後出廟到指定的自然村(屋場)去唱演。行路期間要唱路歌,見什麼唱什麼,形式靈活。到屋場後,先拜神台,再吃晚飯。晚飯吃“長龍宴”,美酒菜餚是由各家各戶湊合成的,宴會上人們相互拜年,互相祝福,觥籌交錯,熱鬧喜慶。飯後開始唱堂歌,一直持續到凌晨三四點鐘。唱完堂歌要在大門口封神,唱送神歌,一夜年歌就此結束。如此日復一日,一直唱到正月十六,一年的年歌表演才算結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歷史價值:大余吉村年歌歷史悠久,是吉村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音樂,該音樂傳承著豐富的民間歷史,文史為研究大余“嶺南”歷史保留了很多原始資料。同時,大余吉村年歌是典型的客家文化,豐富了客家文化歷史。
2、文化價值:大余吉村年歌文化內涵豐富,它主要傳承的是道教文化和儒家學說,其文學品位較高,傳承的不僅僅是音樂,更為重要的是對民間文化的繼承,其內容汲取了《三字經》《論語》《增廣賢文》等儒家經典文化,是一部難得的文化瑰寶史書。受大余吉村年歌文化影響,在大余縣吉村鎮崇文重教已蔚然成風。
3、社會價值:大余吉村年歌以德道教育為中心,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人為本,培育人的道德情操,對於促進社會和諧,精神文明建設,為社會培育有道德、講文明的人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傳承狀況
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人們把安居樂業、風調雨順的期望寄託於神明,他們通過大余吉村年歌祈福希望得到神靈的庇護,由於演唱的歌曲是給神明聽的,演唱者便不敢也不能對其隨意更改,大余吉村年歌傳承的穩定性正基於此,一直流傳至今,在吉村鎮大部分老年人都能唱年歌。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好大余吉村年歌,大余縣財政局撥出專項資金用於大余吉村年歌的挖掘整理,文化館組織專家對吉村年歌進行專題調研,以錄音、錄像、製作光碟的形式,對相關文物資料進行妥善管理,並遴選了一批熱愛年歌的青年與老藝人結對學習,從而破解了年歌傳承後繼無人的局面。
2013年1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廣播歌選》雜誌“民歌中華行”採風組走進吉村鎮,對大余吉村年歌進行了專題報導,這是大余吉村年歌首次以廣播電視節目的形式向大眾展示,這對其保護和傳承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社會影響
重要表演
2015年2月24日,大余縣吉村鎮佑源村一年一度的年歌表演活動在張氏祠堂舉行,大余吉村年歌在活動中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