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飲馬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張莊路街道辦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張莊街道辦事處駐地西1.5公里
- 面積:153公頃
- 人口數量:1800餘人
- 著名景點:興福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東漢末年,山西洪桐縣有人遷此定居。據史料記載,東漢末年,曹操率兵北上,路經很多村莊,無水可飲,因本地多水,便在此地安營紮寨,由此得名“大飲馬村”,沿用至今。
大飲馬村有組織民間文藝表演的文化傳統。民國初年,村內成立舞龍隊和高蹺隊,表演活動遠近聞名。附近山會、廟會、開業或富裕人家祝壽、男女婚嫁、璋瓦喜慶等活動,多邀其演出。“文革”時期,舞龍隊和高蹺隊一度被迫解散。改革開放以來,舞龍隊和高蹺隊得到恢復,並進一步發展,增加了樂器隊和秧歌隊。每年春節前後趵突泉觀賞會都應邀參加演出,受到市民的好評。2000年曾代表濟南市參加全國舞龍大賽,獲得業餘組第二名。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廠口村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4297.5畝(其中:水田1955.34畝,旱地2342.16畝),人均耕地0.85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97.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3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4畝;擁有林地1630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水面面積150畝,其他面積33243.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99.5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8.56 %。該村目前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產業。擁有企業 25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73戶,共鄉村人口5179人,其中男性2569人,女性2610 人。其中農業人口 5111 人,勞動力3541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4802.4 平方米,擁有教師 30人,在校學生1195人,距離廠口鄉中學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5 人,其中小學生1195人,中學生290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26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3575.2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年末集體總收入 190.5萬元,有固定資產 60.5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14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9個,下設 2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58人,少數民族黨員9人,其中男黨員128人、女黨員30人。
村委會由村支書:李延祥等組成。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 9個,共有團員 108 人。
人文地理
1948年9月19日,在解放濟南戰役中,吳化文率國民黨第96軍整編第84師第155旅、第161旅及獨立旅共2萬餘人,全部起義。一直關注吳化文起義的中央軍委和毛澤東,9月19日收到粟裕等的電報後欣喜萬分,9月20日,中央軍委復電指示:應力爭吳部引我入城,作為內應,共同解決王耀武。大飲馬村118號為國民黨第96軍整編第84師部電台、155旅部所在地吳化,文的起義對於濟南戰役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濟南戰役是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把秋季攻勢引向戰略決戰的起點,周恩來後來說道:“三大戰役的序幕是濟南戰役”。
吳化文是王耀武的部下,出身軍閥,雖然受到王耀武的重用,但並非蔣軍嫡系,時常受到排擠,於是他暗中與中共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想為自己和部下留一條出路。經過多名中共地下工作者對吳化文的努力勸導說服,吳化文本身也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和數次反覆,終於認清了形勢,毅然決定起義。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槐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