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頭鋪
- 位置:津市市建湖縣
簡介,地名來歷,歷史典故,
簡介
大頭鋪是建湖縣蘆溝鎮大同村的一個古老莊子,距今年約有600年歷史。莊址原是一個高墩子,地面真高2.1米,東面和南面是東大河,現稱窯廠河,連線蘆溝河。墩子東側有一座七孔木質橋樑,建國後是東邊鄉民步行去建湖的一條主要通道。大頭鋪是三個村民小組的聚居地。主要有陳、張、劉、嵇、祁、沈六大姓氏,共213戶。
地名來歷
相傳於明朝中期,有一個叫顧長州的鄉人在京城當官,因觸犯了朝廷王法,畏罪潛逃,朝中張榜通緝。此人逃至垛頭鋪驛站,被官差黃金標識破抓獲,按聖旨就地處決,當場剁去顧的首級,從此後人們把垛頭鋪改稱為“剁頭鋪”。此地名年深日久,人們認為“剁頭鋪”難聽,即將“剁”字改成“大”字,稱之為“大頭鋪”。此地名一直延用至今。大頭鋪人丁興旺,鄉民勤勞勇敢。民國元年(1912)鎮境隸屬鹽城縣三豐市,市境周長60公里,平疇沃野,溝渠縱橫,盛產稻、麥、大豆、魚、蝦和荷藕、菱角等農副產品,農戶將這些主、副食品拿到集市銷售。當時三豐市境內以洪橋、小阜莊、孟家垛、裴劉莊、大頭鋪集市最為活躍。
歷史典故
據鹽城縣誌記載:大頭鋪,古名垛頭鋪。稱鋪者郵遞驛站也。明萬曆十一年(1583)鹽城縣設有傳遞官府文書的急遞站,分西北、西南兩條驛道(道寬為五馬並行的官道)分別與興化縣,西北的山陽縣(今淮安市楚州區)相接。古代的陸路交通起源於驛道。驛道是當時的主要交通路道,除傳遞皇家文書的驛馬賓士外商旅亦駕車藉此運輸物資。西路驛道由鹽城總鋪經岡門鋪、新河廟鋪,垛頭鋪、走馬溝鋪、馬家盪、清溝鋪入山陽地界淮安府。鋪與鋪相距約25華里,每鋪有4—5人,設12時晷1個,以驗時刻。鋪門前置立鋪門牌1個,匾額1塊,常明燈一付,簿書2本,每人制爽板一副,鈴攀一副,纓掄一把,棍一根,回厲一本,公文到鋪不論多少,隨到隨送,晝夜不停,逐鋪接力傳遞。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因洪水泛濫此驛道廢置,改行北旱路道。
大頭鋪驛道遺址至今猶存,即莊子正中的南北小街,立磚鋪地,筆直而平坦,向莊子北延伸而去。 驛站由鹽城經龍岡、新河廟,從崔家渡越東塘河往本鎮楊成村馬路生產隊,田曹村大祁舍北,大崔莊南面,轉向西北來到大頭鋪,然後由大頭鋪再轉向西北,越西塘河到唐橋莊,然後向西往走馬溝而去。
1978年,大頭鋪莊在蘆溝鎮全鎮率先開展雜交稻制種,如今已成蘆溝鎮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