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蛙

大頭蛙

大頭蛙(學名:Rana kuhlii)為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分布於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主要生活於靜水域的水塘水溝。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頭蛙
  • 拉丁學名:Rana kuhlii
  • 別稱:麻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蛙屬
  • :大頭蛙
  • 命名人:Tschusi
  • 命名時間:1838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形中型粗壯,約長6-7cm,頭大扁平,長寬相等,頭長約為體長之一半,故稱為大頭蛙
蛙,端鈍圓,上下額有黑色縱紋,眼睛瞳孔菱形紅色,鼓膜小而隱於皮下。眼後方的顳肌發達,顳褶明顯,顳褶下方有黑色斜線紋。下額有兩個齒狀突。背部變化頗大,深褐色、灰棕色、紅棕色或黃棕色。兩眼間有深色橫帶,有黑色W或倒v字形黑斑。腹側及腰部有黃色花斑。皮膚光滑,但散有許多棒狀疣粒,體側及後背部有小圓疣。腹部光滑白色,咽喉部及四肢腹面有許多黑棕色斑點。前肢粗短,有黑橫紋。指細短,指間無蹼。有三個掌突。後肢短而粗壯,有黑橫紋。趾間全,內跖突窄長,無外跖突。雄性體形比雌性大,顳肌發達所以頭部比較大,下頷兩個齒突也比雌性明顯。雄蛙第一、二指上有黑灰色婚埝。
雄蛙體長 87.5 mm 左右;頭部甚大而扁平,其長寬幾相等,頭長約為體長 43%;吻端鈍圓,略突出下唇;吻棱不顯,頰部向外側傾斜;鼻孔朝向上方,略近吻端;眼后角至頭側後端之距離,遠較雌蛙的大;眼後的頭部背面左右顳肌發達,向上突出很明顯,兩肌之間幾乎構成一條縱溝;鼓膜不顯;舌小,後端缺刻深;犁骨齒列長,呈兩斜行;下頜前端 2 個齒狀骨突很大,上頜相應部位有深的凹陷。前肢短,前臂及手長為體長 37.7%;指細短,指長順序為 3、1、4、2,第一、三指略長於第二、四指;指端圓,第二、三指側有厚緣膜;關節下瘤明顯,掌突 3 個,扁平,中者較大。後肢短而粗壯,接近體長的 1.4倍;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口后角,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圓;第三趾長於第五趾;第一趾末端遠超過第二趾的近端關節下瘤;趾間近於滿蹼,第一、五趾游離側有發達的緣膜達蹠部,外側蹠間蹼幾達基部;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背麵皮膚較光滑,散有少許窄長疣;體側和背後端有少量小圓疣,眼後至肩上方有一條細縱褶;枕部有一條橫膚溝;顳褶明顯,上眼瞼後半與肛部附近疣粒較多,脛部上方有少數疣粒;有內跗褶。腹麵皮膚光滑。生活時背面為暗灰棕色,在窄長疣粒上散有黑斑紋;而眼間有鑲淺色邊的橫紋;上下唇緣有黑縱紋;體側及胯部有黃色花斑;四肢上黑紋不清晰;咽喉部及手、足腹面有許多棕黑色斑紋;體腹面及股部腹面有稀疏褐色斑紋。液浸標本體和四肢背面為棕褐色,背部深色斑紋隱約可見;顳褶下方有寬的淺色斜紋。

生活習性

常見於北部及西部一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水棲性,終年住在遮蔽良好、溝底有落葉。
淤泥的淺水溝或溪澗中,白天也看得到,但多半躲在落葉底下。只要氣候溫暖適宜,可以終年繁殖,但在寒冷的一月及二月比較少見。雄蛙的領域性很強,領域叫聲是單音節短促的“蟈”求偶叫聲則是連續7-20個音節的蟈、蟈、蟈聲。雄蛙有時會先發出一聲領域叫聲,然後再發出求偶叫聲,如此既可以宣告領域又可以吸引雌蛙,屬於多功能的複合叫聲。當兩隻雄蛙碰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打架,並利用下額的齒狀突當武器互咬對方,甚至會頭破血流。卵徑約2mm,粒一顆顆散落在水底,很像大粉圓。一次產卵20-60粒,雌蛙一年可多次生殖。蝌蚪灰棕色散有黑細點,全長約4cm,尾長為體長兩倍,尾鰭低,小蝌蚪的尾部有三至五條橫紋,大蝌蚪則不明顯。

分布範圍

大頭蛙主要分布於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主要生活於靜水域的水塘水溝。國外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
雲南、廣西等地標本的種名改訂為新種,即版納大頭蛙的特點:1)背面較光滑,具少數細膚棱,體後部有小圓疣;2)體背面淺褐色或灰褐色,膚褶上有黑紋;3)蝌蚪尾部具深色斑紋,但尾後半段不呈黑色;4)其染色體組型為2n=22(20m+2st)。
而爪哇產大頭蛙:1)背面粗糙,體背部、脛部和肛部周圍滿布圓形疣粒;2)體背面為黑大理石色或為黑色;3)蝌蚪尾部後半段為黑色;4)染色體組型為2n=26,5對大染色體,8對小染色體,除第8對為亞端部著絲粒外,其餘均為中部和亞中部著絲粒。更多還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