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圭背村

關於“圭背”村名,說來話長。村落地處大順坑畔,距大順街一公里,村旁有雙嶼隔坑對峙,嶼上綠樹成蔭,蒼松疊翠。古時,小溪鶴口以上稱鶴溪,鶴為千年之仙鳥,有祥瑞之兆。雙嶼形似龜,故以龜名之,近村的為雌,隔水為雄,故村名為“龜背”。匯名“龜背匯”,潭名“龜背潭”,圩名“龜背圩”。後人取諧音改村名為“圭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順圭背村
  • 別名:龜背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大順坑畔,距大順街一公里
此地形狀奇特,形象逼真,許多堪輿家慕名而來皆云:地靈人傑,必蔭貴人。但因人為破壞,風水流失,後人嘆:雙龜守水口,貴人出源頭。
大順坑水直衝雌龜,形成巨大旋渦,是為“龜背匯”,其潭深不見底。凡遇大水,匯水靜,遇大旱,潭水深,為放排理想地點。販木客商雲集於此,村名做工忙。一年四季,戶戶為旅社,家家客滿桌。
與龜圩相對有一座二進五直兩軒四合院,大門匾額“延陵舊家”,是1852年(清鹹豐二年)稟貢生季汝賢故居,季汝賢曾為民國後第一任景寧縣長,其祖上為某商從嶺里村移居此地。季卸任後賦閒頤養,潔身自愛。其子季亮,字溫敏,清末肄業浙江武備學堂,後參加辛亥革命,曾為浙江保全一團團長,首屆省議員。
瀋水生,清末秀才,原居於密林深處新四斜坑村,後棄儒從商,家道日裕,築室於龜背匯畔,青石大門門聯乃秀雅飄逸魏書:“竹解虛心是我師,石能得性真吾靈。”一派儒者遺風。民國初瀋水生在邑中因訴訟言辭犀利而名噪一時。
“雙龜守水口,必定出貴人。”也不過雲煙霧雨,一瞬而已,百古永恆的龜背匯,曾經為鄉里村人創造了商機。如今的大順圭背村,隨整個灘坑淹沒區,它將徹底沉入深淵,成為永久的歷史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