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錯和尚遺集》是明末清初錢邦芑撰寫文集,四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錯和尚遺集
- 作者:錢邦芑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文學體裁:文集
《大錯和尚遺集》是明末清初錢邦芑撰寫文集,四卷。
《大錯和尚遺集》是明末清初錢邦芑撰寫文集,四卷。創作背景是書為趙聯元裒集作者遺文,編為四卷,故名《大錯和尚遺集》,刊於《雲南叢書》中。作者簡介錢邦芑字開少,江蘇丹徒(今鎮江)人。諸生。唐王時授監察御史,桂王時擢右僉都御史...
山崩海立問前程。任他霹靂眉邊過,談笑依然不轉睛。詩二:破衲蒲團伴此身,相逢誰不訊孤臣。也知官爵多榮顯,只恐田橫笑殺人。著作 《雞足山志》開始於徐霞客,至邦芑重修,內容更為完整充實。邦芑每為人題詩文,都署“大錯和尚”,著作有:《大錯和尚遺集》四卷 《梅柳詩合刻》一卷 《雞足山志》十卷 ...
《神會和尚遺集》,全稱《胡適校敦煌唐寫本神會和尚遺集》。全一冊。民國十九年(1930)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刊行。內分四卷,另有跋四首、神會傳一篇,及附錄一卷(即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之神會語錄三則)。系胡適自敦煌稿卷中發掘有關神會和尚之各種資料,加以並比校勘,另又與其他傳世之典籍如景德傳燈錄、高僧傳...
《梅柳詩合刻》是清代錢邦芑創作的詩集。創作背景 明錢邦芑(1602--1673)撰。詩集,一卷。邦芑所著書,清代列入禁煅書目,今不傳。民國趙聯元哀輯其遺文,編為《大錯和尚遺集》四卷。《梅柳詩合刻》,為詠梅、柳之作。作者《小序》云:“梅也者,賦性幽貞,天姿雅潔,傲雪霜而獨笑,友松竹而爭妍。”...
錢邦芑(1602—1673),字開少,號大錯,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明末任翰林、都御史,明亡後削髮為僧,奔走閩粵,流寓黔湘。曾參加《永州府志》、《寶慶府志》的編修工作。1670年(康熙九年),祁陽邑令王頤聘他修浯溪志。著有《大錯和尚遺集》。寫作背景 該詩選自《道州...
作者簡介 錢邦芑(1602—1673),字開少,號大錯,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明末任翰林、都御史,明亡後削髮為僧,奔走閩粵,流寓黔湘。曾參加《永州府志》、《寶慶府志》的編修工作。1670年(康熙九年),祁陽邑令王頤聘他修浯溪志。著有《大錯和尚遺集》。
作者簡介 錢邦芑(1602—1673),字開少,號大錯,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明末任翰林、都御史,明亡後削髮為僧,奔走閩粵,流寓黔湘。曾參加《永州府志》、《寶慶府志》的編修工作。1670年(康熙九年),祁陽邑令王頤聘他修浯溪志。著有《大錯和尚遺集》。
湄潭水源洞的大錯和尚錢幫芑曾寫下著名的《水源洞記》,收入《大錯遺集》和《紅樓佛影》等書中,《水源洞記》中對該洞有詳細描述:“……其洞之廣,可容數千人。其頂石乳流注,四周上下凝結,有如人物、花草、器用之,不可名狀。其洞口轉入之路極險,一失足即顛仆,其下尤深,幕測其底。……中有潭甚深...
(看《神會和尚遺集》)我當時鈔了這殘卷,後來用《顯宗記》補了殘缺的前面二百三十三字,又詳記後半篇敦煌本與《傳燈錄》本的異同,寫作《神會遺集》的第四卷。我當時沒有夢想到《頓悟無生般若頌》的前半篇也在英國博物院裡,被編作Stein296號,在前一年(1925)已被日本的矢吹慶輝博士照了相片帶回東京...
張丙與詹通、陳連、陳辦、,並以正法之黃番婆、劉仲、劉港、蔡恭、江七、侯虎、黃城、許城、梁辦、吳扁、歐宗、莊文一、曾吉、劉邦項即劉謀、賴牛、吳貓、柯和尚,並在逃之張成,結交往來。上年五月間,因各莊米貴,公禁搬運,有鄰莊陳壬癸到店仔口買米,恐人阻攔,托生員吳贊包送出莊,吳贊族人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