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酉書院

大酉書院

辰溪,古之辰陽,史悠文遠,乃大酉藏書地,善卷歸隱處。其崇文重教,風千載而盛。大酉書院,自宋而今,雅化作人,誕敷文教,弦歌悠遠,餘響不絕。

書院踞大酉山麓之酉莊。大酉山,九峰蜿蜓,天馬行空,故名九峰嶺,又名天馬山,溯其文脈,遙承善卷。唐虞時,高士善卷,曾為堯帝師,舜以帝位禪讓而不受,終隱大酉,其為德之宗也。並於此開其壇,傳其道,啟民智,開華夏教化之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酉書院
  • 別名:校士館、雙溪書院
  • 地理位置:湖南辰溪大酉山麓
  • 創辦時間:明代正德元年(1506)
  • 創辦人:明朝知縣何昂
  • 重建時間:2016年
地圖信息,
漢時宋均,文牘所載辰溪辦學之先。《後漢書》載:“宋均字叔庠,南陽安眾人也,至二十餘、調補辰陽長,其俗少學者而信巫鬼,均為立學校,禁絕淫祀,人皆安之”。宋均重教化,改善卷壇為學宮,始立儒學,教化文明。敦品勵行,光辟辰山之秀;經經緯史,秘啟酉洞之奇。
漢末至明,史鮮有載,唯方誌族譜,仍可管窺。唐貞觀年間,詔令天下府州縣皆立孔廟,辰谿縣城上南門建文廟,規制恢宏。宋代名臣曹彥約,淳煕八年(1181)進士,乃大儒朱熹弟子,曾任辰溪令,興辦教育,始有書院立。縣域《族譜》載,宋元時遷辰溪劉、唐、米、余、謝、瞿、張等姓,有諸生中舉人進士者。
明代重科舉,弘治十七年(1504),朝廷頒發學宮臥碑,置學宮明倫堂左側。正德元年(1506),知縣何昂在縣城上南門內,設立書院。學宮明倫堂架構宏闊,皆一時之盛。明代名儒王陽明、湛若水、薛瑄等均臨辰溪學宮書院講學,傳道宋明理學及心學。嘉靖十二年(1533),陽明高徒歐陽德《大酉洞書院記》載:“大酉山華妙洞,在辰陽西北,道書所謂二十六洞天者”、“予友山西僉憲王君晉叔,辰陽人也。未仕時,構書院茲山,與遠近來學者講業其中。其堂曰讓王,曰逍遙,本庄子善卷而名之。”辰州人王世隆所撰《大酉洞記》載:“世隆嘗讀書茲山,鄉之人士多從世隆游者,茲山為書院,名曰大酉華妙洞書院”。天啟元年(1621),雲南趙州貢生李進任知縣,進下車即捐俸修治,期年凡廟庭、庠署,悉煥然改觀。尤優禮諸生,為置書籍,建書院,以督課之,邑人士賴作興者甚眾。至此,辰溪文風大振,人文蔚起。由鄉試經殿試,取進士有餘子翼、余鵑翔、米助國、劉漢向、劉天寵諸人。中舉有關傅曄、李景誠、米元倜等十六人,縣廩生赴禮部考試得中,入國子監肄業,取貢生有唐原、余顯忠、彭奎等一百四十一人。其中餘子翼、余鵾翔父子,同為進士,翔官至明崇禎時大司農。
清代,乃大酉書院鼎盛之時。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縣盧九雲,復建大酉書院于山麓舊基;乾隆四十六年(1781),知縣佴兆鳳遷建至城內學宮右,改雙溪書院;嘉慶八年(1803),知縣趙文在以大酉為藏書勝跡,復名大酉書院,且勒石為記,酌定《書院章程》。道光九年(1829),舉人劉榮批遷建書院於縣署右。劉榮批、劉遠綸、劉榮春、劉寶南等先後任山長。
遵循院訓“敦崇實學”,清朝歷代,文運繼興,人才輩岀。經殿試中進士有劉恂、唐效堯、孫均銓等;經鄉試中舉有劉文灝、劉元鰲、劉家傳、瞿元捷、劉榮批等十三人;獲貢士有米肇灝、趙謙等一百四十五人。馬路坪劉氏族譜載:劉榮批、劉遠綸父子皆中舉,劉榮善歷任拔貢,武英殿校錄,翰林院學士,皇上侍讀。楊氏家族之辛亥湘省三傑之楊任,名錫庶,湖湘名醫楊錫燾等,均曾於此求知修身。
清末民初,大酉書院維新育人。光緒三十年(1904),“廢科舉、興學堂”,書院改名辰溪官立高等國小堂。1938年,抗戰烽火中,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西遷大酉山南,文脈延續,弦歌一堂;1944年,民囯實業家、教育家馬公武選址大酉山麓,創辦楚屏中學。繼大酉薪火,續文明佳話。
大酉書院,華夏五千載厚重文脈,薪火傳承,根植辰溪人精神沃土,熔鑄辰溪人血液骨髓。丁酉春(2017)邑人劉代全,存亡續絕,繼往開來,復建書院,重啟文淵。“乾坤輸大酉、山第劇同寅”。大酉文化,和光同塵,傳統學養,燭幽通微。
《尚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書院者,大雅之殿堂也;立道心、降人心,乃修身立德之本也。張載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則為大酉書院之精髓,培育英才,明燭將來,名山事業,光裕後代。

地圖信息

地址:湖南省懷化市辰谿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