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服務業區位理論為研究重心,以大都市為研究對象,基於西方服務業四分法,對服務業區位因素體系及服務業區位選擇、區位演變及布局特徵等進行了系統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作者閆小培為中山大學教授,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從事城市地理學研究。方遠平現任教於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系。主要研究服務業地理學、城市發展與規劃、城市土地利用、旅遊規劃與開發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大都市服務業區位理論與實證研究
- 作者:方遠平、閆小培
- ISBN:9787100056663
- 類別:經濟
- 頁數:442
- 定價:35.00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08-07-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叢書名:服務業與城市發展叢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後記,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大都市服務業區位理論與實證研究》以服務業區位理論為研究重心,以大都市為研究對象,基於西方服務業四分法,對服務業區位因素體系及服務業區位選擇、區位演變及布局特徵等進行了系統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在探討服務業分類及服務業區位理論、總結國內外服務業區位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比分析了國內外大都市服務業結構特徵與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服務業區位因素理論體系,探討了不同類型服務業的區位因素、區位模式及區位類型;通過問卷調查,對服務業區位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並以我國沿海大都市廣州為例,分析其服務業區位演變、區位特徵及形成機制,用以驗證服務業區位理論。
作者簡介
閆小培,女,重慶人,人文地理學博士。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從事城市地理學研究,研究興趣為產業與城市發展、巨型城市、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區域發展與城市規劃。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近10年來還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已發表成果150餘件。
方遠平,男,湖南郴州人,200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獲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2004—2005年供職於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2006年起調入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系。研究方向為服務業地理學、城市發展與規劃、城市土地利用、旅遊規劃與開發等。已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與和主持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科研項目30餘項。
圖書後記
服務業區位研究是國內地理學研究的前沿課題,迄今為止,系統研究成果尚不多。閆小培教授在前期從事信息產業、服務業和城市發展等研究積累的基礎上,於2001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系統開展了“服務業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服務業區位理論與實證研究”是該項目的子課題之一,並作為方遠平的博士論文選題。本書是在方遠平的博士論文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的成果。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的許學強教授、魏清泉教授、司徒尚紀教授、劉琦教授、鄭天祥教授、薛德升教授、王愛民副教授、曹小曙副教授、林耿副教授,華南師範大學的陳忠暖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的劉盛佳教授、西安外國語大學的王興中教授等多位專家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在此對諸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
感謝曹小曙副教授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勞。感謝商務印書館的顏廷真博士對書稿的修改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他的嚴謹態度和敬業精神令人欽佩,本書的順利出版離不開他的熱情幫助。
本書是國內從綜合、系統角度研究大都市內部服務業區位問題的第一本著作,期望通過本書的出版,能對服務業區位研究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限於作者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本書難免存在錯漏和不足,敬請讀者朋友和同仁批評指正,待日後繼續深入研究和探索。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服務業定義及其分類
第三節 區位概念及理論體系
第四節 研究設計
第二章 服務業區位研究進展述評
第一節 服務業區位理論研究回顧
第二節 國外服務業區位研究綜述
第三節 國內服務業區位研究綜述
第四節 國內外服務業區位研究對比
第三章 大都市服務業結構特徵與發展趨勢
第一節 國際大都市服務業結構特徵與發展趨勢
第二節 我國大都市服務業結構特徵與發展趨勢
第四章 服務業區位因素體系理論
第一節 服務業區位因素體系
第二節 經濟因素
第三節 空間因素
第四節 科技因素
第五節 人文因素
第六節 服務業區位動力機制
第五章 服務業區位選擇模式和布局規律
第一節 生產性服務業區位
第二節 分配性服務業區位
第三節 消費性服務業區位
第四節 社會性服務業區位
第五節 服務業區位類型與布局規律
第六章 服務業區位選擇實證分析
第一節 指標設計與問卷調查、處理
第二節 服務業區位總體評價
第三節 服務型企業(單位)區位因素評價
第四節 服務業區位因素的合理性評價
第七章 大都市服務業區位演變及布局特徵
第一節 服務業發展歷程分析
第二節 服務業空間演化及區位特徵
第三節 服務業區位形成的原因與機制
第四節 服務業布局的總體特徵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本書的主要結論
第二節 本書的貢獻及問題的討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