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49年4月,建校時成立機造系,下設內燃機專業熱工教研室。
1960年2月,
大連工學院 成立造船工程系,下設內燃機專業和船舶渦輪機專業。
1978年,取得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1年,取得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權。
能源與動力學院成立揭牌儀式 1989年4月,動力工程系成立。
1998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3年,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獲批一級學科並取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1月,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成立,由造船系、動力工程系發展而來。
2010年4月,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與材料能源學部成立,轄能源與動力學院。
2015年9月,能源與動力學院整體遷入大連理工大學西校區,能動大樓正式投入使用。
辦學條件 專業設定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1個本科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該專業含動力機械及自動化、葉輪機械及自動化、熱能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能源與環境工程5個專業方向。
學科建設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遼寧省一級重點學科,1個遼寧省一流學科A類。
能動系樓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 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工程熱物理、能源與環境工程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 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工程熱物理、能源與環境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動力機械及工程
遼寧省一級重點學科: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遼寧省一流學科A類: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評估結果 位次百分位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B+
10%~20%
師資力量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人員總數110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1人、副教授40人、高級工程師5人、講師12人,博士生導師39人、碩士生導師8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1人,國家二級教授4人,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1人,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1人,中科院“百人計畫”1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人,遼寧省創新團隊1個。
能源與動力學院暑期夏令營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岑可法、林宗虎
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 金紅光
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 沈勝強
遼寧省創新團隊: “天然氣水合物安全、高效開採關鍵技術”遼寧省創新團隊
教學建設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遼寧省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 能源與動力工程
遼寧省實驗教學中心: 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近五年,能源與動力學院承擔、參與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4項,
973計畫 6項,
863計畫 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5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5項,工信部及GF重大級項目5項,經費累計過3億元;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0餘篇,其中被SCI檢索論文70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9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各類省部級獎勵10餘項;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0餘項,已轉化的發明專利10餘項。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所獲代表性獎項 序號
獎勵類別
獲獎等級
獲獎項目名稱
獲獎人
1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
農業廢棄物成型燃燒清潔生產技術與整套設備
沈勝強
2
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特等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生成機理與分解安全機制
宋永臣
3
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
特等
20mw變頻電驅壓縮機研製及工業性套用
王曉放
4
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
一等
1.25萬噸/天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蒸餾裝置研發及在大電廠的套用
沈勝強
5
遼寧省技術發明獎
三等
數字模擬調速器測試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
滿長忠
6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成果獎
二等
數字模擬調速試驗台
滿長忠
7
大連市技術發明獎
一等
基於先進噴射器設計和系統最佳化的餘熱余能開發利用
張博
8
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
數字模擬調速試驗台
滿長忠
參考資料:
科研平台 據2018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能源與動力學院建有5個國家級研究平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過1.5億元。
國家級研究平台: 遼寧重大裝備製造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熱能綜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天然氣水合物安全高效開採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環境友好能源開發與調控111引智基地、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內燃機遼寧省重點實驗室、海水淡化遼寧省重點實驗室、複雜能源轉換和高效利用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熱能綜合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設備 文化傳統 學院標識 院徽 院徽主體採用Power和Energy的首字母變形組合而成。P以葉片轉動代表動力,E以風吹火旺代表能源。風助火勢,火借風漲,如同葉片旋轉,周而復始。在運動中將能源與動力緊密聯繫在一起,體現出動力機械的獨特魅力。
院徽使用紅藍兩色搭配。紅色熱情如火,是燃燒,是奮鬥不息的精神;藍色沉靜如水,是清潔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兩種顏色動靜結合,將能源與動力的速度,力量,激情凸現的淋漓盡致。
院徽富有動感又不失沉穩,整體呈大鵬展翅的形態,寓意著能源與動力學院如大鵬鳥,翼若垂雲,展翅翱翔,風風火火,生生不息。
精神文化 學院文化:博學 明辨 修身 篤行
教師精神:行勝於言、敢為人先
學生精神:知行合一、自強不息
現任領導 院長:唐大偉
黨委書記:王曉放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陳家模、巴雪冰
副院長:東明、楊明軍、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