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體形較大,雄蟾體長47~51 mm,雌蟾體長44~49 mm。頰部向外側傾斜,瞳孔心形,無鼓膜,無耳柱骨;犁骨齒兩小團,舌近圓形,不能伸出口腔以外;吻端圓且高,突出於下頜,吻棱不顯,鼻孔位於吻背側,略近吻端;犁骨齒兩小團。皮膚粗糙,整個背面滿布大小瘰粒,眼後有一個大瘰粒似耳後腺,一般肩上方有4個大瘰粒排列成;腹麵皮膚光滑。 前肢較短,指側有緣膜,基部有蹼跡; 後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前達眼後;雄性趾間滿蹼,雌性略遜; 內跖突小呈橢圓形,無外跖突。背面一般灰褐色或黑灰色,有少許黑斑或草綠色斑; 腹面橘紅色或橘黃色與黑色斑相間呈醒目大花斑,腹後和股基部的橘紅色斑連成一片。雄性前臂內側、內掌突及內側3指有黑色細小婚刺; 胸部兩團扁平疣上有棕黑刺粒;無聲囊,無雄性線。卵徑3~3.4 mm,動物極灰褐色,植物極乳黃色。
第37~38期的蝌蚪,全長約37 mm;頭體渾圓,出水孔在腹中部,肛孔位於尾基部中央;尾較短,尾鰭高而弱,前端始自背中部,尾末端鈍尖;頭體深橄欖色,尾部色淺,尾鰭上的黑線紋交織呈網狀,尾肌上有稀疏黑斑點;唇齒式Ⅱ/1+1: Ⅱ,每行唇齒棱上有2~3排小齒,口周圍均有乳突,口角部無副突。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北,主要集中於橫斷山系東側高海拔山及亞高山環境中。
生活習性
生活于海拔2000~3600m的山區。喜活動于山溪相連的靜水坑內,行動緩慢,遇敵害時將手足翻向背面,靜止不動。產卵期5-6月,此間成蟾在坑塘中常將頭部露出水面,卵產於靜水坑內,多為分散單。
成蟾常棲於靜水塘、沼澤地和小山溪緩流處石塊下、井、泉、路旁小溝內。行動笨拙,多爬行,在水塘內僅露出鼻孔和眼睛; 在陸地上受驚擾時,將四肢掌、跖部向上翻轉,顯露出橘紅色,以示警戒。成蟾以多種昆蟲、螺類以及其他小動物為食。雄蟾常發出像小雞一樣的鳴聲; 雌蟾產卵在有水草的靜水坑內,數粒至數十粒為一群,附在水草莖葉上。蝌蚪在靜水塘內生活。
生長繁殖
在中國西南部高山區,其數量很多,常活動在莊稼地、林間草叢、水塘或水坑等環境中,能大量捕食農作物、林木和牧草的害蟲。在室內容易飼養,既可觀賞,也可供做實驗動物。
繁殖季節雄蟾發出像小雞一樣的鳴聲,一般在5—6月產卵。該蟾行動笨拙,不善跳躍,常見到鈴蟾在水盪里伸展著四肢,僅將眼和鼻孔露出水面,偶有驚擾,迅即潛入深水中;在陸地上受驚擾時,將手、足向上翻轉,顯露出醒目的橘紅色斑,並靜止不動,如像死亡狀態,這可能是用來警戒敵害的行為。由於皮膚腺發達,當受到異物刺激時,分泌大量的白色黏液。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區較寬,其種群數量較多。物種受脅等級: 無危LC。
保護措施
大蹼鈴蟾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