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銘文錄》是1999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足石刻銘文錄
- 作者: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大足石刻藝術研究所
- 出版時間:1999年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ISBN: 9787536643772
《大足石刻銘文錄》是1999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足石刻銘文錄》是1999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大足區境內141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含多寶塔)、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市級有尖山子、千佛岩、峰山寺、聖水寺、陳家岩、普聖廟;區級有板昌溝等61處。造像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雕刻類別...
該館1999年編《大足石刻銘文錄》《大足石刻申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本》、2000年編《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分獲重慶市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2003年國家級科研課題《大足北山石窟考古學研究》開題,現已完成二卷。2009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正結集之中。半個多世紀以來,共發表有論文800餘篇。交流合作 學術...
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
在文物研知方面,撰著出版了《大足石刻》、《中國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內容總錄》、《大足石刻研究》、《大足石刻銘文錄》、《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大足石窟藝術》、《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等專著、大型圖錄20餘種,發表有學術價值的論著400餘篇。近20年先後進行三次文物普查,採用考古手段對全縣石刻銘文進行專項...
石門山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城區東面20公里的石馬鎮,開鑿於北宋紹聖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間(公元1094——1151年)。造像崖面全長71. 8米,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石門山石刻為釋、道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佛教造像中的十聖觀音洞、孔雀明王經變窟、訶梨帝母龕和道教造像...
大足石刻內容總錄 《大足石刻內容總錄》是四川省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總計10萬多軀,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
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石刻造像的新發現等,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需要向讀者進行解讀,因此,《大足石刻十八講》一書選取大足石刻的十八個方面,對大足石刻進行解讀。本書主要可概括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大足石刻的歷程與發現。通過此部分,讀者可以對大足石刻發展歷程、碑刻銘文、匠師以及發現歷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直接拍照識別“百度一下”了。2022年3月1日,大足石刻研究院、復旦大學、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通過線上視頻方式分別在重慶市大足區和日本奈良市舉行中日合作大足石刻保護協定簽訂儀式。2022年6月29日,重慶市的大足石刻研究院表示,為期5年的重慶市石窟寺及石刻銘文搶救性蒐集工作正式啟動。
《中國石窟藝術-大足石刻史話》是2019年8月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小強。內容簡介 大足石刻歷經唐、五代時期的孕育,開啟了之後5萬餘尊造像、10萬餘字銘文的雕鑿之聲。在此之後,歷經270年的經營,方具今日北山石刻多達三百多龕窟的規模。在北山長約里許、形若星月的佛灣中,佳作連連,晚唐時期觀...
大足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取“大豐大足、豐衣足食”之意。晚唐至兩宋近400年間,大足一直是昌州府治所在地,因“天下海棠無香,惟大足治中海棠獨香”而享有“海棠香國”的盛譽,擁有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大足黑山羊是唯一既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又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北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像最初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
2、姿態心境,皆合禮儀。東錢湖南宋石刻造像的所有姿態,均採取為儀仗拱守之勢,無一出格表現。這與其時的佛教造像和北宋皇陵石俑中所表現的人格個性(如山西長治佛寺、重慶大足石刻)形成顯明對比。這一現像不能不聯繫南宋理學所倡導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給人以禮儀之鄉、儒風氤氳的印像。3、紋飾細節,...
郭相穎,1938年生,漢族,中共黨員,中專學歷,重慶市文史館館員、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74年起守護大足石刻,主編《大足石刻》《大足石刻銘文錄》《大足石刻研究文集》《大足民間文學》等書籍,為大足石刻的保護傳承事業,為推動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出了重要貢獻。人物...
(李翎)杜齊:《印度一西藏》(魏正中)梅維恆:《繪書與表演――中國的看圖講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桑寶靖)朴永煥:《蘇軾禪詩研究》(王�)彭金章、王建軍:《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陳悅新)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重慶社科院大足石刻藝術研究所編:《大足石刻銘文錄》(達微佳)
24、《大足石刻銘文研究》 中國書法 2006-03 CSSCI核心 25、《論巫術對藝術生成的意義》 廣西社會科學 2006-05-15 26、全文轉載《論大足石窟藝術的特殊意義》 人大複印資料《造型藝術》(中文核心,2006-05) CSSCI核心 27、《巫術漫談》 亞太地區語言、歷史、文化和教育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5-10-30 28、...
大足石刻銘文與宋史研究………胡昭曦(480)關於黑水城所出一件宋代軍事文書的考釋………孫繼民(492)《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譯名回改中存在的問題……梁太濟(499)《宋大詔令集》闕卷輯補點校 ——卷一七一《制科》之輯補點校………龔延明(508)整理本《張方平集》指瑕………王志雙(518)從部落組織到國家形態 —...
四川大足石刻中的七米高華嚴三聖巨像,巧奪天工,是中國石雕佛像藝術中的傑作。有的一佛二菩薩的主尊是釋迦牟尼佛,兩側侍立著文殊、普賢。文殊和普賢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和毗遮那佛最重要的助手,即左右二大脅侍菩薩,這種安排也與大乘兩部重要經典《法華經》和《華嚴經》密切相關。釋迦三尊佛畫,作於18世紀30...
山頂石刻區的大足石刻,擁有千餘載歷史,造像精美,展現宋代石刻藝術精華。伴隨造像的各種經文、傍題、頌詞、記事等石刻銘文十五萬餘字,多為金石史中佳品,具有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足石刻其實是大足境內摩崖造像的石窟的總稱,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刻...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中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368處,造像10萬餘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兩宋造像的精美著稱於世,具有上承龍門,下啟大足石刻的地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石刻之鄉“稱號。安岳石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備目錄清單。安岳石窟·臥佛院景區位於安岳縣臥佛鎮...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銘文10餘萬字,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植根於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藝術精華和儒、佛、道三教思想精髓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極工窮變,以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典範,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下列各項應由國家保護: (一) 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二) 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三) 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
包括了:《哀悼基督》、《夜》《晝》《晨》《暮》、女性雕像、《牧童克里希納吹笛》、烏東與《伏爾泰坐像》、《英雄之死》、《戰神與美神》、秦始皇陵兵馬俑、《馬踏匈奴》、擊鼓說唱俑、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刻等內容。圖書目錄 書法常識 書法和法書/2 字型、四體書、五體書/2 碑帖/3 甲骨文/4...
作品糅合了國內著名的石窟藝術和石刻精品,進行重新疊加、組合,同時也充分表現了本地石刻元素;作品從左到右分別是樂山大佛、鄭州博物館的武士雕像、滎陽大海寺菩薩、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大足石刻、鞏義石窟寺、敦煌石窟、敦煌石窟蓮座、龍門石窟。 《祈佑》 二里崗站 青銅文化 《青銅薪火》將司母戊鼎、共父乙觥...
另外,巴蜀青銅器上多有特殊文字的銘文,也是一大特徵。巴渝古石刻:巴渝石刻藝術以大足石刻為代表,以摩崖造像為主,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極具地域文化特色。巴渝石刻以高浮雕和淺浮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為主要表現題材,雕刻技法多樣,藝術形象生動,世俗色彩濃郁,具有濃郁的...
寶頂山石窟除了造像外,造像龕刻銘文、碑碣、題刻、遊記、詩詞、培修、裝絢記等文字記載更是數以萬計,這些文字不僅是研究大足石刻的重要資料,同樣可用來證史之誤、補史之缺,與其他史料相互補充。寶頂山摩崖造像對於研究中國佛教史,尤其是佛教密宗史等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對於宋代建築、音樂、服飾、民俗等諸多領域...
鳳鳥青銅尊(西周):青銅盛酒器,整體造型為佇立回首的鳳鳥形,鳳尾下彎成一象首,與雙腿形成三點支撐。器蓋和腹底鑄有“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銘文,說明該器是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青釉鳳首龍柄壺(唐):宮廷御用瓷壺,通體青釉,以塑貼和刻劃技法裝飾,結構嚴謹,造型奇特,紋飾新穎,層次清晰;釉質釉層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