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市草堰鎮古鹽運集散地保護區

大豐市草堰鎮古鹽運集散地保護區

大豐市草堰鎮古鹽運集散地保護區,2001年2月19日草堰鎮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蘇政發¬¬[2001]31號),設立了保護區管理委員會,配有專人在保護區辦公室工作。利用品牌,開拓、發展一方經濟,促進旅遊事業的興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豐市草堰鎮古鹽運集散地保護區
  • 成立時間:2001年2月19日
草堰歷史,草堰重建,

草堰歷史

草堰東漢始產鹽,唐、宋趨於興旺,北宋《太平環宇記》記載,草堰場“歲產鹽六十五萬二千擔”,冠於全國各場。元設兩淮二十九場,草堰之境就設草堰,小海,丁溪三場衙門,即鹽課司署所在地。草堰古有東、西察院,是皇上欽命的鹽務管理機構。明代,草堰鹽業處於鼎盛時期,“富擅三十場之冠”。清嘉慶時,草堰“三場”年鹽產量三十二萬餘引,占兩淮總產量的17%以上。民國二十三年,劉莊場,白駒場,小海場,丁溪場全部併入草堰場,草堰形成五場合併的大一統局面。

草堰重建

一、鹽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曾在草堰揭竿起義原址北極殿,被日寇毀之一炬,2002年已重新修建北極殿,占地面積20畝,第一期工程處待驗收階段,二期工程待建;
二、以北極殿為軸心,逐步將陳列館,集散地“鹽碼頭”、“鹽倉塘”、“鹽墩”等修建為核心區,蔓延向四周幅射;
三、作出保護規劃,營造氛圍,打出品牌,逐年實施;
四、建議上級不斷加強督查、考察論證,注入活力,增加投資,求得實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