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黑點病

大豆黑點病

大豆黑點病是由大豆擬莖點霉一起的、發生在大豆上的一種病害。大豆黑點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中都可發生,為害莖、莢和葉柄等。

大豆黑點病分布範圍廣,全世界包括中國各大豆產區皆有分布。菜用大豆生長後期多雨、 高溫則發病重。乾濕交替天氣促使英衰老、開裂,利於病原侵染,發病重。感發病毒病或缺鉀可加速種子腐爛。延遲收穫也可加重病情。

大豆黑點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精選種子、清潔田園、加強栽培管理、落實防治措施、化學藥劑控制等。在大豆黑點病流行以後,要切實掌握大豆黑點病的發病症狀、發病規律和發病原因,結合種植情況,採取科學可行的大豆黑點病防治技術措施,樹立起良好的預防理念,降低大豆黑點病發生的可能性,避免給大豆產量和質量造成損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豆黑點病
  • 外文名:Soybean pod and stem blight
  • 為害作物:大豆
  • 為害部位:莖、莢,葉柄,種子
  • 病原:大豆擬莖點霉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病原特徵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無性態Phomopsis sojae Lehma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大豆擬莖點霉,有性態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sojae (Lehman) Wehm,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菜豆間座殼大豆變種。分生孢子器球形、扁球形,大小198-300μm。器壁黑褐色,膜質。分生孢子器初生於表皮下,後突破表皮。分生孢子梗瓶狀,較簡單,無色。分生孢子有2種。α型分生孢子無色梭形,β型分生孢子無色絲狀,發生較普遍。子囊殼球狀,底略平,具長而末端尖細的喙。在越冬後的病莖上形成。子囊長棒狀,子囊孢子釋放前子囊溶化成黏液。子囊孢子梭形,雙細胞,無色。

為害症狀

主要危害莖、莢和葉柄。初在莖基及下部分枝上出現灰褐色病斑,邊緣紅褐色,漸變為略凹陷的紅褐色條紋,後變為灰白色,長條形或橢圓形,嚴重時擴至全莖,上生成行排列的小黑點,即分生孢子器。豆莢染病,初生近圓形褐色斑,後變灰白色乾枯而死,其上也生小黑點。病莢中密生白色菌絲。受害子粒表面密生白色菌絲,豆粒呈蒼白色萎縮僵化,失去發芽能力。

分布範圍

大豆黑點病是世界性發生的病害,在美國、巴西、加拿大、埃及、俄羅斯、印度、日本、泰國等國和朝鮮半島均有發生。大豆黑點病在中國各大豆產區也均有發生。

侵染循環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菌絲體或子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菌絲在種子內越冬而成為次年的初侵染源。翌年在越冬殘體或當年脫落的葉柄上產生分生孢子器,初夏在越冬的莖上產生子囊殼。病菌侵入寄主後生長緩慢,待寄主衰老時才逐漸擴展。多數染病的種子是在黃莢期受侵染引起的。寒冷乾燥條件下,菌絲可在種子中存活2年之久。

流行規律

結莢至成熟期氣溫高於20℃持續時間長利其傳播,雨水傳播,病菌豆莢侵染後造成種子帶病,可降低種子萌發,重時引起種子腐爛。成熟期濕度大延遲收穫也使病情加重。多雨年份發病重。大豆生產地如果後期多雨,有利病害發生。免耕和連茬種植方法增加帶菌越冬殘體,會提高病害發生的風險。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精選種子:即淘汰有病子粒,75%的福美雙可濕性粉劑,常用種子重量的0.3%拌種,進行種子消毒處理。
  • 清潔田園:大豆收穫或脫粒後,應及時清理田間的豆秸和殘渣,並集中處理掉,以減少病菌來源。
  • 加強栽培管理:與禾本科作物實行輪作制度,增施磷、鉀肥料,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藥劑防治

  • 噴藥防治:一般在發病的年份採用噴藥防治,常用的藥劑有65%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的苯來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間隔10天再噴1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