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豆枯萎病
- 外文名:Fusarium wilt disease of soybean
- 別名:大豆萎蔫病、根腐病、鐮刀菌凋萎病
- 病原:尖鐮孢菌豆類專化型
- 為害植物:大豆
- 為害部位:葉片、莖、根等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大豆枯萎病病原菌為尖鐮孢菌豆類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tracheiphilum Snyder et Hansen.),是真菌界、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鐮孢屬真菌。
菌絲無色,分隔。有大小兩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平直或略彎,具隔膜3-6個,多3-4個,頂胞稍尖,有腳胞或無;小型分生孢子無色,具1個分隔或無,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大小(5-12.5)微米×(1.5-3.5)微米。厚垣孢子分圓形和橢圓形兩種,前者直徑8-12微米,橢圓形的大小(7-10)微米×(5-7.5)微米,厚垣孢子單個頂生或串生在菌絲中間。
為害症狀
大豆枯萎病是系統性侵染整株性發生病害。發病植株生長矮小,染病初期葉片由下向上逐漸變黃至黃褐色萎蔫。幼苗發病後先萎蔫,莖軟化,葉片褪綠或捲縮,呈青枯狀,不脫落,葉柄也不下垂;病根發育不健全,幼株根系腐爛壞死,呈褐色並擴展至地上3-5節。成株期發病,病株葉片先從上往下萎蔫黃化枯死,一側或側枝先黃化萎蔫再累及全株;病根褐色至深褐色呈乾枯狀壞死,剖開病部根系,可見維管束變為褐色;病莖明顯縫縮,有褐色壞死斑,在病健部結合處髓腔中可見到約0.5厘米寬的粉紅色菌絲,病健結合處以上部分呈褐色水漬狀。後期在病株莖的基部產生白色絮狀菌絲和粉紅色膠狀物,即病原菌絲和分生孢子。病莖部維管束變為褐色,木質部及髓腔不變色。
侵染循環
病菌由根部侵入導致整株發病。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病菌通過幼根傷口侵入根部,然後進入導管系統,隨蒸騰液流在導管內擴散,菌絲體充滿木質導管或產生毒素,導致植株萎蔫枯死。
流行規律
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地下害蟲、線蟲多易發病。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等情況,發病較重。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用易感病種子易發病。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高溫、高濕、多雨易發病;連陰雨過後猛然驟晴發病迅速,可引起大面積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播種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曬土,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源和蟲源;與本科作物進行輪作;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豆科作物病殘體;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