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地村

大谷地村

大谷地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州綠春縣牛孔鄉模東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牛孔鄉北邊,距離阿谷村委會6公里,距離牛孔鄉17公里,國土面積有3.17平方公里,海拔1818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1710 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谷地村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政府駐地:蒙自市
  • 電話區號:0873
  • 郵政區碼:661100
  • 地理位置:雲南省東南部
  • 面積:3.17平方公里
  • 人口:194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大谷地村有耕地177畝,其中人均耕地0.9畝;有林地794畝。全村有農戶42戶,有鄉村人口194人,其中農業人口 194人,勞動力9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8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糧食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34.09%。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3元。該村屬於其它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該村目前無特色產業發展,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茶葉、八角等綠色經濟加強豬、雞鴨等養殖業,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加大發展茶葉種植面,種植面積13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10頭、牛11頭、羊0 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8人。到"十一五"期末,宙匙洪企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184元增加到1190元。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77畝(其中:水田50畝,旱地127 畝),人均耕地1.04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79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經梨等濟林果;水面面積 0畝,其中養殖面積0 畝;草地0 畝;荒山荒地1380.3畝,其他面積242.7 畝。該村的禁去檔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糠試樂往縣內。2008年糧食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34.09%。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4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45.44 %;畜牧業收入8.5 萬元,占總收入的 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9 頭,肉牛8 頭,肉羊0 頭);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7.57%;林業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12.5%;第二、三產業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0.38%;工資性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1.89%。農民人均純收入10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6人(占勞動力的3.09 %),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0人。
紫膠紫膠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 戶通自來水,有0 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43戶通電,有18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41.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戶,其中擁喇刪熱奔有行動電話農戶數0戶(分別占總數的 4.65%和0%)。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道旬榜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 輛,拖拉機0 輛,機車0 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 戶;建有小水窖 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 戶。耕地頁騙廈有效灌溉面積為 56畝,有效灌溉率為31.46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 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稻田稻田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戶,共鄉村人口194 人,其中男性107人,女性87人。其中農業人口194 人,勞動力94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哈尼族134 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 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人,參合率63.9%;享受低保57人,享受農村五保戶待遇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 8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 戶,占農戶總數的0 %。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醫療衛生條件差,文化教育跟不上,人口素質偏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茶葉、八角等綠色經濟加強豬、雞鴨等養殖業,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加大發展茶葉種植面,種植面積130畝;發展養殖業,發符愉展豬110頭、牛11頭、羊0 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8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184元增加到1190元。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戶,共鄉村人口194 人,其中男性107人,女性87人。其中農業人口194 人,勞動力94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哈尼族134 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 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人,參合率63.9%;享受低保57人,享受農村五保戶待遇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 8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 戶,占農戶總數的0 %。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醫療衛生條件差,文化教育跟不上,人口素質偏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茶葉、八角等綠色經濟加強豬、雞鴨等養殖業,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加大發展茶葉種植面,種植面積13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10頭、牛11頭、羊0 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8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184元增加到1190元。

地圖信息

地址:普洱市思茅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