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陰湯(大補陰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補陰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羅氏會約醫鏡》卷九。具有純補水火之功效。主治水腫,腎中水火大虧,服腎氣丸不效者。

基本介紹

  • 出處:《羅氏會約醫鏡》卷九
  • 功用:純補水火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熟地一兩或五錢(15-30g),附子三錢(9g),肉桂三錢(9g),白朮二錢半(7.5g),當歸三錢(9g),茯苓一錢(3g),人參二錢(6g),乾薑(炒)一錢(3g),甘草(炙)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大劑與之,必須多服,方得有效。

功用

純補水火。

主治

水腫,腎中水火大虧,服腎氣丸不效者。

方義

本方主治之水腫為腎中水火大虧,關合不利所致,治宜字音補火利水之法。方中熟地滋腎育陰,以補真陰之不足;附子、肉桂溫腎壯陽,以補真火之不足,且火能化氣消水;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與當歸相伍,補益氣血,既助補火,又助補陰,且四君又能益氣補脾,使脾健而能運化水濕而消腫,乃培土製水之法。諸藥合用,水火併補,滋陰而不戀邪,補陽而不助火,腎中水火既濟,則水腫自消。

運用

本方主治慢性腎炎水腫不明顯,但水火大虧,服腎氣丸不效者,症見腰痛明顯,形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者。

使用注意

大劑與之,必須多服,方得有效。

附方

腎氣丸
組成:乾地黃八兩,薯蕷四兩,山茱萸四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三兩,桂枝、附子(炮)各一兩。
功用:溫補腎陽。
主治:腎陽不足,腰痛腳軟,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質淡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咳喘、水腫腳氣、消渴、轉胞、久泄、陰疽等屬腎中陽氣虛衰者。
出處:《金匱要略》卷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