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體形特徵,生活習性,繁殖介紹,地理分布,保護級別,相關郵票,
體形特徵
大藍蕉鵑體長約75cm,體重超過1kg。頭部長有漂亮的羽冠,大體呈現藍黑色,且上面的羽毛規則排列;喙大,黃色,喙前部則為紅色;身體背部呈藍色,腹部為紅色或黃色,翅膀寬大,尾羽長,顏色由深藍到黃色漸變而成。
大藍蕉鵑(圖1)
大藍焦鵑
![大藍蕉鵑(圖1) 大藍蕉鵑(圖1)](/img/6/7b3/cGcq5CZycTM0MDM0UjM2UTZxEWNlFDOiF2Yz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大藍焦鵑 大藍焦鵑](/img/e/e27/nBnauUzNwIjZzQDZ4gjNkVDNykjM4cTOkN2Y5U2YzM2YmhzYyETOiBTM2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生活習性
大藍蕉鵑分布廣泛,尤其是非洲最多,常活躍於森林頂層,以森林中的各種果實為食,這之中也包括香蕉,但是當果實稀缺時,它們會吃大量的樹葉充飢;同時也吃昆蟲,特別是在繁殖季節,常常活躍於熱帶雨林的最頂層。
大藍蕉鵑(圖2)
![大藍蕉鵑(圖2) 大藍蕉鵑(圖2)](/img/9/ccb/cGcq5yNzUTOiZ2MiFzYlZWYilDNlV2N0YDZ3I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繁殖介紹
大藍蕉鵑會把卵產在茂密的樹上或隱蔽的地方。它們一次產兩枚卵,卵呈藍綠色。經過約30天的孵化,雛鳥出世,在出世5-6個星期後,它們的生活就基本可以自理,但是也有一些雛鳥會依賴它們的父母長達3個月!
大藍蕉鵑(圖3)
![大藍蕉鵑(圖3) 大藍蕉鵑(圖3)](/img/8/42d/cGcq5iYyATNkVWYmFzYwUmYkVTOmFGN0MDNz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地理分布
這個物種廣泛分布於非洲,如幾內亞比索,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加納,多哥,奈及利亞,南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中非,蘇丹南部,安哥拉,薩伊,蒲隆地,盧安達,烏干達,肯亞和西坦尚尼亞等地。
大藍蕉鵑(分布圖)
![大藍蕉鵑(分布圖) 大藍蕉鵑(分布圖)](/img/4/599/cGcq5SNmF2MxEzNldTZ5QDMyMDNyYjYjNDOlR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保護級別
該物種被國際鳥盟列為“最不受關心物種”。儘管本種數量多,在全球範圍內不受威脅,但是由於其羽毛與肉都是佳品,所以被大量獵殺,特別是西非的一些國家,如在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象牙海岸,奈及利亞和多哥,該物種的數量在下降,所以,又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大藍蕉鵑(圖4)
![大藍蕉鵑(圖4) 大藍蕉鵑(圖4)](/img/3/e93/cGcq5iMzEDM0UzYklTMyEWZ4kTYzETNkBjZjh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圖片地址:圖1、圖2、圖3、圖4、分布圖)
相關郵票
大藍蕉鵑加納郵票小型張
大藍蕉鵑加納郵票小型張
![大藍蕉鵑加納郵票小型張 大藍蕉鵑加納郵票小型張](/img/f/26c/cGcq5SM4M2YhJTNzMDMxAzNkFWNzYGNyEDN3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