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烏龍

大葉烏龍

原產於安溪長坑珊屏。無性系品種。相傳,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長坑人氏蘇龍,將安溪一種茶苗移栽於建寧府(今南平市),產量高,品質好,當地茶農認定為優良品種,競相繁殖栽培。沒過幾年,蘇龍辭世,當地茶農以蘇龍姓名諧音命名為“烏龍”。後又根據其品種特徵,稱為“大葉烏龍”,而區別於其他烏龍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葉烏龍
  • 外文名:Daye-wulong
  • 原產地:安溪長坑珊屏
  • 品種類型:無性系品種
  • 追溯年代:清雍正九年(1731)
  • 國家品種編號:GS13011—1985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栽培歷史,傳說,

形態特徵

大葉烏龍 C. sine nsis cv.Daye-wulong(又名大葉烏),芽葉生育力較強,持嫩性較強。一芽三葉盛期在4月中旬。產量中等,每667平方米產烏龍茶130kg以上。春茶一芽二葉乾樣約含胺基酸4.2%、茶多酚21.4%、兒茶素總量12.3%、咖啡鹼4.2%。適制烏龍茶、紅茶、綠茶。制烏龍茶,品質優良,色澤烏綠潤,香氣高,滋味濃。抗旱性強,抗寒性較強。扦插繁殖力強,成活率高。
大葉烏龍為無性系品種,植株灌木型,中葉類,中芽種。樹姿半開展,分枝較密,節間尚長,葉橢圓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鈍而略突,葉面內卷呈弧狀,葉色暗綠,葉厚質脆,葉齒較細明,嫩梢肥狀。開花多,結實率高。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根系發達,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蟲為害,育芽能力強,產量較高。
制烏龍茶品質尚佳,制綠茶品質尚好,制紅茶品質次之。茶葉茶條瘦小,頭尾尖,質輕,便頭短小,梗皮不光亮,色澤褐,較不鮮潤。湯色青黃、淺黃或橙黃,葉底葉張薄,葉脈浮現;鋸齒較粗鈍。味清純稍薄,香帶焦糖香。後又根據其品種特徵,稱為“大葉烏龍”,而區別於其他烏龍品種。

分布範圍

原產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珊屏田中,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烏龍茶茶區。台灣省有引種。20世紀60年代後,福建全省和廣東、江西等省有引種。

主要價值

1984年,大葉烏龍被國家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定為國家級茶樹良種。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GS13011—1985。

栽培技術

選擇土層深厚的園地採用1.50m大行距、0.40m小行距、0.33m叢距雙行雙株規格種植。加強茶園肥水管理,適時進行3次定剪。要分批留葉採摘,采養結合。

栽培歷史

相傳,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長坑人氏蘇龍,將安溪一種茶苗移栽於建寧府(今南平市),產量高,品質好,當地茶農認定為優良品種,競相繁殖栽培。沒過幾年,蘇龍辭世,當地茶農以蘇龍姓名諧音命名為“烏龍”。後又根據其品種特徵,稱為“大葉烏龍”,而區別於其他烏龍品種。

傳說

高祖起兵豐沛,斬白蛇,興漢家王朝,黑蛇落荒珊屏,感高祖放生恩澤,遂盤蜒山間,日久便共龍山蜿蜒。高祖後人遊牧至此,植茶其間,此山茶園獨葉大色墨,味甘水美,遂命之名曰:大葉烏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