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花鄉郭公莊南世界公園500米。大葆台曾名寶台、保台,是一座歷史類專題性博物館,中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是一個帝王陵遺址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國家3A級旅遊景區。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西漢廣陽傾王劉建(前73年-前45年)的地下宮殿原址上建立起來的。其中有些陳列物品是第一次出土:如使用“生鐵固態脫炭成鋼”的冶煉法鑄造的鐵斧;西漢車輪實物;西漢諸侯王“梓宮、便房、黃腸題湊”等。這些歷史文物對研究西漢帝王葬制、車馬殉葬制以及西漢時期的北京史均有重要價值。

截至2006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1、2號西漢墓及金代遺址出土的文物約千件。廣陽王的地宮出土文物千餘件,有陶器、銅器、鐵器、漆器、瑪瑙、金箔、絲織品等。“黃暘題湊”墓中出土文物400多種。玉葬人、鎏金嵌玉龍頭枕、玉佩、陶壺等。

1993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科委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北京市科普基地”,1995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外文名稱:Museum of Western Han Tombs at Dabaotai, Beijing
  • 類別:歷史類專題性博物館
  • 地點:北京市豐臺區花鄉郭公莊南世界公園500米
  • 竣工時間:1983年12月1日
  • 開放時間:9:00—17:30,周一閉館。
  • 館藏精品:玉葬人、鎏金嵌玉龍頭枕、玉佩、陶壺等
  • 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
  • 館藏數量:約千件(2006年)
  • 級別:國家三級博物館
  • 性質: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主要展廳,場館特色,館藏文物,文化活動,活動建設,考古發掘,文化研究,榮譽表彰,作用價值,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1974年,在進行建築施工時發現了一些木炭、白膏泥和五銖錢,後發現了這座西漢墓。
1979年11月,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開始籌建。
1983年12月1日,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建成開放。在西漢廣陽王劉建大型墓葬的原址上建立了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建築布局

綜述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由大葆台1號墓墓室復原陳列、大葆台1號墓殉葬車馬陳列、大葆台漢車復原陳列和大葆台1、2號墓出土隨葬器物陳列4部分組成。漢墓清理過程中發現的金代建築遺址和水井,也加以保護,一併展出。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圖1)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圖1)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展覽的主要內容為地宮原址及出土文物,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整個地宮是由幾百方柏木、楠木等珍貴木材構築而成,南北長23.2米,東西寬18米,距地表4.7米。墓道內隨葬有三輛車,十一匹馬,是西漢時期實用車馬,據史書記載專供諸侯王乘坐的“摟斑輪青蓋車”。此外,館內學有保存完好的金代水井,同時在水井的西南側發現房屋遺蹟,據文獻《析津志》記載應為金章宗時在此建造的離宮。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的院落中間有個石頭堆砌的井台,上面有一口金代的古井,是在1975年發掘漢墓時被發現的。井台的下面,東邊就是展廳,展廳門外並排陳列著兩架複製的漢代馬車。展廳大門的正面是出土文物陳列室,裡面展出了大葆台漢墓的發掘經過,還有出土的文物。埋葬車馬的墓道被玻璃頂蓋封閉著,裡面陳列著發掘時現場的車馬原形。墓葬呈“凸”字形,墓道的後面是墓室,裡面甬道迴廊層層包裹,剖面的墓室清楚地表現出漢代帝王墓葬的特點。
大葆台漢墓一號墓穴呈“凸”字形,是一座“黃腸題湊”木壘墓穴。大葆台是諸侯之墓,卻採用了天子制。其結構由墓道、甬道、外迴廊(外藏槨)、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和後室諸部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其“黃腸題湊”是由15880根長0.9米、截面為10厘米見方的木柱壘疊成的42米長、3米高的木圍牆,木端朝向棺槨。牆正南辟門,寬3.8米、高3米,門上裝鋪首銜環。進門即為前室,也叫便房,是帝王生前起居飲食宴樂的地方。這裡陳列著一張黑漆朱彩坐榻,是帝王的坐席。便房北面是後室,室內用扁平立木圍成槨室,棺木放在槨室正中棺床上。墓主的棺槨共有5重,外層之槨是楸木,內層之槨是楠木,共用板130塊,最大板長4.5米,寬0.6米,厚0.22米,重約千餘斤。僅棺槨一項用木材32立方米。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圖3)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圖3)

主要展廳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陳列內容分三部分:一號墓室復原陳列,車馬殉葬原狀陳列,隨葬器物陳列。
  • 一號墓室復原陳列
該陳列主要包括西漢諸侯王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等。
  • 車馬殉葬原狀陳列
該陳列有墓道中發掘的3輛木質單轅車和11具馬的遺骨(朱斑輪青蓋車)等。
  • 隨葬器物陳列
該陳列包括出土的陶、銅、鐵、玉、瑪瑙、漆器、絲織品等400餘件。此外,從墓葬中清理出來的金代水井和房屋建築遺址也被陳列展出。

場館特色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館內主體建築灰白色仿漢封土造型,院落前是一隻展翅其舞的神雀雕塑。這座西漢廣陽王的地宮,使用的是漢代“天子之制”即皇帝御用的葬具體系,史稱“梓宮、便宮、黃暘題湊”。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圖2)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圖2)

館藏文物

  • 綜述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的館藏,主要是大葆台1、2號西漢墓及金代遺址出土的文物約千件。因墓葬早年被盜掘,出土物不甚豐富,重要出土物有大型獸面鎏金銅鋪首、墨玉鏤空玉舞人、鏤空龍鳳紋玉璧以及大型黑漆衣陶器等。大葆台一、二號墓出土了900餘件文物,廣陽王的地宮出土文物千餘件,有陶器、銅器、鐵器、漆器、瑪瑙、金箔、絲織品等。“黃暘題湊”墓中出土文物400多種。玉葬人、鎏金嵌玉龍頭枕、玉佩、陶壺等。
  • 主要文物
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墓室:
地宮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平面呈“凸”字形,為土坑豎穴墓,南北長23.2米,東西寬18米,距地表4.7米。墓穴的面積達417.6平方米。地宮使用的是“天子之制”,即西漢皇帝御用的葬具體系,史稱“梓宮、便房、黃腸題湊”。
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墓室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墓室

鎏金青銅獸面鋪首:
在大葆台1號墓黃腸題湊木牆的正南方,設有一個門,寬3.6米,高 3米,門上裝著圖中所示的鎏金青銅獸面鋪首,高24.5厘米。“鋪首”是門上的拉手裝飾件,做成猛獸的形狀是為了鎮凶避邪。據學者考證,這種樣子的鋪首,是從青銅器上的獸面銜環耳演變過來的。
鎏金青銅獸面鋪首鎏金青銅獸面鋪首

“漁”字鐵斧:
西漢時期,青銅器已經走向衰落,鐵器得到很大發展。在大葆台漢墓中就出土了大量的鐵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號墓當中的“漁”字鐵斧。
斧柄是木質的,經過兩千多年時間已經爛掉了,只剩下一個斧身。斧身呈梯形,兩側略帶弧形,上面有鑄造的痕跡,為鑄鐵產品。斧子的一面有個凸起的“漁”字——這是漁陽鐵官作坊的標記。漁陽郡的故城,就在北京密雲縣的西南。學術界認為,這一發現是西漢“鹽鐵官營”政策的重要證據。
“漁”字鐵斧“漁”字鐵斧

透雕雙面刻墨玉舞人飾件:
透雕雙面刻墨玉舞人飾件,簡稱“玉舞人”。出土於2號墓,墨玉質,扁平長方形,高5.5厘米,上端為圓角,兩面皆以鏤雕線刻舞俑人像,身著長裙,彎腰甩袖。玉舞人的上下端各有一個小孔,便於穿系和懸掛,屬於裝飾玉。
透雕雙面刻墨玉舞人飾件透雕雙面刻墨玉舞人飾件

透雕螭虎玉佩:
透雕螭虎紋玉佩,出土於大葆台2號墓墓室的東北側。白玉質,圓形,直徑7.1厘米。玉佩使用透雕技法,上部鏤空成櫻花,中間鏤雕一隻盤曲螭虎。“螭虎”即身形如虎,為螭與虎的複合體。螭即無角龍。螭為陰,代表地;虎為陽,代表天——合為螭虎,意指天地合,陰陽接,象徵著皇權與吉祥。
中國古代,螭虎在玉璽和璧上很常見,在秦漢時期比較流行。玉佩上的螭虎,用陰線條刻出其身形,均兩面刻。玉佩邊緣陰刻兩圈弦紋,中間夾以雙弧形紋,顯示出精細的雕刻技藝。
透雕螭虎玉佩透雕螭虎玉佩

鎏金嵌玉龍頭枕:
枕頭的主體部分為木製,兩端為龍頭,用水晶作眼睛,用青玉作牙、舌及雙角。兩個龍頭做出伸舌蹲坐的姿勢,造型獨特。這件龍頭枕規格很高,是和金縷玉衣配套使用的葬具。高度達到了20.5厘米,作為一個葬具,象徵著墓主人尊貴的身份。
鎏金嵌玉龍頭枕鎏金嵌玉龍頭枕

文化活動

活動建設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館內展出西漢廣陽王劉建墓原址及出土文物,同時還推出了供觀眾參與的投壺禮儀活動以及考古小奇兵活動和考古科普互動項目。
2002年,在現模擬探方南側開闢了一個100平米的發掘區域,搭設了防雨遮陽棚,同時增設不同類型的遺址。經北京市教委聯席會提名,“考古小奇兵”項目作為北京市開展素質教育的成功案例向全中國推廣。

考古發掘

1974—1975年,對西漢墓進行了發掘。大葆台一、二號墓,雖早年被盜,但仍發掘了很多文物,其中許多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體現了2000多年前工匠的創造才能,是研究西漢中晚期的政治、經濟和物質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料。

文化研究

  • 書籍
《大葆台漢墓》《大葆台漢墓》

1.《大葆台漢墓》
作者: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頁數:34
ISBN:11068-1431
出版時間:1985-6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西漢“黃腸題湊”葬制的考古發現與研究》《西漢“黃腸題湊”葬制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2.《西漢“黃腸題湊”葬制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作者: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頁數:597
ISBN:9787540227197
出版時間:2013-3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大葆台漢墓》《北京大葆台漢墓》

3.《北京大葆台漢墓》
作者:大葆台漢墓發掘組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頁數:266
ISBN: 9787501002382
出版時間:1989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紀錄片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相關的紀錄片有:《考古發現 大葆台漢墓》、《這裡是北京》:文物博覽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建立在漢代王陵遺址上。
  • 影視
《楚漢傳奇》(2012)《楚漢傳奇》(2012)

1.《楚漢傳奇》(2012)
導演: 高希希
編劇: 汪海林 / 閻剛
集數:80
類型:歷史 / 古裝
主演: 陳道明 / 何潤東 / 秦嵐 / 李依曉
《楚漢風雲》(2005)《楚漢風雲》(2005)

2.《楚漢風雲》(2005)
導演:衛翰韜 / 黃偉明
編劇:劉嵐 / 周長賦
集數:40
類型:歷史 / 古裝
主演: 胡軍 / 肖榮生 / 楊恭如 / 吳倩蓮

榮譽表彰

1993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科委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3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科委命名為“北京市科普基地”。
1995年10月,大葆台西漢墓列入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

作用價值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地宮出土的“梓宮、便宮、黃暘題湊”這一漢天子葬制為中國首次出土,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同時出土的車馬遺址是中國保存唯一完好的西漢車馬遺址,大葆台漢墓出土的3輛隨葬車是中國所見最早的西漢車輛實物,是研究中華漢文化及北京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黃暘題湊”墓中出土的一把鐵斧,把中國的“生鐵固態脫膠炭成鋼”的冶煉法時間提早了四五百年。大葆台西漢墓的發掘為研究漢文化,漢代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參觀信息

  • 地址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花鄉郭公莊南世界公園500米。
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 開放時間
9:00—17:30,周一閉館。
  • 門票
免費。
  • 交通
公交
乘坐北京市937路、世界公園專線等多路公車可到達。
乘坐北京市世界公園專線車、904、特7路車到世界公園站下車,向南行10分鐘。從葆台路下車過了馬路往回走到路口,再右轉順著寬闊的豐葆路往東南方向走不多遠,大葆台漢墓就到了。
巴士
乘坐北京市世界公園旅遊專線直達。
捷運
乘坐北京捷運房山線直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