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落墨法也稱“潑墨法”,是中國畫描寫技法之一。
【大落墨法】相傳唐代王洽於酒酣作潑墨畫(《宣和畫譜·十》無名氏撰)。後世據此泛指筆勢豪放、用墨如潑的畫法。用濃筆重彩,酣暢淋漓地渲染描寫對象。清代金人瑞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將之移用於小說創作:“有大落墨法,如吳用說三阮……武松打虎……”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在描寫義軍將領劉宗敏出場時,先從馬蹄聲寫起,然後寫“一路咚咚響著”的腳步聲,再表現象打雷似的粗獷的答話聲,又寫爽朗的笑聲,接著描寫他的肖像和坐下去的威勢,最後又通過對話描寫反映他要“血戰一場”的語言,從而集中地表現了這位農民英雄膘悍、豪邁、威風凜凜的形象,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潑墨法是一種“繁筆”藝術,它與惜墨在寫作中同時運用,以各得其宜,各盡其妙。潑墨可通過鋪陳、反覆、博喻、疊句、重章、誇張、刻鏤等手法的運用獲得其獨特的美學效果和感人的藝術力量。運用潑墨一法,可縱數千言而不厭其詳,詳之而使人不見其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