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鮃白化

大菱鮃是一種重要的經濟魚類,在我國已開展大規模工廠化養殖。在大菱鮃苗育種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出現高比例的白化病苗種,即有眼側的局部或全部出現白化現象,而這種體色異常的魚商品價值低,放流飼養易被敵害捕食。導致白化的因素很多,目前專家認為有兩個原因:遺傳(不能決定白化與否,但卻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餌料的營養構成。。

經科學證實白化後的大菱鮃與正常的成品魚,就其營養而言,並無產別。但因市場導向所致,白化後的大菱鮃不易銷售,所以培育出非白化的魚苗成為了育苗場的一大要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菱鮃白化
  • 含義:一種重要的經濟魚類
  • 規模:工廠化養殖
  • 病症:白化病
養殖方法,餌料,管理,

養殖方法

控制大菱鮃白化率的幼苗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親魚選擇:從養殖大菱鮃魚苗中選擇降、生長速度快的作為親魚,不同區域的種群單獨培養至性腺促熟時,雌雄合理搭配,以避免近親授精,防止種質退化。
b、親魚強化培育:按雌雄2-3:1∶2的比例,在親魚培育池中進行培育,培育池中的水是經過精細過濾,紫外線殺菌的,所用餌料為鮮配顆粒飼料,鮮配顆粒飼料主要成分有:魚粉、鮮雜魚、澱粉、麩皮、豆粕、魚油、維生素、礦物質,同時添加親魚性腺發育所必須的卵磷脂及脂肪酸類,另外添加誘食劑,日投餵 2-3次;控溫、控光:親魚池中水溫由開始的17-18℃逐漸降至12-13℃以後緩慢升至13-14℃,光照調控1000-2500LUX,光照時間由開始每日7-9小時逐步增加到17-19小時,,經2-3個月的溫光調控,親魚即可達到成熟產卵。
c、采卵、受精、孵化大菱鮃在上述條件下達到性成熟,采卵時,將雌雄分開,分別採取卵子和精液,然後採取濕法受精的方式進行人工授精,授精後,將沉浮卵分開,將浮卵(即受精卵)計數後移入孵化網箱內進行孵化,受精卵在13.5-15℃水溫條件下置於微流水和微充氣的網箱內,放入水槽中進行孵化,經5天左右的時間孵化出初孵仔魚;。
d、苗種培育:將初孵仔魚放入培苗池內進行培育:培苗池:使其具有較好的循環流態,進水管按切線方向設於池的上口。池中央、池外分別設立水管以便保持水位和排水,使整個池水的系統達到開放式或封閉式循環流水的效果,此外還設有充氣管和氣石;布池密度:初孵仔魚的布池密度為0.7-1.2萬尾/m2;溫度、鹽度:苗種培育過程中的水溫為14-19℃;鹽度為25-30‰;PH 範圍為:8.08-8.25;溶解氧為4.9-8.0mg/L;充氣:育苗期間連續充氣,布苗後前十大微弱充氣,充氣量控制在20-40L/h/m3,仔魚開鰾以後逐漸增加充其量至50-70L/h/m3。

餌料

苗種培育的餌料:輪蟲、鹵蟲無節幼體、魚類乾顆粒配合飼料,輪蟲和鹵蟲使用營養強化劑(以前多採用魚油等多油脂類,現在多用含蝦青素,裂壺藻,DHA較為豐富的成品營養強化劑)進行營養強化後投餵。
投餌:開口攝食後,20天前投餵輪蟲,投餌量保持在5-10個/ml,9-40 天投餵鹵蟲幼體,投餌量由開始的0.1-0.2個/ml,逐步增加至0.5-1個/ml。 17-18日起適當搭配少量乾顆粒配合飼料,採用“少投勤投”的措施,即早期投餵10-12次,後期逐漸減至5-6次,吃飽即可。

管理

換水:前5天不換水,以後換水量由10%漸增至300%。
吸底:前7天不吸底,以後每兩天吸底一次,投餵配合飼料後每天吸底一次;隨時觀察、及時清除池底部的沉澱物及水表面的油膜、及時分苗,魚苗經過 80-90天的飼養,即可進入養成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