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rotifer,亦作wheel animalcule。袋形動物門(Aschelminthes)輪蟲綱(Rotifera或Rotaria)近2,000種微小無脊椎動物的統稱,其中袋形動物門包含擔輪動物門。輪蟲因它有初生體腔,新的分類系統把它歸入原腔動物門(Aschelminthes)。常見的有旋輪屬(philodina)、豬吻輪屬(Dicraniphorus)、腔輪屬(Lecane)和水輪屬(Epiphanes)等。輪蟲形體微小,長約0.04-2毫米,多數不超過0.5毫米。它們分布廣,多數自由生活,有寄生的,有個體也有群體。廢水生物處理中的輪蟲為自由生活的。身體為長形,分頭部、軀幹及尾部。頭部有一個由1-2圈纖毛組成的、能轉動的輪盤,形如車輪故叫輪蟲。輪盤為輪蟲的運動和攝食器官,咽內有一個幾丁質的咀嚼器。軀幹呈圓簡形,背腹扁寬,具刺或棘,外面有透明的角質甲臘。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內有腺體分泌粘液,藉以固著有其他物體上。雌雄異體。卵生,多為孤雌生殖。
輪蟲廣泛分布於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各類淡、鹹水水體中。甚至潮濕土址和苔蘚叢中也有它們的蹤跡。輪蟲因其極快的繁殖速率,生產量很高,在生態繫結構、功能和生物生產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輪蟲是大多數經濟水生動物幼體的開口餌料。在漁業生產上有頗大的套用價值。輪蟲也是一類指示生物,在環境監測和生態毒理研究中被普遍採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輪蟲
- 拉丁學名:rotifer
- 別稱:wheel animalcule
- 門:袋形動物門
- 綱:輪蟲綱
- 亞綱:尾盤亞綱 Seisona、真輪蟲亞綱
- 目:游泳目、神輪目
- 亞目:簇輪亞目、膠鞘輪亞目
- 總目:尾盤總目、蛭態總目、單巢總目
- 繁殖:無性繁殖
特點構成,特點,構成,分類,咀嚼器類型,生活特性,生活習性,生活方式,隱生特性,生態分布,繁殖技術,概述,繁殖條件,接種輪蟲,培養管理,收穫,相關新聞,
特點構成
特點
1、輪蟲的頭部前端擴大成盤狀,其上方有一由纖毛組成的輪盤,稱頭冠(corona),是運動和攝食的器官。身體其他部分沒有纖毛。即具有纖毛環的頭冠。
2、消化道的咽部特別膨大,形成肌肉很發達的咀嚼囊(mastax),內藏咀嚼器(trophi)。即有內含咀嚼器的咀嚼囊。
總之,輪蟲的主要特徵是具有頭冠、咀嚼囊和原腎管。
構成
多數輪蟲身體由頭、軀幹和足三部分組成(有的無足)。
詳見右圖:
分類
一旋輪蟲型
分割成左右2個對稱的輪盤,各具一短柄,口位於腹面中央兩短柄之間。具此頭冠者多為底棲種類。
二水輪蟲型
口和口圍區位於頭冠腹面,後者具一圈粗狀剛毛(假輪環)。
三晶囊輪蟲型
口圍區極度縮小,只在口孔周圍有一段很不發達的纖毛、圍頂纖毛髮達但在背、腹面中央間斷。盤頂區相當寬闊。在這一區域內常有刺狀或棒狀的感覺機構。具該類頭冠者概為典型的浮遊輪蟲。
四巨腕輪蟲型
圍頂帶形成上下兩圈纖毛環。上環叫輪環。下環叫腰環。口位於二者之間。適應於浮游生活。
五聚花輪蟲型
圍頂帶呈現馬蹄形。背面下垂口和口圍區位於此。致使口位於頭冠的背側。適應於浮游生活。
六膠鞘輪蟲型
整個頭冠呈漏斗狀。上緣常形成幾個(1,3,5,7個)裂片。其上有刺毛。口深陷漏斗底部。此漏斗實際為口圍區而圍頂帶已消失,適應於固著生。
四槌枝型
槌鉤由許多長條的齒密集排列一起,槌柄寬而短,隔成三段,砧基短而粗壯,左右砧枝各呈三角形,內側常有細齒。它與巨腕輪蟲型頭冠結合,簇輪亞目都屬於此類。包括浮游、底層和固著生活三種方式,依靠頭冠纖毛運動形成的水流旋渦,沉澱取食水中微小的生物和腐屑。
五枝型
槌鉤最為發達,呈2個半圓形的薄片,其上有很多平行的肋條,其中有2-3個(或部分)肋條比較粗壯,肋條的內端形成箭頭狀的齒;砧枝較小,為三棱形長條,砧基和槌柄都退化。枝型咀嚼器與旋輪蟲型頭冠結合,是蛭態亞目的主要特徵。適應於沉澱取食。
六鉤型
砧基和槌柄都極退化,砧板寬闊近乎半圓形,槌鉤系極少數長條狀的齒組成,除外還有副槌鉤,它把砧板和槌鉤緊密聯結起來。這類輪蟲用槌鉤來撕碎闖入陷阱的大型生物(如枝角類、橈足類等)。適應於伏擊取食方法。多數營固著生活,極少數營浮游生活。
咀嚼器類型
不同的輪蟲它的咀嚼器各部分發達的程度不同,形態上變化很大,形成不同的咀嚼器類型。常見的咀嚼器類型有:
①槌型 所有咀嚼板都比較粗壯而結實,槌鉤彎轉。中央部裂成幾個長條齒,橫置於砧板上。通過左右槌鉤運動,不斷地嚼碎食物。
②枝型 砧基與槌柄已高度退化,且砧枝縮小,為一三棱形的長條,左右槌鉤最為發達,各為半圓形的薄片,兩半合成圓形,各自其上有許多平行的肋條。
③槌枝型 槌鉤為許多長條齒排列組成,槌柄短寬,顯著地隔成三段。砧基短粗,左右砧枝呈長三角形,內側具細齒。
④砧型 砧枝特別發達,內側具1-2個刺狀突起。砧基已縮短,槌柄退化僅留痕跡,槌鉤也變得較細。能突然伸出口外以捕獲食物入口。
⑤梳型 砧板為提琴狀,槌柄複雜,其中部分出一月牙形彎曲的枝。在槌柄前有一前咽片,常比槌鉤發達。吮吸取食為主。
⑥杖型 砧基和槌柄都細長呈杖型。砧枝呈寬闊的三角形,槌鉤一般有1-2個齒。槌鉤能伸出口外,攫取食物並把它咬碎。具此咀嚼器的輪蟲系兇猛種類。
⑦鉗形 槌柄很長,與細長的槌鉤交錯在一起呈鉗狀,砧基較短,砧枝長而稍彎,也呈鉗狀,其內側有很多鋸齒。取食時鉗形咀嚼器能完全伸出口外,攫取食物。
⑧鉤型 砧基與槌柄已高度退化,砧枝寬闊而發達,槌鉤系由少數長條箭頭狀的齒所組成。
生活特性
生活習性
1、運動
多數輪蟲主要借頭冠纖毛的轉動作旋轉或螺旋式運動,另一些有附肢的種類如三肢輪蟲、多肢輪蟲、巨腕輪蟲等則藉此作跳躍式運動。輪蟲的尾部雖不是主要運動器官。但它的擺動無疑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足腺分泌物粘著在基質上時,還會以此足作圓心轉圈運動。三肢輪蟲的後肢不能活動。但在運動中可起舵的作用。無論哪種運動方式。其速度一般<0.02cm/S。輪蟲緩慢的運動正是其成為水產動物幼苗開口餌料的有利條件。
2、食性
多數輪蟲靠輪盤纖毛環向同一方向的轉動使水形成旋渦。其中適口的細菌、單胞藻和腐屑等便被沉入口中,過大的物體被口圍纖毛拒之於外。實驗表明,多數濾食性輪蟲的適口食物< 5 µm,最適5-10 µm;另一部分大型種類如晶囊輪蟲則倚仗其特殊的頭冠和砧型咀嚼器撲食原生動物、其它輪蟲、小型甲殼動物等。當然與這類食物大小差不多的大型浮游植物、有機碎屑等也在取食之例。
3、取食方式
生活方式
輪蟲的基本生活方式有兩類。一類營浮游或兼性浮游生活;另一類營底棲、附著或固著生活。
隱生特性
輪蟲有隱生(cryptosis)的特性。環境條件惡化,如水體乾涸,溫度不適宜時,某些種類可以停止活動,如死一般,代謝幾乎無法測量,當環境適宜時又復甦,稱為隱生。進入隱生必須緩慢乾燥若干天。已有記錄隱生動物抗溫可達150-200攝氏度幾分鐘至幾天,短時間接近絕對零度仍能復甦。已知道甘油和海藻糖對於其生物大分子的晶體化和保存是必要的。甘油可以保護組織免於氧化,取代水結合到生物大分子上;海藻糖則能取代膜上的水分子。
生態分布
輪蟲廣泛分布於各類淡水水體中,在海洋、內陸鹹水中也有其蹤跡。但種量稀少。部分具一定耐鹽性的種類可在河口、內陸鹽水以及淺海沿岸帶的混鹽水水體中生活,甚至大量繁殖。
繁殖技術
概述
輪蟲體內約有10%的活性基因是來自細菌、真菌以及藻類等。許多無性繁殖的物種由於缺乏遺傳的多樣性以及來自一個親本基因中有害突變的積累而最終滅亡。但是這種輪蟲卻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分化成了至少400個亞種。
繁殖條件
1、池塘條件
培養池應建在靠近育苗場、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或海水)方便、避風向陽之處。最好是選擇地勢高一點的地方,以便施工和排水。土池面積以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為宜,池深80厘米~120厘米,池形長方形,土質應為泥質或泥沙質,池底和池壁不滲漏。土池數量一般3個~5個或更多,便於同時分池,分批進水培養,交替收穫。
2、清池進水
新開挖池可直接進水;若為舊池應將積水排出,並對剩餘積水施用藥物,殺死其中魚類和甲殼動物。可用清池藥物有:⑴漂白粉使用前需檢測含氯量,含氯量30%的漂白粉用量為25克/平方米~30克/平方米,一般藥效3天~5天消失。⑵“魚藤精”用量2克/立方米。清塘後即可進過濾後的海水,濾網用160目~200目篩絹,防止敵害生物混入。初期進水40厘米~60厘米,調節鹽度為10~20,並隨之施肥,使水富營養化。
3、肥水
常用肥類分有機肥和無機肥,施用量根據池水情況而定,應少量、勤施。化肥用量一般過磷酸鈣為3克/立方米、尿素為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人尿用量為200克/立方米。雞、鴨糞類因其肥效大且持久性強,用量為200克/立方米,使用前應先發酵。可在池邊挖一小坑,把糞便倒人其中,經發酵後可於每天中午前後,潑入池中。
施肥後,在一般光溫條件下,通常3天~5天后水色由清變淡綠或淺褐色。為儘快肥水,也可從科研單位或其他場購買經過培養的複合藻液潑入池中,用量為3升/立方米~5升/立方米。隨著水色加深可適時添加水量。
接種輪蟲
當自然水溫達到10℃左右,池水較肥時可適時接種輪蟲,若土池上一年培養過輪蟲可用鐵鏈拉動底泥,把休眠卵攪起來即可。接種輪蟲也可從附近溫室大棚中購買活輪蟲,但要求帶卵率要高。接種時選擇晴天下午水溫最高時進行。接種密度:一般活輪蟲10個/升或根據情況高密度接種。
培養管理
1、施肥
培養前期由於基肥一次性施量較大,而且水溫較低一般不用補肥或少量補肥,後期隨著水溫升高藻類繁殖加快,水體中營養鹽消耗較快需及時補肥。補肥一般於中午前後進行,用量視水質而定。注意應少量、勤施。
2、添換水
前期一般以添水為主,隨著藻類的繁殖水色加深,適時加水。後期溫度較高,池內的物質循環加快,不斷產出輪蟲,使水體中微量元素失衡,因此需要補充新鮮海水。補充的海水需過濾,最好是經藥物消毒處理過的。換水量一般每10天換水1/5~1/3。換水同時可進行收穫。
3、投餌
當輪蟲密度過大時,為防止短時間內把池水濾清,需要及時收穫輪蟲,同時為使種群連續增長,也可投餵餌料,主要為酵母、豆漿、麥麩等。通過輪捕控制輪蟲密度、補充餌料等措施,使單胞藻類維持在適宜的密度。
4、日常檢測
要經常檢查池壁是否漏水,注意水色是否有變化。若水色變淡,則可能藻種密度降低,需及時施肥;有時水色改變可能是優勢藻種改變,不會影響輪蟲生長。還應檢查輪蟲的密度及帶卵率,當帶卵率下降至13%以下時,說明輪蟲種群將衰敗,可將池排空後重新進水接種。
5、病害防治
輪蟲培養過程中常見的病害生物主要分兩類:
⑴食害生物
主要有非養殖品種的小型魚、蝦、蟹幼體,水生昆蟲,蚊蠅之類的成蟲及幼蟲,蛙類的蝌蚪等。應採取過濾進水,用120目~150目的手抄網撈取水生昆蟲等,清除池邊雜草物,使敵害生物無法滋生。在繁殖季節可在晚間用燈照捕池邊抱卵蟹。
⑵競爭性敵害生物
如尖鼻蟲、游捕蟲、變形蟲等。一旦污染,輪蟲雖不至死,但由於它們吞食單胞藻類,使輪蟲產量低。主要應控制水源的污染源,添加用水最好是消過毒的。把池壁四周打掃淨,減少暴雨沖刷帶來的原生物。當培養池中出現大量原生物時,應把池水排空,重新接種培養。
收穫
用240目篩絹做成長筒形,長度為6米~10米,直徑為40厘米,把電動浮泵固定在池中間小船上,篩絹一端套住泵口,讓其充分伸展後,另一端固定在池邊處,並用活結紮口。
輪蟲的密度超過100個/毫升時,即可採收。用麵包酵母培養的輪蟲缺少高度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輪蟲在採收前必須用海水小球藻或魚肝油營養強化6-12h。
為了避免將致病菌帶入育苗池,必須用過濾海水將輪蟲沖洗乾淨或經藥浴消毒後再投餵。採收後立即在輪蟲培養池中加入新鮮海水補回採收的水量,並繼續投餵酵母,充氣培養。每次培養時間一般維持15-25天,最多30天,然後全部採收,清池,開始新一輪的培養。
相關新聞
運城鹽湖罕見呈現玫瑰色 化驗確認是輪蟲引發我要評論
2015年06月15日 09:39:17來源:山西日報
玫瑰色的鹽湖。張建林攝
連日來,在運城鹽湖3號灘北面,呈現出鹽湖史上極為罕見的“赤潮”現象,有兩塊近300畝的水域大面積呈現出玫瑰色,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和圍觀。據主要負責這次試驗的南風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鹽湖與健康研究所所長丁紅霞介紹,通過化驗,他們終於找到了讓湖水“春心蕩漾”的“紅馬王子”,就是一種在鹽湖滷水中很少見的紅色微生物——輪蟲。
為了找到湖水變紅的真正原因,給大家一個科學的解釋,南風化工集團的國家級技術中心特意抽取樣本,進行離心分離後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在技術中心的試驗室,丁紅霞拿出兩根有粉紅色沉澱的試管解釋說,粉紅色沉澱正是輪蟲和杜氏海藻的混合物。在試驗室和顯微鏡相連的電腦屏上,可以看到三三兩兩還在蠕動的輪蟲,身體中間部分因吃進鹽藻而呈現粉紅色。丁紅霞說,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輪蟲的身體周圍有一圈光暈,在陽光下反射出粉紅色的光,顏色的深淺也在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化。
至於為什麼只有這兩個池子會大面積呈現粉紅色,丁紅霞說,輪蟲是比滷水蟲小很多的微生物,大小在0.5mm左右,而成年滷水蟲的長度約在1cm左右,會吞噬輪蟲,所以一般有滷水蟲的地方輪蟲含量都很少。而這兩個池子的水是從黃河引來的水,雜質和其他微生物較少,而池底是原來產硝池的底板,隨著溫度升高,部分溶化後使湖水有了較低的鹽度。經過測試,兩個池子中的鹽度不適宜滷水蟲生長,而輪蟲是在淡水和鹹水中都可生存的生物,加上池中有大量鹽藻作為食物,就擁有了大量繁殖的環境條件。
據悉,輪蟲廣泛分布於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各類淡、鹹水水體中。因其極快的繁殖速率,生產量很高,是大多數經濟水生動物幼體的開口餌料,在漁業生產上有頗大的套用價值。
湖水變紅對運城鹽湖來說並不稀奇。丁紅霞說,運城鹽湖和世界其他鹽湖或者海鹽田一樣,生長著一種叫杜氏鹽藻的嗜鹽綠色微藻,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血紅素,藻體呈紅色。由於其獨特的顏色,也會把湖水染成紅色。
對於其他元素致湖水變紅的說法,丁紅霞予以了否認,她說,無論是硫酸鎂還是氯化鎂,在水中都是無色的,並不會使湖水變紅,湖水變紅多是因為其中的有機微生物引起的。(記者李寧波通訊員邵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