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頂子(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下的山脈)

大荒頂子(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下的山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荒頂子山,屬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人民政府駐地西北38.5千米,八道河子鎮境內,山體水平面積2.5平方千米,海拔677.2米,東南一西北走向。

大荒頂子該山以昔年長滿荒草而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荒頂子山
  • 所屬山系: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
  • 地理位置: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人民政府駐地西北38.5千米,八道河子鎮境內
  • 走向:東南一西北走向
  • 海拔:677.2 m
形成演變,位置境域,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所屬山脈,歷史文化,生態保護,社會生活,

形成演變

吉林哈達嶺大地構造上屬吉黑華力西褶皺系。南端屬華北地台,遼東台隆的北緩。西北側為依蘭—伊通斷裂帶,東南側—輝發河斷裂帶為地壘式斷塊山地,山體主要由華力西期燕山期花崗岩及古生界變質岩構成,還有大片侏羅系火成岩,大荒頂子山同樣在此地質背景下。

位置境域

大荒頂子山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樺甸市人民政府駐地西北38.5千米,八道河子鎮境內。東經126°25',北緯43°13',東南一西北走向。
大荒頂子

地理環境

地質

大荒頂子地質岩性為片麻岩。

地貌

大荒頂子山體水平面積2.5平方千米,海拔677.2米,此山與北2.6千米四方甸子河谷相對高度為317.2米。尖山頂,東南和西北與他山相連。

水文

大荒頂子山頂東北側谷地有金沙河由西北向東南流,注入輝發河。

土壤

大荒頂子山地土壤A1層是深灰色礫質壤土,粒狀結構;A2層是淺灰色多礫質粉砂粘壤土,粒狀結構。

植被

大荒頂子解放前,由於濫砍及山火所致,此山林木毀壞貽盡,直至解放後經過長期封山育林,才撫育起以柞樹為主的次生林。現屬四方甸子林場經營區。

所屬山脈

大荒頂子屬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吉林哈達嶺屬長白山系張廣才嶺山脈,位於吉林省西南部,是輝發河與鰲龍河、飲馬河與東遼河的分水嶺,北起松花湖隔松花江接老爺嶺,南到渾河谷地接遼寧境內千山脈,大致沿東北方向延伸,長300千米,寬45~90千米,海拔高度東北段800~1200米,西南為400~500米,相對高度東北為800~1000米,西南為200~300米。主要山峰有南樓山(海拔1404.8米,為吉林市最高山峰)、肇大雞山(海拔1257米)、鍋盔頂子山(海拔1052米)、鹼草山(海拔846.1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大荒頂子該山以昔年長滿荒草而名。

生態保護

清福陵生物多樣性封育保護地,平均海拔70~80米,位於吉林哈達嶺向西南延伸的余脈,地勢逐漸降低,止於渾河北岸,形成低緩起伏的台地,最高處海拔98.9米。南部為渾河河谷平原,海拔50餘米。北部土壤為棕色森林土、棕壤性土,低洼地為草甸土,南部渾河河谷平原為潮棕壤和草甸土。封育地區的植物屬於華北植物區系,有大量的長白山植物區系成分沿吉林哈達嶺滲入區內。目前已登記的維管束植物有500餘種。主要植物群落有油松、遼東櫟林、雜木林等。

社會生活

大荒頂子山中產野菜。山北側2千米有前李家堡子屯、山東側為李家村,山東側為黃家油坊村。以耕種玉米、水稻、大豆為主。樺甸至雙楊樹公路在東側西南~東北向通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