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鶯

大草鶯

大草鶯(學名:Graminicola bengalensis):體長17厘米,是一種體型較具明顯縱紋的草鶯。略黑的長而凸;三級飛羽色深;近黑色的頭頂、頸背及上背具棕色及白色縱紋,眉紋偏白。臉及下體偏白,胸兩側及兩脅棕褐;尾下覆羽皮黃具深色細紋。外側尾羽羽端的白色較寬。冬季新體羽褐色較濃重,因上體羽緣具褐色毛邊。外表似沼澤大尾鶯但體型較小,尾較短且圓。虹膜紅褐色;上嘴黑,下嘴偏粉;腳粉褐色。

棲息地包括淡水湖、河流、溪流、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季節性濕潤草原和濕地。留鳥。常在蘆葦和高的草叢中活動,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中國、緬甸、孟加拉國、印度和尼泊爾。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大草鶯雌雄羽色相似。頭頂黑色,羽緣灰皮黃色或亮棕色,形成粗著的黑色縱紋,後頸和頸側具窄的白色羽緣,眉紋白色,眼先和眼周淡灰色,頰和耳覆羽暗棕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桂紅色或棕色。尾呈凸狀,外側尾羽依次縮短,尾羽黑色,羽緣橄欖棕色具寬闊的白色尖端,且越往外側尾羽白色端斑越大。兩翅覆羽沙紅褐色具暗色中央紋,飛羽黑褐色具寬的沙紅褐色羽緣。頦、喉白色,到胸以後逐漸變為皮黃色或茶黃白色,胸側和兩脅沾暗紅褐色或赭茶黃色,有的胸側具黑色羽軸紋。尾下覆羽赭色或黃褐色、微具暗色羽軸紋。
虹膜紅褐色,嘴褐色或角褐色,基部肉色,腳暗肉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155-175毫米,嘴峰13-15毫米,翅59-64毫米,尾71-80毫米,跗蹠24毫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蘆葦沼澤、草地和農田地邊灌叢與草叢等開闊地帶,藏匿於沼澤低洼地區的高蘆葦地;也在低矮丘陵山地的高草地。

生活習性

留鳥。常在蘆葦和高的草叢中活動,受驚嚇則快速扎入覆蓋中。行為謹慎安靜,但繁殖期間甚嘈雜,常站在蘆葦和高的水草頂端鳴叫,或飛到空中邊飛邊鳴叫,鳴聲高而尖銳。據稱鳴聲似小蝗鶯。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和尼泊爾。
兩廣亞種見於中國廣西、廣東北部及香港;海南亞種分布於海南島。
大草鶯分布圖大草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營巢於草叢或低矮的灌叢中,巢呈深杯狀或近似圓形,主要由細草莖葉構成。每窩產卵3-4枚,卵白色或乳白色、被有細小的淡紅褐色或紫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 卵的大小為18.0-20.8毫米×14.1-16.0毫米。

亞種分化

  大草鶯(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大草鶯指名亞種
Graminicola bengalensis bengalensis
Jerdon, 1863
2
Graminicola bengalensis sinica
Stresemann, 1923
3
Graminicola bengalensis striatus
Styan, 1892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