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保護級別,相關知識,
外形特徵
大草原響尾蛇長度在50-180厘米。體表面顏色變化很大,範圍從淺到深褐色和橄欖灰色。腹側區通常是奶油色。背部圖案組成一些黑褐色斑點,中心通常是深色的花斑。尾部通常與背部具有同色的斑點並標有狹窄的黑圈。頭部三角形,略扁,頸明顯,鼻眼之間有頰窩,瞳孔豎棗核狀。頭背為對稱大鱗,肛鱗1枚,尾下鱗成對或單行。響尾蛇的響環像一串乾燥的中空串珠,搖動時響環會互相摩擦震動空器發出嘶嘶聲警告入侵者,剛孵出的幼響尾蛇尾部只有一個響環,響環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脫皮慢慢增加,響環越長串發出的聲音也就越大,這也表示這隻響尾蛇的年紀越大,而還沒有響環的幼響尾蛇因為無法發出警告聲音,因此碰到入侵者都會毫無預警的發動攻擊。
生活習性
大草原響尾蛇吃小型哺乳動物和齧齒目的動物(如兔),地面築巢的鳥類,兩棲類,爬行動物包括蛇,它們會以毒素快速壓制獵物,而非緊壓。這些毒素可以令獵物立即痳痺或死亡。響尾蛇會跟蹤未被毒素壓制及嘗試逃走的獵物。它們的攻擊距離可以達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二。
響尾蛇尾巴上由堅硬皮膚形成了一個角質輪。由這種角膜圍成了一個空腔,空腔內又用角質膜隔成兩個環狀空泡,也就是兩個空振器。當響尾蛇劇烈搖動自己尾巴時,在空泡內形成了一股氣流,隨著氣流一進一出來回振動,空泡就發出一陣陣溪流的水聲。響尾蛇用這種聲音引誘口渴的小動物,是它捕食的一種辦法。
大草原響尾蛇在早春和晚秋,天氣溫暖時,在白天進行狩獵。大草原響尾蛇既不能耐熱又不能耐寒,所以熱帶地區的種類已變為晝伏夜出,暑天時躲在各種隱蔽處(如地洞),冬天群集在石頭裂縫中休眠。響尾蛇皆為毒蛇,對人有危害。
繁殖方式
繁殖為卵胎生,每產仔蛇多達8-15條。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南部,愛達荷州東部,蒙大拿州,美國北達科他州東部,南達科他州,懷俄明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東南部,俄克拉荷馬州和德克薩斯州西部,南下墨西哥科阿韋拉州北部和奇瓦瓦州西北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7年——低危(LC)。
相關知識
響尾蛇皆為毒蛇,對人有危害。人類被響尾蛇咬傷後,立即便有嚴重的刺痛灼熱感,如大型昆蟲的叮咬,隨即暈厥。這只是初期的症狀。暈厥時間短至幾分鐘,長至幾個小時。恢復意識後感覺身體加重,被咬部位腫脹,呈紫黑色;體溫升高,開始產生幻覺,視線中所有物體呈一種顏色(大部分呈褐紅 色或醬紫色)。響尾蛇的毒液與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進入人體後,產生一種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爛,破壞人的神經纖維,進入腦神經後致使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