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芎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史載之方》卷上。具有散瘀血,除寒濕,利水道之功效。主治濕氣寒氣之盛,同犯於心,心氣上行,不得小便。
基本介紹
- 出處:《史載之方》卷上
- 功用:散瘀血,除寒濕,利水道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附註,
組成
大芎一兩(30g),蓬莪術半兩(15g),木香四錢(12g),茯苓半兩(15g),甘草、草薢各一分(7.5g)。
用法
上為細末。水一盞,加鹽少許,同煎三錢匕,空心和滓服。
功用
散瘀血,除寒濕,利水道。
主治
濕氣寒氣之盛,同犯於心,心氣上行,不得小便。
方義
方中大芎(即川芎)辛溫,升散宣通,氣香走竄,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氣滯,故用以為君。蓬莪術辛散溫通,破氣中之血而消瘀,行氣分之滯而消積,木香辛散苦降溫通,能宣散三焦之氣滯,合以為臣。萆薢苦泄下行,能利濕而分清濁,茯苓甘淡性平,通利水道而滲濕利水,且能補益心脾助氣化而寧心安神,共為佐。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藥性為使。六藥相合,可使瘀血散,寒濕除,則氣機暢,水道通,小便自解。
附註
附方 牛膝湯
組成:牛膝三錢,歸尾三錢,黃芩錢半,加琥珀末少許。
功用:破瘀通竅。
主治:血瘀小便不通。
出處:《證治匯補》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