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大良魚燈製作技藝盛行於清代民國時期的順德大良。在順德機器繅絲業興旺發展、時和年豐之際,大量藝人投身魚燈製作,大良(鳳城)魚燈名聞遐邇,有“妙制傳來近鳳城”的美譽。據民國《順德縣誌》記載,大良魚燈“以薄紗為魚龍曼衍之屬,燃燭其中”,其時舉辦的魚燈會“夜行舞之,鼓樂喧闐,一如日景”,成為與佛山秋色、沙灣飄色齊名的盛會。
到20世紀20-30年代,大良魚燈製作技藝繼續發展,有馮炯記、何松記、岑勤記、北門八記等多間老字號,藝人羅八的作品獲得1936年香港銀禧大典會景賽金獎。抗日戰爭時期,魚燈製作迅速衰敗。至20世紀50年代曾短暫復興,但終因經濟效益低、需求量少而衰落。
工藝特徵
大良魚燈種類多達幾十種,有火鯉、鱖魚、桂魚、鱸魚、石斑、鯪魚、獅子頭魚、紅鰺等,魚種之豐富馳名遐邇,反映了順德漁業的興盛,地域特色明顯。一個魚燈,長的有六米,最短的也有三米以上。它的燈光配置也有規定,紅色、黃色的魚(像紅魚、紅鰺、黃花、獅子等)則用兩至三盞花旗火油燈放在魚肚中特扎的燈座上,青色、黑色的魚(像鯽魚、鯪魚、馬交、生魚等)則用一至二盞瓦斯燈掛在脊鰭內安裝的燈鉤上。這樣,晚上點亮了燈,就通體透明,色彩鮮麗。至若燈體的支撐問題,就是在腹鰭下豎扎一至二桿粗竹突出,行進時人在魚燈底持著竹竿前進。停止時可把竹竿插在地上,由人把扶著。大的魚燈還要在魚嘴和尾鰭上裝鉤,由人用木柄鐵叉著前進。魚燈製作時追求像真度高,務求魚燈的大小適合、顏色逼真,達到“雙雙鱗影誤真魚”的效果。
工藝流程
大良魚燈製作具體工序包括畫模、熏竹和開竹、扎架、煮膠和塗紗、捫紗、著色描鱗、洗鱗、掛牌、嵌眼、裝燈等多道工序,均需手工製作。主要的幾個步驟如下:
扎架:扎前先用厚紙剪成模型,用燈光打影到牆上,到魚影符合規定的長寬厚度後,就用筆把影子輪廓繪在牆上。然後是削竹竿,裁紗紙,按著影子大小紮成骨架。這是製作的第一道難關。竹子的長短輕重如果不合規格,則不但會偏輕偏重,而且會使魚燈因不對稱而變形。即使一切都按規格做了,但扎工不巧,扎口不穩,骨架仍會歪斜甚至鬆散的,所以這一工序要求製作者經驗豐富。
煮膠和塗紗:把一匹匹布眼稀疏的銀紗用架張起來,把煮溶的紫菜膠糊到紗上,糊時要手勢均勻,才不致厚薄不均。到晾乾後,紫菜膠便凝成一層透明的薄膜附在銀紗上,製成了魚紗。
捫紗:裁好銀紗後,用石花膠捫糊在魚骨架上。這一工序要求也很嚴格,不能看見接駁口,不能有縐痕,不能鬆動,需要要緊鼓鼓、貼貼服的。製作時需要小心翼翼,認真從事。至此,一個白身的魚形已扎作成了。
著色描鱗:先用相應的顏色繪好魚鰭和魚尾,然後用特別的鱗模醮上顏色按樣本規格逐片印在魚身上,最後描上眼睛,一個魚燈就基本製作成功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大良魚燈製作技藝從原料到製作過程的每個細節都嚴謹地保留了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細節要求一絲不苟,具工藝價值。魚燈的品評標準,反映清代民國順德民間社會的審美觀。魚燈會的組織過程,則充分體現順德社會力量如何組織集結,及其祈求人兆年豐民俗心理,具民俗社會研究價值。而因大良魚燈的製作受順德基塘耕作模式影響,反映了清代民國順德經濟成分結構,具歷史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潘志江,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潘氏大良魚燈第二代傳人,從12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魚燈製作技藝,作品獲得各級多項獎勵,還參與“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樂日”等多個大型展示以及對外文化交流活動。長期從事工作坊、講座、宣傳推廣、展演等不同形式的文化志願服務配送活動,將大良魚燈製作技藝文化體驗課程帶進社區、學校,2019年獲得“點亮夢想”元宵燈籠設計製作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獎。
保護措施
2020年,大良魚燈協會成立,對外開展魚燈技藝教學,積極參與中國國內及國外文化交流活動,為推廣魚燈技藝文化貢獻力量。
社會影響
2022年6月18日,順德圖書館邀請潘智江前來開展線下“非遺大良魚燈”文化主題分享,從大良魚燈的歷史、技藝、文化等方面詳細講解非遺文化大良魚燈,宣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體驗大良魚燈製作的小手工,讓觀眾更好的感受傳統藝術文化,了解大良魚燈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