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會

為護國除災而講讀或轉讀《大般若經》的法會。又稱大般若經會、般若會。所謂轉讀是指略讀經題或部分經文,而一般讀誦全經經文者則稱為真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般若會
  • 別名:大般若經會、般若會
  • 出自:唐朝
內容概述,般若般若密心經,

內容概述

為護國除災而講讀或轉讀《大般若經》的法會。又稱大般若經會、般若會。所謂轉讀是指略讀經題或部分經文,而一般讀誦全經經文者則稱為真讀。《大般若經》一部六百卷,是玄奘三藏自唐高宗顯慶五年(660)正月至龍朔三年(663 )十月,歷經四年,於玉華宮寺所譯出的經典。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載(大正50·276b)︰‘此經於漢地有緣。(中略)今得終訖並是諸佛冥加、龍天擁祐。此乃鎮國之典、人天大寶,徒眾宜各踴躍欣慶。時玉華寺都維那寂照,慶賀功畢設齋供養,是日請經從肅誠殿往嘉壽殿齋所講讀。’
此為以《大般若經》為弘化經典的濫觴。
日本在大寶三年(703)首次講讀此經之前,即盛行書寫刊行此經。元明天皇和銅元年(708)十月下詔,每年轉讀一次《大般若經》,除由朝廷敕建之恆例外,每遇天災疫癘時亦皆轉讀此經。降至後世,作為朝儀的大般若會雖被廢止,但顯密諸寺仍廣修此會。

般若般若密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