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凱湖

大興凱湖

大興凱湖是中俄邊界上的淺水湖,為中俄界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雞西市東部,距密山市35公里,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部屬俄羅斯。大興凱湖以北為小興凱湖,是中國內湖。兩者統稱為興凱湖。興凱湖水域遼闊,濕地廣袤,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興凱湖
  • 所屬地區:中國黑龍江省密山市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東南部,中俄邊界
  • 面積:4380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興凱湖中心景工區,新開流景區,鯉魚港景區
  • 平均深度:3.5米
地理位置,生態特徵,歷史沿革,主要景區,

地理位置

大興凱湖地處北緯45°20′,東經132°40′。大興凱湖是中俄邊界上的淺水湖,為中俄界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雞西市東部,距密山市35公里,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部屬俄羅斯。
大興凱湖湖區總的呈一橢圓形,北寬南窄,小興凱湖在興凱湖北邊,屬於中國內湖,面積176平方公里,與大興凱湖被一條長90公里的天然沙壩隔並,沙壩最寬處約1公里;海拔69米。大興凱湖南北長達100多公里,東西寬達60多公里,面積4380平方公里,我國境內面積為1220平方公里,東西寬60公里,南北長90公里,周長400公里,最大深度10米,平均深度3.5米,正常蓄水153.3億立米,最大蓄水225億立方米,總儲水量約240~26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69米。每年12月開始封凍,10~15天內湖面全部凍結。次年2月底到3月初冰層厚達0.9公尺。4月中、下旬解凍。

生態特徵

大興凱湖我國境內岸邊多為砂礫淺灘。由於火山爆發地殼運動和洪水攜帶的泥沙的沉積,致使湖岸灘淤積變為沼澤濕地。大興凱湖煙波浩淼,天水一色,橫無際涯,氣勢磅礴,被稱為“綠寶石”。環湖多沼澤,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質。湖水混濁,透明度僅60厘米。兩湖之間隔著一條長約90公里、寬約1公里的天然湖崗。湖崗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林間鋪著厚厚的松毯,興凱湖松、橡樹、白樺、柞樹,馬鹿、貂、狐狸、山雞、野豬、黃鼬等動物出沒其中,沿著中國這一側100公里綿延不斷,上面長滿了興凱赤松,是當地特有的品種。沙岡土質主要是沙土。此地區的主導風是從俄羅斯吹過來的,在大興凱湖這邊,風吹得湖面波浪滔天。但是到了沙岡這裡,風被擋住了。過了這一道岡是小興凱湖,風吹不過去,就沒有風了,小興凱湖因此湖面平靜。湖水從東北部龍王廟附近流出為松阿察河,共有九條河流注入,湖水從東北方溢出,最後注入烏蘇里江。湖北部有小興凱湖,兩湖之間有寬約1公里的沙壩,漲水時相通。富產魚類。湖水經松阿察河與烏蘇里江相通。興凱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澇、灌溉及旅遊等多功能的天然水體。
大興凱湖屬於中等營養化湖泊,生態系統屬良性狀態,主要污染物是造紙廠排污;共有魚類6目12科65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白魚和白蝦,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肉嫩味鮮,每條重在5至10斤之間。它體形頎長、鰭尾發達,有“游泳冠軍”之稱,與烏蘇里江中的鮭魚、綏芬河中的灘頭魚並稱“邊塞三珍”,被列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另有鰱花、鰲花、鯽魚、湖蝦等,甲殼類中以蝦類為主,是黑龍江省主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
興凱湖地外東北亞候鳥大通道,每年4月松阿察河口明水區里,來自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渤海灣,以及台灣、日本群島、朝鮮半島等越冬地的候鳥,翱翔幾千公里北遷到興凱湖,共有16目39科190種,高峰期日過往量達17萬隻。候鳥種類為235種,其中金雕白肩雕虎頭海雕白尾海雕、東方白顴、丹頂鶴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9種為國家一類保護鳥類。

歷史沿革

大興凱湖由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造成地殼陷落而形成。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遼金代有“北琴海”之稱,清代改為興凱湖。又稱興開湖,是當地赫哲語肯卡的偕音,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興凱”是滿語,“興凱”的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興凱湖北面有小興凱湖,又名達巴庫湖,滿語意為“水從高處往低處流”。
6000多年前,滿族祖先肅慎人在興凱湖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漁獵文明。興凱湖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後,陸續有墾荒者來到這裡。上世紀50年代,王震將軍率領十萬官兵在此開發北大荒。時至今日,因為地處邊境,人煙稀少,加之保護力度的不斷提高,興凱湖保持了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0萬官兵集體轉業到東北開荒種地,將北大荒建成了新中國的大糧倉。10年後,大批的城市知識青年中學畢業後,又來到興凱湖,與轉業的官兵一起進行農業建設,中國的許多藝術家也曾在這裡生活和勞動,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因此這裡成為屯墾文化的發源地。為了紀念建設吝們,人們修建了“北大荒開發紀念碑”和“北大荒書法藝術長廊”。書法長廊里薈萃了中國許多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及在這裡生活過的作家們的手跡。由幾百塊大理石、花崗岩、漢白玉雕刻的碑林,折射著北大荒的精神。
1985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禽。2008年12月19日上午,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頒證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會上喜摘金桂,成為該組織在中國至目前所接納的28個成員之一。這不僅是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後獲得的最高榮譽,更為雞西增添了一張足金的旅遊名片。如今已有531個成員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發起的一項科學計畫。它的鮮明特徵是,這一計畫不僅僅是科學家的計畫,而是強調當地人民、管理者和政府共同參與實施的一項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計畫,強調人與生物圈和諧共處的理念。興凱湖位於我國東北邊陲,水域遼闊,濕地廣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是東北亞最大的鳥類遷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986年,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在興凱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
興凱湖是黑龍江省繼豐林和五大連池以後第三個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作為被拉姆爾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東北亞鶴類保護網路組織成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凱湖以其卓有成效的生態保護工作和保護區內獨有的生物多樣性魅力,這次同廣東省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雙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新成員。
在頒證大會上,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院士說,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責任。他希望興凱湖和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管理者、當地居民和所在地的各級政府肩負起使命,以自己的實踐去實施並且豐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理念,為維護我們地球的健康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提供範例。

主要景區

興凱湖中心旅遊區主要分為三大旅遊板塊:一是興凱湖中心景工區(養殖場區),面積1.98平方公里,主要以龍王廟、西泡子野生垂釣場野生動物觀賞區構成。二是新開流景區:主要以新開流古文化遺址、水上樂園、大興凱湖濱浴場構成。三是鯉魚港景區:主要以百米泄洪閘、金色沙灘浴場構成。
新開流遺址新開流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