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熱

大腸熱 病證名。多因過食辛辣燥熱之品,外感熱邪或肺移熱於大腸,大腸傳導失常,臨床以肛門灼熱,便下膿血或大便秘結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痢疾、腹痛、泄瀉、腸癰、 便秘、痔瘡、 溫病及西醫的急慢性腸炎、菌痢、急性闌尾炎等疾病。

基本介紹

  • 別稱:大腸熱
  • 英文名稱:Heat in Large Intestine
  • 常見症狀:肛門灼熱,便下膿血或大便秘結
  • 拼音名:Da Chang Re
概述,來歷,辯證,臨床表現,治療,

概述

中文名:大腸熱
拼音名:Da Chang Re
英文名:Heat in Large Intestine
大腸熱 病證名。多因過食辛辣燥熱之品,外感熱邪或肺移熱於大腸,大腸傳導失常,臨床以肛門灼熱,便下膿血或大便秘結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痢疾、腹痛、泄瀉、腸癰、 便秘、痔瘡、 溫病及西醫的急慢性腸炎、菌痢、急性闌尾炎等疾病。

來歷

關於大腸熱的論述最早見於《內經》。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的胃家實即包含大腸熱。唐代《千金要方》中明確提出了“大腸實熱”的證名。
六腑以“通”為順,特點是“瀉而不藏”,如有宿食、積滯、濕熱等停留腸道,影響大腸傳導功能,均能造成大腸熱。

辯證

大腸熱據其病機變化有虛、實之分:
①大腸實熱。其病因病機大致有三方面:
一是大腸外受濕熱暑邪,大腸外受濕熱暑邪是指濕熱侵襲大腸所表現的證候,致使傳導功能發生障礙,以致水谷不分成為泄瀉,如暑泄、濕熱泄;若腸內素有積滯,再外感暑濕熱毒,濕蒸熱壅,氣滯血瘀,即成暴痢。
二是飲食不節,恣食辛熱厚味,熱積腸胃,耗傷津液不能潤澤,乃至熱秘;如脾胃積熱下注大腸,損傷腸絡,又可成為腸熱下血;若濕熱積滯蘊結,大腸瘀滯痞塞,腸絡不通,又可結聚成癰,成為大腸癰;或由於宿食、蟲積,邪熱阻塞腸道,而致氣滯血瘀,上下膈拒則可成為腸結。
三是受他髒影響,肺熱下移大腸而為熱泄,熱盛耗津而致便結不通;或由熱邪壅肺,肺失肅降導致腑實不通;反之,大腸實熱又能使肺氣不降或胃氣上逆,彼此均可互為因果。
②大腸虛熱。多見於熱病之後或產婦、老人以及陰虛內熱者;由於熱邪傷陰,腸燥液虧,無以濡潤,而致便結難下。

臨床表現

大腸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痛,肛門灼熱,泄瀉或便下膿血,或大便乾燥秘結,口乾思飲,小便量少色黃,舌紅脈數。大腸熱的辨證要點是鑑別病證的虛實屬性。
①大腸實熱證。一般起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濕熱泄,多發於夏秋之際,特點是腹痛即瀉,糞色如糜而臭穢,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滑;暑泄,多發於盛夏,泄下粘稠或暴注下迫,身熱汗多,煩渴引飲,小便短赤,舌紅,舌苔薄黃,脈濡數;暴痢,初起有發熱惡寒等表證,繼之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後重,小便熱澀,肛門灼熱,舌紅苔黃或膩,脈滑數有力,若熱毒化火的疫毒痢,尚可出現神昏譫語及厥脫等症狀;熱秘,則大便乾結,面赤身熱,唇瘡口臭,小便短赤,腹滿脹痛,舌苔黃燥,脈滑實;腸熱便血,大便先血後便,血色鮮紅、質稠,腹痛,大便不暢,舌紅,苔黃或膩,脈數;腸癰,則腹痛拒按,腹皮拘急,痛有定處,發熱,噁心欲吐,大便或結或瀉,舌苔黃,脈滑數。
②大腸虛熱證。以腸燥、液虧引起的便秘為常見,大便難下,腹痛不著,或口乾,低熱,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等陰虛內熱之象。

治療

大腸實熱證的治療,以泄熱去邪為主,臨證可據病情分別選用大、小承氣湯大柴胡湯白頭翁湯連朴飲等。大腸虛熱證的治療,宜養陰潤燥,常用增液湯五仁丸麻仁潤腸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