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

大胡,俗稱胡琴,屬於我國民族樂器中的弓弦樂器,因作為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提起「胡琴」一詞,它本是我國弓弦樂器的總稱。我國古代,把西北地區少數民族通稱為「胡」,因此,胡琴應是從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傳人中原的。就其形制和發聲原理而論,同類樂器還有高胡、二胡、中胡、大胡、板胡、墜胡、大弦、二弦等等。可見,大胡只是我國弓弦樂器大家族中的一員。擦奏弦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民族民間樂隊的弓弦樂器。凡二胡、四胡、京胡、大胡、板胡、墜胡、粵胡‥馬骨胡、二弦等.均可稱為胡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胡
  • 俗稱:胡琴
  • :弓弦樂器
  • 年代:金朝
歷史,結構介紹,琴筒,琴軸,千金,琴馬,弓子,琴弦,演奏方式,分類,二弦,板胡,京胡,墜胡,四胡,南胡,高胡,製作方法,選料,加工,發展演變,

歷史

宋代就有胡琴的名稱出現。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首軍士歌,"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比歌明確記我當時已有馬尾胡琴。金元時,胡琴已用於祭祀戰爭(內蒙占歷史概要)中說,"十二﹐十三世紀時……祭祀時奏忽忽兒。"(忽忽兒即胡琴)(馬可.波羅行紀)中亦講到1278年蒙占軍隊排好隊伍等待打仗時.兵士們唱歌和 奏二弦琴。關於胡琴的形制,(元史.禮樂志)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拉之﹔弓之弦以馬尾。"這種胡琴與現今胡琴稍有差異。火不思的瓢形音箱不能將弓毛夾置弦中、只能在弦外擦奏,現代流行的胡琴、其音箱多為筒形.次為碗形或橢圓鼓形,用琴捍插置音箱內.弓之馬尾一般均在二弦中夾置。元史記載的胡琴可能是當時的一種.因為音箱近似於筒形與碗形之間的擦弦樂器在唐時已經出現.名叫奚琴。奚琴不用馬尾弓、而是用竹片在兩弦之問磨擦發音.它的發聲原理與現今弓弦胡琴是一致的。奚琴到了宋代稱為稽琴,在演奏技巧上有了相當發展,根據(夢溪筆談.補筆談)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令人徐衍奏稽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由此可見當時的演奏技巧已經相當高超。北宋時期從宮廷到民間盛行稽琴的演奏。據(都城記勝)記載,"瓦社中的細樂.常用、蓁、稽琴、方響之類合奏"。 (夢溪筆談)也同時記載了稽琴的流行和馬尾胡琴的出現,這表明兩種擦弦樂器的同時存在。此後已不復再見有瓢形音箱的胡琴和竹片擦奏的稽琴,可能兩種樂器相互吸收而融為一體。
大胡大胡

結構介紹

琴筒

琴筒是大胡的共鳴箱,琴桿是支撐琴弦、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大胡由琴筒、琴皮、琴桿、琴頭、琴軸、千斤、琴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松香等附屬物。琴筒是大胡的共鳴筒,多用紅木、紫檀或烏木製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並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 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 厘米。有些地區則製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後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大胡發聲的重要裝置。普及式大胡為蛇皮,中高檔大胡多為蟒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育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並且性能穩定。新買的大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音往往空而帶沙,並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後,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為常態。琴桿也叫“琴柱”,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81 厘米,直徑約為0.55寸。頂端為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大胡的發音純淨與否與琴桿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係,通常把紅木視為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它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桿的製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板胡板胡

琴軸

琴軸用來調節大胡的音高 ,大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軸來調節。琴軸就是與琴桿相互垂直那兩個猶如圓錐體的部件,木質,前端細小,有一穿弦小孔,中間漸大,後端最大。軸後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條瓣紋,軸須加飾,用多層骨質與木質片粘合。它們與琴筒相對,上面的一個叫內琴軸,拴內弦,朝下的一個叫外琴軸,拴外弦。內外琴軸相距約為0.26尺。外琴軸距琴筒一般為1.45尺,這是大胡區別於大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同族”樂器的顯著標誌之一。傳統的琴軸是一個整體,納外琴軸分別橫插在琴桿上方指定的圓孔內,相應的琴弦直接纏繞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這種琴軸調弦的活動範圍大,並能儲存多餘的琴弦線段,有利於琴弦的充分利用。但這種琴軸對材料的選擇較為考究,多用黃楊木黃檀木製成,與琴桿的接觸面既要嚴密合縫,又要保持必要的鬆動,否則不是匿藏著極弦跑音的隱患,就是操作不自然。六十年代初,大胡開始裝置螺絲弦軸(又稱直行銅軸),外觀上既保持了原來的民族形式,又克服了擰轉費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損裂琴桿的缺點。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檔大胡,其琴軸多為機械螺旋軸。
大胡大胡

千金

千金用於扣住琴弦琴桿上扣住琴弦的那個裝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銅絲或鉛絲製成:“S”形的鉤,再用絲弦或其它線繩套住這鉤的一端並系在琴桿上,也有用絲弦、尼龍線或布條、皮條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桿上的。後面這種形式的千金其音質不夠十分理想,因為內外弦被擠壓得太近,使琴弦的充分很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牽制,不注意還易發生“碰弦”的現象。千金不可系得太長,也不可系得太短,合適程度要看演奏者指頭的長短和琴桿的粗細。也就是說,指頭長,琴桿細可將千金適當的放鬆一點;指頭短、琴桿粗就酌情繫緊一點。一般來說,琴弦距琴桿的寬度掌握到0.7寸左右較為適宜。千金在琴桿上的位置應求得大體固定,不可經常的移上移下。有些初學者喜歡拉高音,把千金一個勁的往下移。這樣的“高音”音質很差,不但不利於運指的全面訓練,而且有損於正常音高觀念的培養。一般來說,千金應固定在距琴馬1.3尺左右的位置上較為適宜。

琴馬

琴馬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 琴馬雖小,但它卻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因此,琴馬的選料、形狀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胡的音質。為了求得大胡聲音的改善,發音沙啞的大胡採用紙馬(即用牛皮紙或其它硬紙捲成嚴實的簡狀),聲音就要顯得柔和一些:發音沉悶的大胡改用竹馬,就可使聲音變得較為響亮,適合演奏活潑輕快的曲調,發音單調的大胡採用金屬彈簧馬,就可使發音變得較有共鳴。此外,象高粱秸稈火柴簽、鉛筆(最好將筆芯抽掉)等材料製作的琴馬也能改善一些大胡的音質,但中高檔大胡還是宜用特製的木馬,木馬是用松節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另外還有鋼絲馬,但使用很少。如果是自己製作琴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狀.不宜過長、過短、過高、過矮,因為這樣都不利於琴皮振動的性能發揮。雖說一些發音沙啞的大胡,適當增長琴馬,音質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音量卻大為削弱了。一般來說,琴馬長約0.4寸,高約0.25寸較為適宜。如果是竹製或木製琴馬,當中最好挖空成拱橋形。

弓子

弓子用於拉奏大胡 ,弓子由弓桿和弓毛構成,全長76 厘米,弓桿是支撐弓毛的支架,長度2.4尺,用江葦竹 (又名幼竹)製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繫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於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音。弓毛多為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製的。有些簡易大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選擇弓桿要注意長度符合標準,還要兼顧到質地堅實、老化、粗細協調、勻稱、中段不呈弧形,與弓毛相互平行等情況。這樣的弓子彈性適中,操縱順手,易於控制。有的初學者把京胡的弓子拿來換在大胡上,這是不合適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較短,在大胡上拉奏沒有迴旋餘地,是不符合大胡演奏需要的。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檔大胡的弓子多為鬆緊調節弓,它是在持弓一端裝有機械螺旋裝置,可根據演奏需要把弓毛調節到合適的鬆緊程度。但不可調得過松過緊,過松使弓子失去了應有的彈性,不易於操作;過緊則發音生硬,缺乏含蓄內在的成份,同時還容易使弓桿變形。

琴弦

大胡的音響來源於琴弦的振動 大胡的聲源來自於琴弦的振動。過去大胡大多用絲弦,由於絲弦具有伸縮性大、壽命短、發音不夠清越細膩等缺點,它已逐漸被鋼弦所淘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鋼絲弦使用日益普遍。配套的大胡鋼弦應是一粗一細,粗的一根稱作內弦(也叫老弦),細的一根稱作外弦(也叫子弦)。內外弦分別系在相應的琴軸上,一般是先上內弦,再上外弦。選購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兩根弦都為內弦或外弦,弦徑也不可懸差過大,更不可用其它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大胡弦。內外弦採用同樣粗細的,就會產生兩弦張力不平衡,發音不協調,靈敏度差的問題;內外弦粗細比例過於懸殊。就會產生音色不統一,影響按指的問題;用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大胡弦,發音空而沉悶,失真度大,完全不符大胡的發音需要。

演奏方式

胡琴是羌、胡族的樂器,傳入中國己有千年的歷史,乃擦奏絞鳴樂器,其廣泛用於中國民族民間樂隊的弓弦樂器。談到它的厘史,在宋代就有胡琴的名稱出現。金元時,胡琴己用於祭祀和戰孚。而又根據宋代陳嘬《樂書》的記載,有一種樂器叫奚琴是由古代的絞發展而成,
大胡大胡
其演奏方法是借用軋箏竹棒的演奏方式,但是奚琴只有兩條絞,拉奏時竹片在兩絞之間。現今常用的胡琴,是從奚琴體系發展下來的,它非常特刖的特色是它的演奏的方式。弓的弓毛穿越在二條弦之間,所以弓和大胡的琴身通常是永遠不分開的。樂團中較常見的有:高胡、大胡、中胡、大胡、低胡等:而因檀應某類樂曲,或其他需要,尚有:京胡、京大胡、板胡、墜胡粵胡椰胡、大廣絞、四胡、馬頭琴拉阮、琶琴、低絞琴等,均可稱為胡琴。
大胡形制為琴筒木製,筒一端蒙以蟒皮,張兩根金屬弦,定弦內外弦相隔純五度,一般為內弦定dl,外弦定al,其演奏手法十分豐富,左手有揉弦(吟音)、泛音、顫音、滑音、撥弦等:右手有連弓、分弓、頓弓、跳弓、顫弓、飛弓、撥奏等。大胡一般定弦為dl、al,有效音域達三至四個J、度。
板胡是以琴筒蒙以桐木薄板而得名。又稱梆胡,秦胡,胡胡,呼胡,大弦和瓢。歷史較短,品種繁多,音色明亮,高亢。是我國多種梆子腔戲曲,北方戲曲和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20世紀50年代後,又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深受廣大人民喜愛,流行於西北、華北、東北、東北各省區,尤以陝西、甘肅、山西等省最為盛行。板胡的結構,絕大部分和大胡相同,主要區別在琴筒和千斤上。琴筒不蒙皮膜,蒙以梧桐木板,琴筒是用椰瓢製成的。構成板胡的部件主要為琴桿,琴筒,面板,弦軸和弓子。並有腰馬,琴弦,琴馬等附屬檔案。獨奏、器樂合奏用的板胡的琴筒和面板都較大。琴桿比大胡粗,一般使用鋼絲弦。音色寬厚柔和,能演奏較高的把位。
琴桿又稱擔子,全長49厘米。用五節紫竹、白竹製。上方第一、二兩節置弦軸,底節插入琴筒,筒里的桿上開長方形對穿的“風口”,產生復共鳴。琴筒長i i 4、後口直徑4 3厘米,用毛竹製,前口蒙蛇皮,後敞口。弦軸黃楊或黃檀木製。琴碼竹製。弓子江葦竹製,上拴馬尾,長T4厘米。張二弦,設有“千斤”。五度定弦,據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別為:反二簧d0、Sol弦,二簧Sol、1-e弦,西皮Ia,m·弦,反西皮l-e、Ia弦。常用的是D調、E調二簧京胡和E調、斕西皮京胡。音域約兩個J、度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上,琴桿向左稍傾斜,左手持琴桿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

分類

現代民間常用的胡琴,除大胡、馬骨胡外,還有下述幾種:

二弦

福建南音中的一種古老擦弦樂器,音箱為筒狀.反裝的弦軸與奚琴十分相象。現代胡琴弦軸前細後粗,一般順看琴筒從後向前(蒙皮的一端為前)插入並穿過琴桿上的洞孔.在弦軸的尖端系弦。而奚琴與二弦的弦軸由前向後插入﹐琴弦系在粗的二端。
大胡大胡

板胡

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音樂的興起,以及小型器樂演奏在民間的普遍流行,胡琴出現了多種變化。明代中葉產生的西秦腔(梆子旌),具伴奏樂隊中的主要樂器為板胡。板胡的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蓋上薄的木板.故名。板胡的音箱用半個椰殼製成,形似碗狀,蒙以薄的桐木板,後無音窗。琴桿比一般大胡為租。早期用絲弦.外弦為一般老弦,裡弦為粗老弦。弦弓比一般的粗而長,弓毛亦多而堅硬,音色高亢了亮。

京胡

代以後,二黃腔逐漸興起,四大徽班進京以後,在皮黃腔的基礎上產生了京劇。胡琴成為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故定名為京胡。京胡的音箱用竹筒,琴桿、琴弓用竹竿。琴筒細長(直徑約5厘米),前端蒙蛇皮,後無音窗.撥音剛勁嘹亮。

墜胡

代末年.曲藝中逐漸形成了河南墜子。墜子吸收了當地穎歌柳的音樂。而穎歌柳的伴奏樂器為小鼓和三弦,民間藝人將三弦改為弓弦樂器,於是形成了墜胡。起初的墜胡形制基本同於小三弦.加上馬尾弓,弓毛分成兩股.中間夾一弦,兩邊拉內外弦。墜胡與其他胡琴的不同.主要在於它的琴桿又是指板,是一種有指板的胡琴。此後,墜胡音箱採用筒形,以銅(或竹、木)製作,蒙蛇皮,音色柔和,並發展為獨奏樂器。

四胡

蒙古的說唱形式"烏力格爾"與"好力寶"的伴奏樂器。四胡用筒形音箱,蒙蛇皮,有4個弦軸,張4根絲弦。第1、第3兩弦與第2、第4兩弦同音。琴弓用雙股馬尾分別夾買於1、2及3、4弦之間,演奏時1、3或2、4根弦同時發音,音量增大,有兩件樂器同時演奏之感。

南胡

行於江南地區,用於江南絲竹樂及江南民間小戲的伴奏。 20世紀20年代到天華將其帶到北京,在製作上進行了改革,並創作了許多樂曲,豐富了演奏技巧,將其發展為獨奏樂器。定名為二胡。 30年代,旅居上海的呂文成將其帶到廣東,換成鋼絲弦,用於廣東音樂-中,定名為粵胡。其定弦比二胡高四、五度,亦稱高胡。過去的南胡,演奏時不換把位.音域在/(度或十度以內。二胡和粵胡則採用了高把位,擴大了音域,增強了表現力。與此同時,上海的大同樂會等國樂團體,又創製了中胡和大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力發展民族管弦樂隊.為解決樂隊中的低音部分,試製了低音革胡。低音革胡的外形是二胡的放大,裝有指板,張4根弦,均裝在琴體的側面,在置弦馬處蒙一構圓形蟒皮(在琴筒的側面),使琴弦在皮膜上震動發音。琴弓在弦外擦奏,奏法與大提琴相仿。
大胡大胡

高胡

就是廣東音樂中的粵胡,在廣東也稱為二胡。約在二十年代,根據二胡改革而成。因它的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叫它高胡。外弦用鋼絲弦,內弦用鋼絲纏弦池有用絲弦的)。拉時兩腿夾琴筒,用以控制音量及減少沙音。音色清脆、嘹亮。高胡得到廣泛的套用,現己成為民族樂隊中的高音拉弦樂器。它用於合奏、伴奏和獨奏。高胡的主要演奏技巧右手弓法多奏分弓,快速弓法用得較多,奏強拍時,多用推弓。左手指法主要有各種滑音和旋律中自由的墊指加花,廣東音樂傳統奏法,左手不用猱弦,而用壓按弦和空弦震音。
蒙古族地區流行的四胡,形制和漢族地區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紅木紫檀木製作,琴筒多呈J、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為面,弦軸和軸孔無錐度,利用弦的張力緊壓軸孔以固定,有的還在琴桿、琴筒上鑲嵌螺鈿花紋為飾,細竹系以馬尾為琴弓,弓桿中部包以長l0厘米銅皮或鑲鋼片、象牙,根部裝骨或木製旋鈕,張絲弦或鋼絲弦。有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和高音四胡三種。
墜胡是由小三弦改制的,又名墜或墜子,又叫二弦。這種樂器既能獨奏又能合奏,它的音域非常寬,聲音柔和,音量也比較大,與別的樂器有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人聲、唱歌、講話,甚至鳥獸的叫聲等等。流行於我國中部,是河南墜子山東琴書呂劇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
墜胡由琴桿,琴軸、琴筒、琴弓琴弦琴馬等組成。琴筒為硬木、紅木或黃桐木,J、方形,前口蒙蛇皮,後口有鏤空的框線。琴桿部份與三弦的琴乾相f以而較短。全長約90公分,兼做指板,張兩弦,架於弦馬上,弓在弦內運行。用馬尾竹弓拉奏。四度定弦^、d,音域約兩個半J、度。墜胡音色高亢、柔美,除用於伴奏之外,還用於獨奏和器樂合奏。
長期以來,各種胡琴的性能、演奏技藝和曲目伴隨著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及戲曲、曲藝、歌舞、民歌等音樂形式的發展而逐漸豐富完善。

製作方法

選料

(一)擔子 做大胡擔子的材料主要是紫竹,其次是鳳眼竹(斑竹)、羅漢竹、龜背竹等等。 紫竹產於福建、江西、安徽等地。上等紫竹(花紫竹)不僅花紋顏色好看、獨特,而且質地堅實,是做大胡的上選之材。當然鳳眼 竹也有紋若鳳眼、花似斑豹的上等材料。不過鳳眼竹雖然質地一般都很堅實,但尺寸往往不甚理想。好的羅漢竹龜背竹也可做成高檔的大胡來。總之選料第一要看品相,即顏色與花紋。常見的花紫竹有黑紫竹(俗稱黑老虎)、白紫竹、黃紫竹(俗稱黃老虎)、芝麻點、陰陽臉、鱔魚黃等。
大胡大胡
第二要看尺寸:(1)粗細:即直徑,一般應在φ18mm~φ20mm之間。(2)長短:大胡擔子共分五節,通常要求第一節長80mm,第二節長90mm,第三節長100mm。 西皮擔子自第一節至第四節應小於400mm(370~390mm); 二黃擔子自第一節至第四節應大於400mm(400~430mm)。超出這個範圍就不適用了。 鳳眼竹往往第一節偏短,那沒關係,只要第二節、第三節合適就行。而羅漢竹和龜背竹則要看其下三節的尺寸,尤其是第五節最為重要,不應長過120mm;也不應短於100mm。 羅漢竹總節數一般都是奇數,所以羅漢竹琴常見的是:“三節棍”、“七節鞭”、“九節鞭”、“十三太保”等,當然最難得的“十八羅漢”是偶數節。
(二)筒子 筒子是毛竹取其內徑為φ42~φ52mm的竹節鋸下而成。筒子要質地堅實,竹黃厚且勻。鐵心裡當然最佳。其尺寸:西皮筒長115mm,內徑:φ42~mmφ44mm;二黃筒長117mm~120mm,內徑:φ45mm~φ52mm。
(三)蛇皮 大胡用的蛇皮乃野生的烏鞘蛇。產於湖北湖南浙江雲南貴州等地。一般從顏色上分三種:黑色、褐色、綠色。其中以黑色為最好。又因捕蛇的時間不同而皮子的厚薄質量不一樣。驚蜇後的蛇皮最好,而夏天蛻皮後的蛇皮最好不用。蛇皮的花紋大小與蛇的粗細有關。花越大越好。花紋要黑白分明。常說的“白如線,黑入緞”就是對好皮子的最精闢的形容了。 一張蛇皮能取6~8張。尾端的皮子最厚,但花也最小,適用於西皮琴;靠近肚皮的皮子薄,可用於二黃琴。
(四)琴軸 一般琴軸常用的木料有棗木、黃楊、紅木、烏木檀木等。長短尺寸為:148~152mm。 其中棗木軸最為好用,因棗木又硬又有韌性,因此能“咬住”堅硬的竹子。但因價值低而往往被人所忽視,所以高檔琴上的軸子大多都是屋木或紫檀的。
(五)琴弦 市場上的大胡弦有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產的各種品牌。筆者通過實踐認為上海產的“鴿牌”弦為最好用。弦軟而不易斷,音色透明。 琴碼是老竹子刻制而成的,分空心碼和馬蹄碼兩種。琴弦和琴碼是大胡發音的關鍵部件,一把琴做出來而經過多次調弦和換碼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來。

加工

(一)烤擔子 因為竹子是在山裡自然生長的,故而其外形扁、園、彎、直不一。一旦選好料後,必須對其進行加工烤制校直調圓達到要求
1.工具 烤擔子的工具有:爐子、板、校圓鉗等。 爐子就用普通的蜂窩煤火爐即可。 板凳用平常家用木凳即可,但必須在上面鑽一個斜孔 。 在烘爐用的火鉗頭上焊上兩塊鐵板,鐵板上用螺釘鑲上木塊。木塊是特製的,上面各有一個半圓孔 。這就是校圓鉗。 2.烤制 將要烤的擔子上打上工業用蠟,當被溶化後滲透竹皮內,使擔子色澤光亮。這種自然色是任何油漆都難以比擬的。然後將擔子放在蜂窩爐上方約5、6厘米處進行烘烤。烤至擔子本身溫度達70~80℃立即拿下用校圓鉗將其夾圓,快速轉動擔子,用鉗子給與壓力,這樣,扁的就變成圓的了。夾至擔子的橢圓度不超過0。5mm即可。在校園的同時,利用板凳上的斜孔,將擔子調直。這兩樣工作可交替進行,而且必須進行多次加工,才能達到技術要求。加工過程中,千萬不要心急,否則容易造成擔子的劈裂。在校圓和調直的同時,擔子也烤乾了。
大胡大胡
3.加封頭 烤制前的擔子一般為6節,烤完後須將最上一節鋸掉,然後鋸第五節。 西皮F調琴(娃娃調琴)最後一節為:103mm; 西皮E調琴(旦角琴),最後一節為:105mm; 二黃F調琴(生、淨琴)最後一節為:107mm; 二黃D調琴(旦角琴),最後一節為:110mm。 下料後,將鋸口挫平,然後加封頭(如圖三)。用502快速膠粘好。 封頭的木料一般用紅木或烏木車制而成。
4.鑽、燙軸孔 分出擔子的前後(陽前陰後)在第一節和第二節之間,對稱劃一直線,然後在第一節的二分之一處上下畫橫線,與原先的線成十字,從此處量至第二節80MM畫第二條橫線。在這兩點(上下共四個點)上用鋼錐鑽下樣沖眼。畫好線後,即可鑽孔。前面的兩個鑽φ10MM的孔,後面的兩個鑽φ12MM的孔。孔鑽完後,即可燙孔。燙孔用的火棍是特製的。燙孔時應注意兩孔的平行度和同心度。一般一個孔要燙3~5次,每燙一次後,都要將選好的琴軸安上試一下。隨時校正孔的偏正和深淺,至達到要求為止。軸頭的長度一般為:36MM~39MM。 軸孔燙好以後,用刀子把軸孔被燒焦的部分刮掉,然後配研修刮軸孔、琴軸,直至琴軸和軸孔配合嚴密好使為止。最後在軸孔上下纏上黑色尼龍線。
5.烤筒子 筒子烤前先撐內圓:將筒子放在鍋內用沸水煮4-6,然後取出,一頭塞上一個木撐子兩頭輕輕敲擊,直至撐子與琴筒無縫隙為止,然後將琴筒帶著木撐子放置在微波爐內。用中火烘烤2-3取出,待冷卻後將木撐子取下,即可上車床車旋外圓。筒子的壁厚一般為:5.5mm-6.5mm。
6.筒子鑽孔 鑽孔前,先在筒子上畫線:在筒子小頭的端面上劃一中心線,然後在筒子上下將中心線各引出一條直線,用遊標卡尺在上面線上40mm一橫線,與原線交叉成十字,再用遊標卡尺在下面線上41.5mm與原線交叉成十字,並在上下十字處用鋼錐鑽出淺孔為鑽孔記號。鑽孔前應先量一下所配擔子的直徑,如擔子粗19mm,就選φ18mm;如擔子粗18mm,就選φ17mm孔鑽。孔鑽好後,就可以配擔子了。
7.擔子與筒子的研配 量一下筒子的直徑,然後把擔子下端往上在筒子內徑的尺寸上加上10mm處劃一圈鉛筆印,先用銼刀將封頭下端至封頭與擔子結合處上延10mm滾銼成圓錐形,後用砂布(80#)自鉛筆印處至末端打磨圓滑光潔。要注意不要磨成橢圓。此時將打磨好的擔子與筒子進行研配。筒子的上孔要用刀子刮修成正錐形,即上小下大。下孔則修刮成反錐形。 筒子的上下孔一定要與擔子研配得十分嚴密,以研好後不透氣為準。
8.蒙蛇皮 過去老藝人蒙蛇皮用的是“八卦陣”法,即用八根小木棍縫在皮子上,用木楔子將蛇皮拉緊。而現在看來這種辦法顯然是有些笨拙與落後了。 大多數人都採用了模架與錐圈蒙皮。這種方法的有點是方便、快捷、蛇皮受力均勻。這套蒙皮工具.蒙蛇皮之前應將筒子前端內外打坡口。將蛇皮放在冷水中浸泡5-6小時,取出剪去肚皮部分,呈八角形,用報紙將蛇皮上的水份吸乾。在筒子上抹勻已經熬好的骨膠,將蛇皮放正,在筒子上用錐形套壓住,上模架,用扳手均勻旋緊四個螺母,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等待乾固,切莫曝曬或烘烤。蛇皮蒙得鬆緊程度完全是靠經驗來完成的。而蛇皮的鬆緊又與琴的調門、音色有關。一般高調門的琴蒙得緊一些;低調門的琴蒙得松一些。總之,蒙的多了,也就駕輕就熟了。
9.蒙布、開風口、拴千斤鉤 蛇皮蒙上後,放在通風處夏天6小時,冬天八小時後即可把筒子從模架上取下來,除去錐套,將多餘的膠用小刀刮掉,在蛇皮周圍蒙上一塊寬30MM的黑色或藍色棉布,以作封邊保護。蒙布前,應在筒子下沿粘一塊墊皮,以免琴弦磨破蛇皮。將擔子插入蒙好的琴筒內,用鉛筆在筒內劃線,然後取中開風眼(音孔)。一般琴的風眼約長20-25MM,寬約3-4MM。風眼要開正,如音不理想,可加長加寬風眼,但風眼對琴音的影響是有限的。這時將擔子插在筒子上,就可以上弦、拴千斤鉤了。千斤鉤是用H68黃銅或不鏽鋼作成S形。直徑是1.2MM~1.5MM。千斤的寬度一般是20MM左右。千斤鉤的寬度與音色有關,如音色不理想,調整一下千斤鉤會起到一定作用。
10.調試琴聲 拴好千斤鉤後,就可以安上琴碼試音了。 一般地說,小琴碼的音比較透,而大琴碼的音則比較悶。一把琴要經過反覆調試,才能找出它的最佳聲音來。一把好的大胡應具備相當的穿透力,同時又要有酥音和金屬音,如果這些都有了,那么一把好琴就誕生了。中國的民族樂器里,最亮麗的莫過於大胡。大胡是沒性格的演員,但它處處漂亮,是戲曲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裝飾物。

發展演變

大胡是伴隨我國古代四大聲腔之一的「皮黃腔」的逐漸形成而發展的。在明末清初之際,大胡主要用於安徽和揚州的「徽調」,湖北的「楚調」與「漢調」,長沙、常德一帶的皮黃「彈腔」,江西的「宜黃腔」,廣東的「梆黃」,四川的「胡琴腔」,陝西的「漢調二黃」等劇種中的伴奏樂器,後來,隨著四大徽班進京,在北京形成了京劇這個劇種。為了區別於其它劇種,大約在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才稱其為「大胡」。
大胡可以說是「皮黃戲」音樂的代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雲南元謀知縣檀萃督運滇銅進京,看到北京皮黃演出的盛況,曾詠下「絲弦竟發雜敲梆,西曲二黃紛亂忙。酒館旗亭都走遍,更無人肯聽崑腔」的詩句。其中「絲弦」主要是指大胡這件樂器,早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雨村劇話》中曾記載:當時皮黃腔被稱為「胡琴腔」。由此可見,大胡這件樂器曾經成為過一個聲腔體系(或劇種)的代名詞,與京劇血肉相連,密不可分。這與其它民族弓法樂器,如二胡、板胡相比,大胡可說是「獨享殊榮」了!
從四大徽班進京至今,京劇已發展為全國最大的、影響最廣的劇種,成了全國人民公認的「國劇」。在京劇發展的歷程中,大胡演奏人才輩出。從早期的「四大名家」梅雨田孫佐臣、陸彥庭、王雲亭等老先生起,到京劇發展鼎盛時期的名琴師徐蘭沅趙濟羹楊寶忠王瑞芝、李沛卿、李慕良、沈育才、何順信等先生,以及京劇現代戲時期琴師們的共同努力,使大胡演奏藝術得到長足的進步和飛速的發展。還有一批新中國培養出來的新秀,在虛心繼承老一輩的藝術傳統的基礎上,銳意精進,大膽探索,已經初露鋒芒。總之,大胡演奏藝術的進步與發展與以上各位的執著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大胡發展的二、三百年的歷史中,既有它輝煌的時期,也遭受過暗淡的厄運。僅僅因為京劇里有「二黃」一說,據老輩們傳說,「二黃」就曾犯了皇忌,遭過不白之冤。據說,乾隆晚年讓位其子,號嘉慶皇帝,自己當上了太上皇。二皇並存,希望長生不死,帝柞永延。這樣,善拉二黃的大胡可就為難了。老弦(裡弦)有太上皇之嫌,子弦(外弦)又有兒皇帝之忌。胡琴又經常斷弦、換弦,這更使二皇不快。老弦一斷,仿佛乾隆歸天;子弦一斷,又似乎意味著嘉靖駕崩;換新弦,又好像逆臣纂位,「改朝換代」。為保大清皇統帝柞,官家竟下令取消大胡,以笛代之。大胡被這「莫須之有」的罪名,被打人「冷宮」,苦熬了許多年。大概是在乾隆歸天之後,這條對大胡不成文的「禁令」才漸漸「不平自反」,恢復了名譽。這段真實的小插曲說明:小小大胡的兩根弦兒,竟與皇家聯了「宗」,聽起來是多么可悲而又可笑啊!
早期的大胡是用特製的絲弦,用竹片製成弓桿。弓桿上的馬尾是鬆弛的。演奏時,琴師以右手無名指纏住馬尾運弓。過去,在山東琴書、河南曲子、湖南花鼓戲小調的伴奏中,都曾用過軟弓大胡。由於馬尾鬆散易斷,控弓不太自如,強弱不易掌握,快弓更難利落,已不能適應發展中的戲曲音樂,終於在本世紀初逐步改成細竹硬弓了。過去,大胡筒子較小,桿子較短,音域也較窄。後來為了演員唱腔的需要,在不影響大胡特色的基礎上,適當地加大琴筒的直徑,加長了琴桿。這樣,大胡的音域拓寬了,音響更洪亮結實了,音色也更純淨優美了,音樂的表現力從而更加豐富了,這就是今天的大胡的形制和音色。
原來的大胡都是絲弦。絲弦易斷,且常「跑弦」。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現代戲時期,借鑑了小提琴、二胡用金屬弦的優點,也改用了特製的金屬弦。經實踐,它既能與大型管弦樂隊的音色融合在一起,又解決了跑弦、易斷的缺點。大胡大都用金屬弦了。由於大胡有雅俗共賞的品格,所以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美妙動聽的大胡發展到今天,不但在京劇伴奏中獨領風騷、舉足輕重,並且廣泛地出現在音樂會的舞台上。它可以獨奏,亦可以與月琴三弦京二胡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協奏,乃至與大型交響樂隊和民族管弦樂隊合作,並常常擔任主奏的角色。在京劇形成和發展的二百多年中,大胡伴奏將生旦淨未醜各行當集於一身,與劇中各角色聲琴合一,成為最佳搭檔。觀眾在為演唱者喝彩的同時,還常為樂隊叫好,特別是像楊寶忠、李慕良那樣的大胡大師的演奏,幾乎與演唱者平分秋色。
在京劇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以「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為代表的各流派紛呈的繁榮景象,成為京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四大名旦」中梅派之端莊典雅、雍容大方,尚派之剛勁挺拔、絢麗多姿,程派之連綿跌宕、幽咽婉轉,荀派之俏麗柔媚、委婉低回,乃各臻其妙,美不勝收。這種不同流派的演唱風格,必然決定了不同的大胡伴奏風格。
京劇的曲牌就是曲調的名稱,俗稱牌子,如「點絳唇」、「將軍令」等。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稱、句數、句格(包括長短不等的字數、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調方面的板式、板數、調高等,格律相當嚴謹。不過有些曲牌沒有唱詞,只用它的曲調作為器樂演奏的吹打曲牌(亦名工尺牌子),如「水龍吟」、「柳搖金」之類,可以自由反覆,也可以中途停止,以及只念不唱的乾牌子,則屬例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