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胸

即《傷寒論》中之大陷胸湯證。是太陽表證未罷而誤用下法,出現自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的證候。結胸證之一。其證膈內拒痛,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至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間有如柔痙狀。張仲景《傷寒論》治以大陷胸湯、大陷胸丸。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大結胸證
  • 別名:結胸證
  • 疾病分類: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胸膈心下,甚者延至少腹
  • 常見病因:水熱互結
  • 多發群體:太陽病誤下,兼胸中水飲
  • 傳染性:無傳染性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診斷要點,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灌腸療法,針灸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本證為常見急性腹痛證之一,多由表病誤用下法,外邪乘虛內陷,加之患者胃腸燥熱,素有水飲內停,致燥熱與水飲互結於心下胸膈成實,氣機閉塞不通所致。

歷史沿革

大結胸為病證名,結胸證之一,即指《傷寒論》中之大陷胸湯(丸)證。結胸證指邪氣內結,胸腹備棕脹滿疼痛,手不可近者。多因太陽病、太少並病誤下,表熱內陷或實邪傳里,與胸中水飲互結而成。因證候、病情不同,有大結胸、小結胸、寒結胸、熱結胸、水結胸、血結胸等。大結胸其證膈內劇痛,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至從心下至少腹硬陵頁付滿而痛,不可近,間有如柔痙狀。張仲景《傷寒論》治以大陷胸湯、大陷胸丸。《類證活人書》卷十:“大結胸,不按而痛,胸連臍腹堅硬為大結胸,大陷胸丸主之。”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因鞭,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太陽少陽合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承屑套愉,不可廈勸重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傷寒來蘇集·陷胸湯證》:“因誤下熱入,太陽寒水之邪,亦隨熱而內陷於胸脅間,水邪熱邪結而不散,故名曰結胸。”《景岳全書·傷寒典下》:“有不因誤下而實邪傳里,心下鞕滿,痛連小腹而不可近,或燥渴譫妄,大便鞕,脈來沉實有力者,此皆大陷胸湯所正宜也。”

病因病機

本證為常見急性腹痛證之一,多由表病誤用下法,外邪乘虛內陷,加之患者胃腸燥熱,素有水飲內停,致燥熱與水飲互結於心下胸膈成實,氣機閉塞不通所致。病位在心下胸膈,甚者瀰漫至全腹。為陽熱實證。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胸脅痛,心下硬滿疼痛,甚者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按之硬如石,痛處拒按。大便秘結或不大便。發熱,熱勢以午後為甚,口渴,小便短赤,短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舌質紅,舌苦黃燥中根部厚,脈沉緊或沉遲有力。或見但頭汗出,項強不舒,寸脈浮,關脈沉。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燥煩,心下懊惱,陽氣內陷,心下因硬;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項亦強,如柔痙狀;頸項亦強,胸邪十分緊實;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傷寒論墊糊霸》原文總結)
其最主要症狀為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或按之石硬不可近,寸脈浮,關脈沉。

二、治療原則

瀉熱,逐水;開結。

三、證治分類

1.基本方藥:
(1)大陷胸湯:生大黃12克、芒硝15克、甘遂末1.5克。以上藥物,先煎大黃取汁200毫升,去滓後加入芒硝,煮一二沸,使芒硝溶化後,再入甘遂末,攪勻分2次服用。每日1~2劑,取大便通為度。
(2)大陷胸丸:生大黃10克,葶藶子10克、芒硝10克、杏仁l0克、甘遂末1.5克、白蜜30克。本方適用於大結胸證中水熱互結高位,而見頭汗出,項強不舒,或短氣,喘息不得臥者。以上藥物先將大黃、葶藶子研末,再加入芒硝、杏仁合研調勻為丸。用時取丸藥加水150毫升,再入甘遂末、白蜜同煎1~2沸,候微溫,連滓頓服。約12小時左右可出現瀉下作用。若大便仍不通,則依上方再服,每日1~2劑,以大便得通為度。
2.加減變化:
本證病情危重,變化迅速,臨床上大多以大陷胸湯為主方加減變化。若病人腹部脹滿痛甚,無矢氣者,加厚朴15克、萊菔子15克、枳實10克,發熱甚者加赤芍15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頸戲潤愚;熱甚血瘀而見腹部痛有定處,舌上有瘀點或瘀斑者加丹參l5克、丹皮l5克、黃芩l0克;嘔吐者加姜半夏10克、竹茹霸危雄10克;病者神識不清時加膽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天竺黃10克、法半夏10克;如病人出現肢厥時,除採用大陷胸湯瀉熱通腑外,尚須合用參附湯、生脈散以回陽益氣固脫,甚者還可配合使用生脈注射液,參附青注射液等靜脈注射;如病者素有正氣不足,或病人出現煩躁,脈浮大無根等正不勝邪之象,則不宜使用本方,可用宣白承氣湯,即生石膏30克、生大黃10克、杏仁10克、瓜蔞皮10克。或者採用攻補兼施之法治療。

其他療法

灌腸療法

1.複方大承氣湯:生大黃15克(後下)、芒硝10克、厚朴30克、枳殼10克、桃仁10克、炒萊菔子30克、赤芍15克,上方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沖芒硝,置至38℃,作高位保留灌腸,每日根據病情輕重,可用1~2次。
2.溫鹽水200毫升,高位灌腸,每日l~2次。
3.溫肥皂水200毫升,不保留灌腸,每日l~2次。

針灸療法

1.體針:取穴足三里、天樞、大腸俞、中脘、下巨虛,強刺激,得氣後留針15~
30分鐘,每日2次~4次。嘔吐者加曲池,內關透外關。
2.耳針:取穴膽區、胰區、交感、神門,強刺激,每次l5~30分鐘,每日2次。
3.電針:取穴同體針療法,得氣後接電針儀給予強刺激,每日2次,每次15~30
分鐘。
4.穴位注射:若為麻痹性腸梗阻可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雙),每側
注射新斯的明0.25毫克,每日1次。

轉歸預後

若辨證準確,方藥配伍與計量得當則預後良好。否則將變證,預後兇險。

預防調護

1.病人宜採取半靠位。
2.嘔吐甚,腹脹滿硬痛,無大便無矢氣音,除暫時禁食外,宜放置胃腸減壓管,連續負壓吸引,每4~6小時開放一次,注入中藥,夾管0.5~1小時後,再行負壓吸引。
3.配合西藥糾正水,電介質和酸鹼平衡失調,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液體靜脈注射。
其最主要症狀為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或按之石硬不可近,寸脈浮,關脈沉。

二、治療原則

瀉熱,逐水;開結。

三、證治分類

1.基本方藥:
(1)大陷胸湯:生大黃12克、芒硝15克、甘遂末1.5克。以上藥物,先煎大黃取汁200毫升,去滓後加入芒硝,煮一二沸,使芒硝溶化後,再入甘遂末,攪勻分2次服用。每日1~2劑,取大便通為度。
(2)大陷胸丸:生大黃10克,葶藶子10克、芒硝10克、杏仁l0克、甘遂末1.5克、白蜜30克。本方適用於大結胸證中水熱互結高位,而見頭汗出,項強不舒,或短氣,喘息不得臥者。以上藥物先將大黃、葶藶子研末,再加入芒硝、杏仁合研調勻為丸。用時取丸藥加水150毫升,再入甘遂末、白蜜同煎1~2沸,候微溫,連滓頓服。約12小時左右可出現瀉下作用。若大便仍不通,則依上方再服,每日1~2劑,以大便得通為度。
2.加減變化:
本證病情危重,變化迅速,臨床上大多以大陷胸湯為主方加減變化。若病人腹部脹滿痛甚,無矢氣者,加厚朴15克、萊菔子15克、枳實10克,發熱甚者加赤芍15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熱甚血瘀而見腹部痛有定處,舌上有瘀點或瘀斑者加丹參l5克、丹皮l5克、黃芩l0克;嘔吐者加姜半夏10克、竹茹10克;病者神識不清時加膽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天竺黃10克、法半夏10克;如病人出現肢厥時,除採用大陷胸湯瀉熱通腑外,尚須合用參附湯、生脈散以回陽益氣固脫,甚者還可配合使用生脈注射液,參附青注射液等靜脈注射;如病者素有正氣不足,或病人出現煩躁,脈浮大無根等正不勝邪之象,則不宜使用本方,可用宣白承氣湯,即生石膏30克、生大黃10克、杏仁10克、瓜蔞皮10克。或者採用攻補兼施之法治療。

其他療法

灌腸療法

1.複方大承氣湯:生大黃15克(後下)、芒硝10克、厚朴30克、枳殼10克、桃仁10克、炒萊菔子30克、赤芍15克,上方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沖芒硝,置至38℃,作高位保留灌腸,每日根據病情輕重,可用1~2次。
2.溫鹽水200毫升,高位灌腸,每日l~2次。
3.溫肥皂水200毫升,不保留灌腸,每日l~2次。

針灸療法

1.體針:取穴足三里、天樞、大腸俞、中脘、下巨虛,強刺激,得氣後留針15~
30分鐘,每日2次~4次。嘔吐者加曲池,內關透外關。
2.耳針:取穴膽區、胰區、交感、神門,強刺激,每次l5~30分鐘,每日2次。
3.電針:取穴同體針療法,得氣後接電針儀給予強刺激,每日2次,每次15~30
分鐘。
4.穴位注射:若為麻痹性腸梗阻可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雙),每側
注射新斯的明0.25毫克,每日1次。

轉歸預後

若辨證準確,方藥配伍與計量得當則預後良好。否則將變證,預後兇險。

預防調護

1.病人宜採取半靠位。
2.嘔吐甚,腹脹滿硬痛,無大便無矢氣音,除暫時禁食外,宜放置胃腸減壓管,連續負壓吸引,每4~6小時開放一次,注入中藥,夾管0.5~1小時後,再行負壓吸引。
3.配合西藥糾正水,電介質和酸鹼平衡失調,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液體靜脈注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