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柳

大紅柳

大紅柳是紅柳的一個變種。本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不同為雌花序較短但稍粗,長5-6毫米,粗2-3毫米;苞片通常與子房近等長;有腹腺和背腺,可以區別。 屬灌木或小喬木,耐旱、耐熱,尤對沙漠地區的乾旱和高溫有很強的適應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紅柳
  • 別稱:烏柳、怪柳、觀音柳、黃金柳、金柳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楊柳目
  • 亞科:烏柳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不同為雌花序較短但稍粗,長5-6毫米,粗2-3毫米;苞片通常與子房近等長;有腹腺和背腺,可以區別。
生存環境生存環境
3月中旬至4月開始萌發生長,5月下旬至7月開花,或花期一直延續到9月底至10月初,6月下旬開始結果,7月上旬開始成熟。在一個花序上,果熟期不一致,下部果實先熟,頂部的最後成熟,持續時間較長。果熟後種子即行飛散,種子小難於採集。故若採種,應及早采果,以防籽落。種子長0.4~0.5mm,每克種子約6萬粒。

生長環境

根系發達,直根深入土中,接地下水,最深者可達10餘米。側根多水平分布,甚廣闊,且多細根。根株萌發力強,耐沙埋,沙埋後可於根頸處萌發大量纖細的不定根,枝條亦迅速向上生長。由於這種特性,在沙區往往形成高大的檉柳沙堆,成為獨特的景觀。也耐風蝕,因風蝕而暴露的根系,可萌發出很多新枝條。它還極耐沙害。生長較快,壽命長,在適宜條件下,幼齡期年平均高生長50~80cm,4~5年高達2.5~3m,10年生可達4~5m,地徑7~8cm。壽命可達百年以上。紅柳耐旱、耐熱,尤對沙漠地區的乾旱和高溫有很強的適應力。紅柳為喜光灌木,不耐蔭蔽。喜低濕而微具鹽鹼的土壤,在土壤含鹽量0.5~0.7%的鹽漬化土壤上能很好生長,但在土壤表 紅柳層0~40cm含鹽量2~3%的鹽土上生長不良。對流沙適應能力差,在高大流沙丘上栽植,亦生長不良。紅柳主要生長在乾旱地區的湖盆邊緣和河流沿岸,成為鹽化低地及其上沙丘群上的一種建群植物,群落覆蓋度20~30%至40~70%,伴生植物種隨生境條件亦有很大差別。在塔里木盆地地下水位2~4米的較濕潤的鹽漬化較輕的鹽化草甸土和草甸鹽土上,伴生有鈴鐺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個別地段有殘留的胡楊(Populus euphratica),還有長穗檉柳(Tamarix elongata)等幾種紅柳,草本層常見的有蘆葦(Phragmites austttralis)、假葦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小獐茅(Aeluropu littoralis)等,總蓋度可達40千克70%。在額濟納河下游草甸鹽土上,伴生有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大花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總蓋度達40~60%。在烏蘭布和沙漠北部湖盆周圍重鹽漬土上,伴生有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鹼蓬(Suaeda sp.)、蘆葦等,總蓋度30~40%。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吐魯番盆地、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地、烏蘭察布、紅柳高原、寧夏河東沙地、及青海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在國外分布於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前蘇聯及歐洲東部。本變種產自我國西藏(拉薩、林周)。多栽培。模式標本采自於拉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