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弈(大競力)

大博弈(英俄曾經在亞洲腹地進行的地緣政治競賽)

大競力一般指本詞條

大博弈 (英文:“The Great Game”,俄文:“Турниры теней”,即“影子競賽”之意),或譯作大競爭大競力,是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的政治術語,特指大英帝國與沙皇俄國爭奪中亞控制之戰略衝突。“大博弈”一語之提出者,一般認為是亞瑟·康諾利,後因英國小說家魯迪亞德·吉普林之小說“Kim”而流傳開來。

傳統上之大博弈時期約為1813年至1907年英俄協約時止。1917年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後,大博弈展開了較為緩和之第二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博弈
  • 外文名:The Great Game/Турниры теней
  • 性質:政治術語
  • 時間: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
  • 相關國家大英帝國(英屬印度)與沙皇俄國
  • 地域:亞洲內陸、波斯
稱呼,歷史,先聲,大博弈在十九世紀,大博弈在二十世紀,大博弈重燃,學術爭論,

稱呼

1904年1月,“地理政治學之父”麥金德爵士在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中提出了一種悲觀的看法: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尤其是鐵路在歐亞大陸內部的擴散和興盛,過去被海洋國家圍困在凍土地帶,資源動員能力貧弱的大陸強國俄羅斯帝國,現在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條件去改善其物力、財力狀況和武裝部隊的質量。假以時日,俄國將發起一場宏大的“西進運動”,首先向南、繼而向西拓展勢力範圍,把中亞和東歐囊括進一個巨大的“樞紐地帶”(Pivot Region)之中。在這塊封閉的版圖內,俄國將建立獨占性市場,開發其間數量驚人的礦產和人力資源,以繼續向大陸邊緣擴張。待到它能占據理想的出海口、並建立起一支遠洋艦隊,就可以阻斷大英帝國的全球海上貿易,並迫使後者的盟友改換陣營,屆時俄國的“世界帝國也就在望了”。
麥金德做出這一論斷之時,正值英俄在歐亞大陸腹地的權勢爭奪進入尾聲。圍繞著阿富汗波斯以及中亞各汗國的歸屬,兩個強國進行了為期近百年的冒險和對抗。史學界沿用著名詩人吉卜林創造的一個術語,稱這場角逐為“大博弈”(The Great Game)。海洋強國在干預大陸事務時經常遭遇的力量損失梯度,在“大博弈”中暴露無遺,最終導致了英國在中亞的力量收縮以及1907年英俄協約的達成。但俄國絕非最終的勝利者——英俄協約達成之後僅僅10年,彼得堡苦心經營一個多世紀的大陸腹地秩序就隨著二月革命的到來而徹底崩潰。儘管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在殘酷的內戰之後再度在中亞站穩了腳跟,但它再也未能恢復在波斯高原的優勢。到了1979年,躊躇滿志的蘇聯再度出兵阿富汗,卻遭遇了更加悲劇性的命運,整個國家就此土崩瓦解。
1848年的亞洲內陸1848年的亞洲內陸

歷史

先聲

1810年,第5孟買步兵團的查爾斯·克里斯蒂上尉(Charles Christie)化裝成馬販子,穿過俾路支斯坦的荒原和錫斯坦沙漠,成功抵達了哈里河畔的古城赫拉特(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這座城市坐落在通往印度的門戶開伯爾山口和波倫山口之間,具有不可低估的戰略意義。克里斯蒂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做了了解,並觀察了古城的防禦設施。他的戰友亨利·璞鼎查中尉(Henry Pottinger,日後成為第一任香港總督)則化裝成伊斯蘭教徒,向西潛入波斯腹地,會見了幾位地方王公。這是英國派出的第一批冒險家,也是“大博弈”的先聲。
對這一切,俄國人並沒有袖手旁觀。從1804年進軍亞美尼亞開始,他們就對波斯乃至整箇中亞垂涎不已,斷然不能容忍他人插足。1812年,俄軍將領彼得·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突然渡過阿拉斯河,襲擊了英國所支持的波斯王國軍隊。正在當地為波斯人擔任顧問的克里斯蒂不幸戰死,波斯愷加王朝亦被迫簽署《古里斯坦條約》,放棄對喬治亞、達吉斯坦、明格里等半獨立汗國的主權要求。此舉使英國明確認清了俄國將成為爭奪亞洲腹地的主要對手,遂於1814年與波斯簽訂了《德黑蘭條約》,向其提供軍事援助和每年15萬英鎊的贈金。
與此同時,俄國人也在向東方派出情報人員。1819年,24歲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上尉(Николай Муравьёв)從巴庫出發,騎著駱駝跋涉1300公里,抵達了鹹海南岸的希瓦汗國(花剌子模)。他成功地取得了殘暴的當地可汗的信任,使其同意與俄國通商、並和高加索總督區建立友好關係。但穆拉維約夫的真實目的卻不在於此:經過仔細觀察,他向上級呈遞了一份詳盡的報告,斷言只需派出3000名精良的騎兵,就可以顛覆不得人心的可汗,將希瓦完全併入俄國疆域之內。1821年,俄國探子的蹤跡又深入到南方的布哈拉汗國境內。而他們的英國對手晚了一步——直到1825年,東印度公司軍醫威廉·莫克羅夫特(William Moorcroft)才抵達布哈拉城下,卻發現這裡已經成為俄國人的勢力範圍。幾個月後他死於古城巴爾赫附近,埋葬在泥牆之下,就此湮沒無聞。
阿富汗埃米爾·阿里和他的“朋友”俄國熊和英國獅阿富汗埃米爾·阿里和他的“朋友”俄國熊和英國獅
莫克羅夫特客死異鄉之後幾個月,波斯王儲阿巴斯·米爾扎利用俄國剛剛經歷十二月黨人起義、政局動盪的機會,向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發動了軍事反擊。由於獲得當地民眾的支持,3萬名波斯軍隊所向披靡,在巴庫、葉里溫等地大敗俄軍。波斯沙阿(國王)法特赫—阿里沙企圖利用有利形勢、將俄國拉回到談判桌上,但波斯代表被聖彼得堡拒之門外。1826年9月,俄軍統帥阿列克謝·葉爾莫洛夫抓住時機,以新改編的南高加索軍隊發起反攻,在甘傑取得戰術勝利,迫使阿巴斯·米爾扎退兵大不里士。第二年,新任高加索軍事總督巴斯凱維奇重新攻陷葉里溫,渡阿拉斯河急進,一舉攻克包括大不里士在內的整個亞塞拜然地區。1828年2月,波斯被迫簽署奇恥大辱的《土庫曼恰依和約》,將阿拉斯河以北的全部領土(包括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割讓給俄國,並賠償價值150萬英鎊的黃金;俄國在波斯全境取得領事裁判權和貿易特權,俄國商品只徵收5%的關稅。此後一個多世紀裡,來自北方的威脅如同泰山壓頂,壓迫了波斯整整150年。
俄國在波斯再度恢復進攻之際,倫敦的威靈頓內閣正陷入一場論戰。掌璽大臣埃勒巴倫男爵力主馬上出兵波斯、抵擋俄國人的攻勢,但被謹慎的威靈頓所拒絕。由於在地理位置上不似俄國那般便利,英國人的軍事行動需要考慮經濟成本,因此極端倚重當地統治者的支持。但埃勒巴倫驚訝地發現:自從1810年克里斯蒂和璞鼎查的中亞之行以後,英國已經有整整20年沒有對中亞進行過成功的偵察和測繪了。作為亡羊補牢之策,1829年秋,第6孟加拉輕騎兵團的阿瑟·康諾利上尉(Arthur Conolly)從波斯邊境出發,穿越高加索和開伯爾山口之間的無人區卡拉庫姆沙漠(位於今土庫曼斯坦境內),花費一年半時間詳細偵察了阿斯塔拉巴德以南俄軍的駐防狀況、當地統治者的態度以及可資利用的要塞。他正確地推斷:俄軍要從陸路入侵印度,無論採取哪一路線,都必須經過四分五裂的阿富汗。對英國人來說,最可取的方法是扶植一個勢力範圍足夠覆蓋阿富汗全境的統一政權,對其加以武裝,使之成為南亞次大陸的保護傘。
英國獅子和俄國巨熊下可憐的波斯貓英國獅子和俄國巨熊下可憐的波斯貓
在康諾利的建議下,1832年初,東印度公司印度政治處的亞歷山大·布爾內斯中尉(Alexander Burnes)前往喀布爾,會見了巴拉克宰家族的多斯特·穆罕默德可汗。英國人承諾幫助這位普什圖族王公統一阿富汗,並在喀布爾派駐一個常設代表團。這次會面也標誌著“大博弈”開始由個人英雄主義的冒險升格為國家之間的全面對抗:在黑海,英國扶植奧斯曼土耳其蘇丹抵禦俄國的瓜分;在波斯高原,兩國競相爭取波斯沙阿的友誼;在阿富汗,英國支持多斯特·穆罕默德的擴張企圖,以此對俄國在布哈拉和希瓦的野心加以遏制。海上強國與陸上強國之間的對抗,開始在裏海和波斯灣之間的區域全面展開。

大博弈在十九世紀

十九世紀初,英屬印度俄羅斯帝國之外圍相隔有二千里,其中各地多未被測繪。布哈拉、希瓦、梅爾夫 、塔什乾等中亞城市幾無外人知。值沙俄帝國擴張,威脅與大英帝國在印度次大陸占地日益增長之勢力,兩帝國在中亞各地開始一局微妙之勘探、間諜與帝國外交博弈。英俄正面衝突之威脅常在,但未發生。博弈之中心為阿富汗。
英國認為,當沙俄擴張,各中亞汗國一一臣服,阿富汗將成其入侵“帝國皇冠之寶石”——印度的跳板。因此,1838年,英國發動第一次英阿戰爭,以圖扶植舒賈·沙阿傀儡政權。此政權靠英軍大力支撐。到1842年,阿富汗民眾已開始在喀布爾街頭攻擊英國人。英國駐軍以對方保證安全通行為條件,同意撤出喀布爾。約4500名英軍與12,000名隨員之隊伍,其中包括很多婦女與兒童,在撤退時遭受一連串襲擊,只有數十人生還抵達印度。自此大英稍緩其於阿富汗之大計。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後,英國歷屆政府以阿富汗為緩衝國。然而俄國繼續南進阿富汗。 1865年,塔什乾被正式吞併;三年後,撒馬爾罕成為沙俄帝國之一部份;布哈拉埃米爾國亦於同年以一紙和約而成為沙俄附庸。俄羅斯之勢力遠至阿姆河北岸。
第一次英阿戰爭中被伏擊的英印軍隊第一次英阿戰爭中被伏擊的英印軍隊
1878年,俄國未經邀請便向喀布爾派出外交使節團,阿富汗局勢再度緊張。英國要求阿富汗統治者謝爾·阿里(Sher Ali)也接受一個英國代表團的造訪。該代表團後被遣返,英國派出了一支4萬人的軍隊前去報復,引發了第二次英阿戰爭。這次戰爭中,英國和上一次一樣損失慘重,1881年,英軍再度撤出喀布爾。不過,阿富汗統治者阿布杜爾·拉赫曼汗同意英國掌管阿富汗的外交,交換條件是英國人幫助他保住王位。
1885年,英國和俄國在阿姆河的偏遠綠洲潘傑(今土庫曼斯坦謝爾赫塔巴特)發生軍事對峙,幾乎釀成戰爭。英國最後決定接受俄國的建議,接受雙方的現有控制界線為俄國與阿富汗之間的邊界。1887年,俄阿兩國簽署勘界條約草案,俄國正式取得了潘傑;作為交換,潘傑以西一個較小、但具備戰略意義的山口被納入阿富汗境內。
1890年俄國哥薩克騎兵在中亞1890年俄國哥薩克騎兵在中亞
但在更靠東的帕米爾高原,英俄兩國的勢力範圍仍未最終確定。1890年,俄軍開始侵入這一地區,搶占了薩雷闊勒嶺以西2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而印度政治處的榮赫鵬中尉(FrancisYounghusband)進入這一地區查探時,卻被俄國人強行驅逐了。此時的倫敦已經決意不再留出任何可能導致變數的真空地帶,再度登台組閣的格萊斯頓要求永久性地解決俄阿邊界問題以及英俄兩國在帕米爾的控制區劃分。1893年,在英國的安排下,阿布杜爾·拉赫曼同意將阿姆河右岸的魯善和舒格蘭讓與俄國,換取阿姆河左岸的達爾瓦查部分地區。1895年3月,英俄外交部又互換照會,確定了在帕米爾達成諒解的五點協定,英俄在阿富汗的衝突暫時告終。
除了阿富汗之外,英俄在中國的新疆和西藏也展開了爭奪。1865年,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在新疆南部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政權,此舉得到俄國駐土耳其斯坦總督考夫曼的支持,俄國向阿古柏提供武器、棉布等重要物資,並派軍官協助訓練阿古柏軍隊。面對俄國的舉動,英國一方面讓其盟友土耳其加強對阿古柏的宗教控制,一方面直接向喀什噶爾派出軍事師團,同阿古柏建立直接聯繫,向他提供1萬支步槍和許多大炮。兩國都取得了通商和關稅特權,直至哲德沙爾汗國在1878年被大清帝國消滅為止。英國和俄國對西藏的爭奪開始自1870年代。英國在1890年獲得哲孟雄為保護國,並獲得茶葉貿易的免稅權。俄國則藉此在西藏僧俗貴族中展開拉攏活動,煽動反英情緒。
英俄大博弈的另一個主要戰場在波斯。從1804年開始,俄國就不斷向波斯發起進攻,先後吞併了葉里溫、巴庫、席爾萬、喬治亞、達吉斯坦和明格里、亞塞拜然等原屬於波斯或臣服於波斯的土地。俄國不斷向南擴張,試圖奪取一個暖水港。如果成功,他們就會對英國通往印度和遠東的海上生命線進行挑戰。因此,為了阻止俄國進入地中海,英國扶植奧斯曼帝國的政權;為了阻止俄國進入波斯灣和印度洋,英國扶植波斯的歷代國王。
為了威脅英屬印度的安全,俄國在1856年鼓動波斯進攻阿富汗的赫拉特汗國。阿富汗一向被英國人看成是保衛印度的北方屏障,此舉惡化了波斯與英國的關係。就在波軍占領赫拉特當天,英國對波斯宣戰。12月4日,英國波斯灣分艦隊占領哈爾克島,次年3月在波斯南部的霍拉姆沙赫爾登入。在法國斡旋下,兩國最後達成協定,英國撤出波斯,波斯撤出赫拉特,並放棄對阿富汗各汗國的宗主權和領土要求。
俄國征服中亞俄國征服中亞
在中亞地區,俄國不斷向南推進,傳統上一直臣服於波斯的希瓦、布哈拉等汗國紛紛落入俄國手中。1881年,波斯與俄國簽署《阿哈爾條約》,波斯永遠放棄對土耳其斯坦和阿姆河以東地區的主權。在波斯灣,一向臣服波斯的巴林酋長轉而投靠英國。在西部邊界,英國和俄國強迫波斯與奧斯曼帝國簽署邊界條約,波斯被迫永久放棄對蘇萊曼尼亞和阿拉伯伊拉克地區的主權要求。
1909年4月,波斯發生立憲革命,俄國藉口“保護僑民”出兵大不里士,並拒絕從波斯北部撤軍,隨後又向波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將試圖從俄國銀行手中收回海關權的美籍財政顧問摩根·舒斯特辭退,並保證今後得不到英俄兩國批准,絕不聘請任何外國顧問,同時還要求波斯賠償俄國的出兵費用。立憲議會拒絕了俄國人的最後通牒,但是首相卻宣布接受俄國的要求。當年12月,忠於愷加王朝的地方軍隊占領德黑蘭,保守勢力捲土重來,封閉報紙,追殺革命黨人,波斯立憲革命以失敗告終。
當競爭越來越激烈時,英俄都感到在波斯的競爭將把它們拖入一場戰爭,“大博弈”的尾聲即將到來。為了避免這一後果,同時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德意志帝國,兩國在1907年8月31日簽訂了一項協定。波斯政府被告知,“大不列顛和俄羅斯政府竭誠希望避免它們在波斯某些地區的利益發生衝突……故兩國政府已經就此問題簽訂了一項友好協定”,波斯北部,從靠近土耳其的席林堡起,經伊斯法罕、亞茲德,直至東北角的哈瓦夫,這條線以北79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被劃為俄國的勢力範圍。波斯東南部,自阿巴斯港至亞茲丹一線以東面積3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被視為“對英國的戰略利益至關重要”,因此成為英國的勢力範圍。其餘的波斯領土為“中立地帶”。傳統意義上的英俄大博弈至此告一段落。
對波斯勢力範圍的瓜分對波斯勢力範圍的瓜分

大博弈在二十世紀

1919年的第三次英阿戰爭以阿富汗統治者哈比卜拉汗被殺告終,其繼承者阿瑪努拉·沙阿宣布阿富汗完全獨立,並開始襲擊英屬印度的西北邊境省,但斬獲甚微。這場政治僵局以1919年的拉瓦爾品第和約告終。阿富汗收回外交主權,成為獨立國家。
1921年5月,阿富汗與蘇俄簽訂友好條約,蘇俄向阿富汗提供金錢、技術和軍事裝備。英國在阿富汗的影響呈下降趨勢。但是,由於阿富汗執意要獲得梅爾夫地區和潘傑綠洲的主權,蘇阿關係也變得游移不定。蘇俄極力要從友好條約中撈取儘可能多的好處,遠遠超過了阿瑪努拉·沙阿所願意給予的程度。
第三次英阿戰爭第三次英阿戰爭
英國的政策隨著蘇阿友好條約的簽訂而做出了一系列微小的調整。英國恐怕阿富汗從其勢力範圍中滑脫出去。英國意識到阿富汗當局的政策是控制“杜蘭線”兩側的全部普什圖語地區。1923年,阿瑪努拉開始採用“國王”的稱號,並接納從蘇聯出逃的穆斯林難民和從印度出逃的民族主義者。
阿瑪努拉在國內實施了一系列改革,不過其效果不足以快速擴充軍隊實力。1928年,他在壓力下退位,3天后他的兄弟也退位。穆罕默德·納迪爾成為阿富汗國王。英國和蘇聯為了爭取在阿富汗的優勢影響,再度展開了一系列縱橫捭闔的外交活動。1930年到1931年,蘇聯扶助了烏茲別克人的叛亂,英國則為阿富汗訓練了一支4萬人的軍隊以把叛亂鎮壓下去。
波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宣布中立,但是其中立卻受到了土耳其、英國和俄國的侵犯。1914年11月,奧斯曼帝國要求波斯驅逐其領土上的7000俄軍,否則它將“代為驅逐”。地位近於殖民地的波斯做不到這點,於是土軍開進伊朗,擊退了南亞塞拜然地區的俄軍,並占領了大不里士。在伊拉克,土軍占領了英波石油公司在巴格達和巴斯拉的全部資產,並進而威脅到英波石油公司當時最大的油田——波斯的阿巴丹。為了保護英波石油公司在阿巴丹的油田和煉油企業,1914年12月,英軍在波斯南部的胡澤斯坦登入,隨後在阿拉伯河一帶擊退了土軍的進攻。與此相配合,大批俄軍於1915年在裏海南岸的恩澤里港登入,隨後南下包圍了德黑蘭。波斯內閣中的親德分子帶著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公使逃出首都,在什葉派聖城庫姆成立了“民族保衛委員會”。1916年夏天,一支由2萬名騎兵、步兵和炮兵組成的土軍部隊占領了哈馬丹,並威脅德黑蘭西邊不到100公里的加茲溫城。由俄國將軍巴拉托夫指揮的7萬名俄軍部隊向其發動反攻,先後攻占了伊斯法罕、哈馬丹和親德派“臨時政府”所在地克爾曼沙赫,土軍被迫撤回邊境。1917年4月2日,俄英軍隊在克爾曼沙赫會師。
英國和蘇聯在波斯(伊朗)的第二階段競爭始自1917年十月革命。1917年3月12日,俄國爆發二月革命,留駐在波斯的俄國軍隊很快陷入瓦解狀態。半年多以後,俄國又爆發十月革命,宣布此前沙皇政府在波斯占有的全部特權統統作廢。在英國內閣中以寇松侯爵(George Nathaniel Curzon)為首的帝國主義者指令下,駐紮在波斯的英軍隨即解除伊斯法罕、哈馬丹等地的俄軍武裝。至於駐紮在波斯北部亞塞拜然省的俄軍布爾什維克部隊,英國人雖然派兵進攻,但是並未能得勝。被邱吉爾稱為“伸向波斯”的這個行動把英國的戰線拉得過長了。要對付駐紮在波斯的俄國軍隊,還需要繼續提供代價高昂的增援力量。在自由黨首相勞合·喬治首相命令下,英國在波斯的行動半途而廢了。在裏海組建的英國分艦隊被就地遣散,在波斯的英國陸軍也開始撤離。不過,1920年5月14日,蘇俄紅軍的伏爾加河-裏海區艦隊攻占恩澤里港,隨即占領了波斯北部的吉蘭省,並於6月4日成立了“波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又稱“吉蘭共和國”。於是英國勢力又重新返回波斯,協助波斯政府消滅了這個共和國。
1921年2月21日,得到英國人武裝的哥薩克旅副指揮官禮薩汗率領2500名部下進軍德黑蘭,發動不流血政變,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禮薩汗國王採取了在英蘇之外親近第三國的外交路線,與德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這導致英國和蘇聯在1941年聯合出兵伊朗。
十幾天的戰鬥中伊朗軍隊抵抗乏力,輕易繳械投降十幾天的戰鬥中伊朗軍隊抵抗乏力,輕易繳械投降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英國和蘇聯在波斯和阿富汗的爭奪再度告一段落。1940年,兩國政府共同要求阿富汗驅逐德國專家團和德僑。1941年7月18日,英蘇兩國聯合照會伊朗政府,要求驅逐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但是遭到伊朗政府的拖延答覆。1941年8月25日凌晨零點,蘇軍從北方入侵伊朗,凌晨4時,英軍從南部入侵了伊朗。禮薩國王退位,將王位傳於21歲的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942年1月29日,伊朗與英國和蘇聯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英蘇共同控制伊朗。“大博弈”再度告一段落。

大博弈重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冷戰開始。美國取代了戰前英國的全球角色,傳統上英俄/英蘇兩國在中亞的大博弈也由美蘇對抗取而代之。這段歷史通常也被稱作“新大博弈”。美蘇在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以及蘇聯解體後美俄在中亞五國的一系列角逐,都可以被視為大博弈的最新表現。

學術爭論

歷史學家馬爾科姆·亞普(Malcolm Yapp)在《大博弈的傳說》(The Legend of the Great Game,2001)一文中就曾指出,“大博弈”被詮釋為英俄在中亞的爭霸,明顯是一種後見之明,是為了突出英國在亞洲事務中的地位。在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向南部迅速擴張,諸如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和喬治·寇松(George Curzon)這樣的反俄派開始宣傳“俄羅斯怪獸”和“俄國威脅論”,渲染俄羅斯的好戰和擴張主義以及對印度的威脅,同時突出英國在中亞的戰略意義。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以及1979年的阿富汗戰爭與十九世紀的“俄國威脅論”不謀而合,而霍普柯克出版於冷戰末期的《大博弈》更使得這個概念重新被炒熱。有關英俄爭霸的“大博弈”傳說就這樣固定成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