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村(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常綠鎮大章村)

大章村(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常綠鎮大章村)

大章村位於富陽區的南大門,毗鄰蕭山、諸暨,是常綠鎮集鎮所在地。村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由章村、常三、村南3個行政村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章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章村、常三、村南
  • 電話區號:0571
  • 郵政區碼:311417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常綠鎮
  • 面積:12平方公里
  • 人口:3400餘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浙A
地理位置,村情概況,歷史沿革,發展方針,基礎設施建設,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該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南部,東接蕭山,南連諸暨,距縣城24公里。是一個三縣交界的邊沿古老村落。

村情概況

村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由章村、常三、村南3個行政村組成。清康熙年間屬長春鄉,光緒年間屬東南區大源八莊,民國時期屬親賢鄉,1956年屬常綠鄉,1987年屬常綠鎮,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每天有8班客車從村口始發,通往縣城以及蕭山、杭州。1992年底,全村1246戶、4123人,除壯族1人外,其餘全部漢族,村民98%以上姓章。村莊之大,人口之多,姓氏之集中,僅次於龍門村,居富陽區第二位。

歷史沿革

1057年(宋嘉祐二年),建安(今福建浦城)人章衡,舉進士第一,官至寶文閣侍制,卒賜葬杭州龍井山。子章允文,蔭授杭州通判,遊歷富春江,因羨富陽常綠之山水,辭官領族人遷居黃彈(常綠一小地名),為常綠章氏第一世祖。允文以下,歷十六代傳至章金,擇兩溪(南溪、北溪)交匯處的荒灘地而居,即大章村。
章氏定居大章村後,聞人代出,蔚為富陽望族。明嘉靖舉人章楷,官至東昌府同知、南京刑部郎中;萬曆舉人章應詔,出任平江縣主簿、興山縣知縣;1652年(清順治九年),得中武科進士,官漕標右營游擊,三年後其弟章純,又中武科舉人;清康熙初年,章欽文歷官山西潞安、江南鳳陽知府、湖北糧道、江西按察史、江蘇布政史,至二十五年官至河南巡撫,誥授資政大夫;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章輅出任山東通省運河兵備道;道光初年,章燦歷任順天宛平、寶坻等縣知縣;1893年(光緒十九年),章定瑜中順天鄉試舉人,出任江西瀘溪、新淦知縣;同年,章毓才高中浙江鄉試第3名,歷任湯溪縣訓導,富陽、桐廬、餘杭三縣教諭;光緒末年,章毓蘭留學日本,學成回國後領進士銜,後任清華大學教授、山東省府秘書;靠家教和自學成才的章乃羹,潛讀古文20年,先後擔任浙江大學、英士大學、復旦大學、藍田師範學院等高等學府教授。
商旅通道 戰時關隘
該村地勢四面高,中間低,宛若盆地。南有雀門嶺,西有石板嶺,北有大黃嶺,西北普恩嶺,平時是商旅要道,戰時即成重要關隘。
太平天國時期,清軍與太平軍在大章村一帶,激戰多年。1860年(鹹豐十年)至1863年(同治二年),太平軍天將楊輔清率部駐兵大章村,在石板嶺與清軍和地方民團進行激烈爭奪戰。是年2月,浙江巡撫左宗棠,統兵嚴州(今建德),命浙江按察使劉典,率部由諸暨經雀門嶺入境,攻克富陽江南各鄉;命浙江布政使蔣益澧,由浦江經石板嶺、大黃嶺進襲蕭山臨浦太平軍。時大章村地處要衝,兵連禍接,燒殺搶掠,盪無所剩。
抗日戰爭時期,大章村是富陽江南的抗日戰場之一。1937年冬,富陽縣城淪陷以後,國民黨軍192師、128師的部分兵力駐防大章村,與日本侵略軍進行過多次遭遇戰,日本侵略軍在大章村無法立足,狂吠:"不到大章村,不算大日本"。於是,從筧橋機場派出轟炸機隊,對大章村實行狂轟濫炸,村中一片焦土。1940年10月14日拂曉,日本侵略軍的一個旅團,為打通金(華)--蕭(山)通道,從蕭山出動,偷襲大章村。抗日聯軍16師47團,在團長石普天率領下,官兵奮起抗擊,惡戰兩晝夜,敵我雙方傷亡慘重,最後在雀門嶺決戰後,47團向諸暨方向撤退,日本侵略軍將100多具屍體和部分重傷者,移屍村南前田畈,堆在一座大房子內澆上汽油焚毀。撤離前,對大章村實行"三光"政策,燒殺擄掠,無所不用其極。1944年6月,譚啟龍率新四軍兩個大隊,在大章村隱蔽駐紮4天,偵察日本侵略軍動態,後引蛇出洞,主動出擊,在離村5公里的雪灣,與日本侵略軍開展激烈炮戰後拚殺,殲敵大部,為收復蕭山、杭州打下基礎。
1945年夏,為打開東南局面,發展全浙,新四軍蘇浙軍區決定兩渡富春江,組織會稽山戰役,派廖政國指揮的第四縱隊渡江後與譚啟龍指揮的浙東縱隊第三支隊共五六千人在大章村會師。蔣明達所率的金蕭支隊和以蔣忠為領導人的蕭富自衛大隊、路西縣人民自衛隊、路西縣武工隊、人民抗暴游擊隊等共產黨武裝力量,在大章村附近堅持革命鬥爭。大章村被列為革命老區。
古村今貌 舊符新桃
20世紀50年代初,除村口三大石橋,村內五大祠堂外,進村大道上的孝子牌坊與文昌閣為工程最大的古建築。孝子牌坊建於1728年(清雍正六年),三孔亭閣式條石榫築,為紀念孝子章超(1646~1725)奉旨而建,牌坊頂端有石雕"二龍搶珠",龍下豎立"聖旨"石匾,中有雍正皇帝御題橫幅"純旌欽鐫"四字,牌坊宏偉肅穆。文昌閣建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為村東水口之障,閣凡三層,底層為通衢大道,中上層各祀神像,左為天符廟,右為東嶽廟,閣翹突於兩廟之上。憑高遠望,四山蒼松翠竹。1958年"大躍進"時均被拆除。
自古以來,村民皆以造紙為業。全村擁有山林面積1.77萬畝,其中竹林1.01萬畝,年產毛竹250萬公斤,素有竹鄉之稱。1949年前,有紙槽90餘木產,從業人員1000餘人,老少勤作,晝夜不休。20世紀50年代農業合作化後,發展機械造紙,興辦集體機械造紙廠5家,年產機械衛生紙5000餘噸,手工衛生紙1000餘噸。20世紀80年代以後,逐步向其他行業轉化。1992年,全村有農機、絲綢、織布、服裝、電鍍、印刷、塑膠包裝、玻璃製品、竹編工藝、竹木製品、機械造紙等工業企業50多家,其中鎮辦工業8家,村辦工業10家,聯戶和個體私營企業45家,全年工業總產值1500多萬元,比1978年增長8倍。1992年,與上海感光總廠聯營,投資300多萬元,占地1.2萬平方米,新辦上海感光總廠富陽分廠,產品經鑑定符合國家標準。
1992年,全村耕地1020畝,產糧689噸,畝產675公斤;有桑園220畝,產繭26.5噸,全年農業總產值191萬元,比1978年增長4倍。
村內有500多米長街道一條,有郵電所、信用社、儲蓄所、糧站、供銷合作社、醫院、衛生所各1家,私營商店95家,有縣內鄉村第一流的可容100餘個攤位的農貿市場1個,是附近10公里內鄉村購物中心。
1980年後,村內的石子路全都改建成水泥路;新建自來水站,開通有線電視,設有遊戲機場、娛樂場、籃球場各1處;有中學、國小、幼兒院、敬老院、老年俱樂部各1所,從而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21世紀初的近10年內,村民新建三層以上樓房800餘間,給古老村容添了新貌。
燈會是大章村傳統文化,村有單獨的龍燈會組織。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七,全村五彩繽紛,大鬧龍燈。大章村龍燈,工藝細巧,造型獨特。全龍100多節,動物花鳥,人物故事,電動操作,栩栩如生。配有旗鑼傘沖,紙糊扛照,龍燈隊伍長達四五百米,鳴鑼開道,氣勢軒昂。1993年農曆正月初十,龍燈進入富陽縣城,引全城居民駐足觀瞻,富陽電視台專門拍了錄像,向全縣各地轉播。泰國一遊人看了龍燈後,讚不絕口,特地趕到大章村,願出人民幣3000元,向村民章友鳳購買彩燈一盞。

發展方針

(一)立足根本,加強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
1、建好班子。要按照十七大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好字當先、乾字當頭”為目標,切實加強村黨組織班子建設,加強對黨的基本理論和黨的農村基本政策的學習,提高整治、業務素質和領導治理水平。
2、抓好隊伍。組織現有黨員開展學黨章、學農業技術的活動,提高他們的整治、科技素質,充分發揮他們在本村的先鋒模範作用。實行“三會一課”,發現、培養和吸收有條件的村民,保持本村黨組織的活力,壯大黨員隊伍。
3、健全制度。健立健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式,確保集體領導和民主決策。推行村務公開制度,建立和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評議村幹部的制度,搞好計畫生育,確保全年無超生、早生,各項計畫生育指標位於前列。

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1、申報“百千”重點整治村,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從治理“髒、亂、差、散”著手,加大村莊整治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配合政府進行國小異地新建項目及配套設施的建設,落實好征地工作,並重點做好沿溪農戶的思想工作。
3、爭取土地整改項目,申報莊台畈土地整改項目,完成規劃設計和預算方案,極大改善項目區的可耕地面積和質量,為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4、修好村道一條,在市鎮兩級政府的幫助下,村集體經濟自籌一部分,努力讓村民的出行更為方便。
5、規劃好宅基地,劃分三個村民住宅地(前田畈、廟下畈、後田畈)進行規劃審批。
6、爭取整治工程,修好十六廟畈溪坎及損毀堰壩。
7、做好日常工作。

地圖信息

地址:徐西線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