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來
據傳,大窪地區若干年前是一片低洼沼澤地,明代末年到清代嘉慶年間,少數土地開始耕種,因地勢低洼,“大窪”由此定名,延用至今。
自然狀況
大窪鎮地處
昌圖縣北部,距縣城60公里,區域面積129.5公里。全鎮有17個村,130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2031人(2017年),13.04萬畝地。人均占有耕地4.74畝,大部分地塊屬棕壤土,富含磷鉀,土質肥沃。
氣候
大窪鎮區域面積129.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5320畝。林地面積364.5畝,南北直線距離16公里,東西直線距離18公里,地形呈蝴蝶狀。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57米,最低海拔110米,平均海拔132.1米。大窪鎮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春季多風少雨,夏季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期長。地處中高緯度,最大太陽角度70°41′(夏至),最小太陽角度23°46′(冬至),大陸角度為72.5°,年均氣溫6.7℃,溫差較大,年平均降水量為654.6毫米,年平均光照為2934.2小時,最大風速達18米/秒。
行政劃分
新興社區、大窪村、可力村、煙窩堡村、雙山村、楊樹林村、十家村、公安村、橋北村、岫巖村、長嶺村、金山村、蘿蔔溝村、曹家村、劉家村
行政演變
大窪建制後,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隸屬昌圖縣,大窪為第六鄉,轄誠服、柔邇兩個社。民國年間曾一度衽地方警察事權,大窪為警察七分局。1930年恢復區村制,大窪為第七區,轄10個村。1931年日偽統治時期大窪設村,轄13個屯。
大窪鎮在解放戰爭年代,是敵我相爭的戰略要地,迂迴頻繁。1946年在金山堡戰役中,大窪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出軍糧、送軍草、築攻勢、運傷員、全力支前。經過長期英勇的鬥爭,終於在1947年冬全境解放。
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戰爭、“三反”“五反”以及“三大改造”運動,人民政權不斷鞏固。農、林、牧、副、漁業生產逐漸恢復與發展,財貿、衛生、教育、科技、交通、運輸等各行各業都取得很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各項事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可喜變化。
農業信息特產
(1)氣候條件適宜,年有效積溫2900℃,無霜期147天左右,年降雨量657毫米,而且雨熱同季。
(2)土壤適宜,人均占有耕地4.74畝,大部份地塊屬棕壤土,富含磷鉀,土壤肥沃,pH值在6-7.5之間。
(3)淺層地下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塊約有1.5萬畝,同時,全鎮有6000餘眼民用井可對房前屋後的馬鈴薯地塊進行澆灌。
(4)從栽種規模和收穫時間看,由於連片栽種形成了規模,且收穫時正趕上南北大市場的時間差,這樣不但時間集中,而且量大,很多外商在路邊地頭就能成車收購,方便了買主。
(5)從市場需求量和品種的品質上看,由於全縣乃至全市及周邊地區栽種面積都不大,按現有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城鄉市場的需求, 並且栽種的這些品種不但產量高,而且口感好,耐貯存,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主栽品種有:克新8號、新無4號、荷薯7號、治雜8號、海倫特大、訥河白等)
(6)從種薯戶收益上看,其優勢更為明顯。栽種一畝馬鈴薯正常年景產5000斤,均價0.30元,每畝可收入1500元,去掉成本500元,每畝獲純收入1000元,是種玉米的6.25倍(每畝玉米1200斤,每斤0.40元, 收入480元,去掉成本320元,畝純收入160元)。尤其我地區一年可栽兩茬,下茬繁種畝產2000斤,每斤的1.5元,畝收入3000元,去掉成本800元,還剩2200元,加上頭茬1000元,每畝純收入3200元,這樣是種玉米的20倍。
(7)攻克了種薯退化、二茬栽培以及病蟲害防治、越冬貯藏等難題,才使這項整套技術得以堆廣普及。該研究會被省評為“十佳研究會”。
馬鈴薯生產在該鎮雖有多年栽培歷史,但真正起步於1994年。1996年、1997年連續栽培面積超3萬畝,總產達1.2億多斤。1998年栽種面積達到3.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7%,大型連片600多畝栽種戶達6158戶,占總戶數的77.8%,實現總產1.53億斤(其中商品薯1.4億斤,種薯1300萬斤),總產值6000萬元,純收入4000萬元,人均僅此一項可收民1454元。幾年來,這些產品行銷河北的邯鄲、山東的濰坊、吉林、內蒙以及省內的瀋陽、撫順、錦州、大連等地。大窪馬鈴薯已被市科委立為名牌產品,並在大連的蔬菜博覽會上入選。今年又被縣確定為專業科技示範園區。決心按照上級總署,繼續加大農業產業化調整步伐,為實現“每人1.5畝經濟田,畝效益1500元”的目標而紮實工作,1999年栽種面積達4萬畝,開發節水噴灌3000-7000畝,總產實現2億斤,產值突破8000萬元,人均增收1500元,為振興當地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