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異距蝗
- 拉丁學名:Hereropternis robusta (Bey-Bienko,1951)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直翅目
- 科:斑翅蝗科
- 亞科:斑翅蝗亞科
- 屬:異距蝗屬
- 種:大異距蝗
- 命名者及年代:Bey-Bienko,1951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資料來源,
形態特徵
雄性 體形中等偏小。頭短,較短於前胸背板。頭頂寬平,頂端較鈍,側觀略向前傾斜,側隆線明顯。顏面側觀略傾斜,顏面隆起較寬平,在中單眼處較低凹,其寬為上端最狹處的2倍。複眼大而突出,其縱徑為眼下溝長的1.4倍。觸角絲狀,到達或超過前胸背板後緣。中段一節的長為寬的2倍。前胸背板中隆線明顯,僅被後橫溝切斷,溝後區長為溝前區的1.4倍;側隆線僅在中橫溝之後略露痕跡;其前緣中央略突出;側片底緣後端之半弧形,與後緣形成圓弧形。前胸腹板突略隆起。中胸腹板中隔寬為長的1.5倍。前、後翅均發達,前翅中脈域較寬,中閏脈較細,較接近前肘脈,中閏脈之前具一排整齊而隆起的橫脈,橫脈上具音齒。前翅略長於後翅,其頂端為圓形,翅長為寬的4.75倍,前、後翅端部翅脈具弱的音齒。鼓膜器發達。後足股節略粗壯,長約為最寬處的3.4倍,上基片長於下基片,上側中隆線光滑。後足脛節內側具刺11個,外側具刺9個,缺外端刺;頂端內側一對距不等長,下距之長為上距長的1.7倍,到達後足跗節第一節的中部。跗節爪間中墊大形,超過爪之中部。下生殖板短錐形,頂端略尖。
雌性 較雄性略大而粗壯。複眼較小,其縱徑稍大於眼下溝之長度。中胸腹板中隔寬為長的2倍。後足股節長為最大寬的3.1-3.2倍。余相似於雄性。
體色 暗褐色,前胸背板背面具有較明顯的“×”淡色斑紋。前翅黃褐色,散布黑色斑紋,在前緣、中脈域及其外緣具淡色斑紋,後翅基部紅色,端半部略染煙色,無暗色橫紋。後足股節上側具3個黑色斑點,頂端暗色,內側和底側紅色。後足脛節紅色,基部黑色。
體長:♂17.5-19.7mm,♀26.0-28.0mm;
前翅:♂18.0-19.0mm,♀22.0-23.5mm;後足股節:♂12.5mm,♀15.0mm。
分布範圍
西藏(芒康), 四川(瀘定, 會理)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卷 直翅目 蝗總科 斑翅蝗科 網翅蝗科: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