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城門與市街,
沿革
大甲地區自雍正九年(1731年)大安溪口開設貿易港後,逐漸發展成大甲堡各莊的經濟中心,而在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鹿港巡檢移駐大甲後,大甲街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道光七年(1827年),在仕紳林聰、林甲成等人提議下,開始集資興建大甲城。興建時就近取材,城牆用的是大甲溪河床的溪石,外面再用石灰、黑糖與米餅混合成漿塗刷,周長五百一十丈,高二丈。
到了日治時期,大甲城因為市區改正計畫的緣故逐漸被拆毀,首先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拆掉城牆,兩年後拆掉了東門,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拆掉了南門與北門,至於西門則到了大正年間(1920年代)才被拆毀。
城門與市街
大甲城共有四座城門,分別是東門“拱晨門”、西門“觀海門”、南門“薰風門”、北門“湛恩門”,其位置分別位在今天大甲的文武路公路局旁(東)、孔雀路路嬌姑廟旁(西)、順天路林氏貞孝坊北邊(南)、順天路258號一帶(北)。
城內主要市街呈現十字型,其南北大道即是今天的順天路,當時稱為“大街”,寬六尺;城中心為鎮瀾宮,城的西北邊有文昌廟,而官府衙門則在大甲第一市場對面,其中巡檢署即順天路電信局、郵局一帶,守備署與兵營則在今天的武營路一帶。至於集市則有北門街的米市與三角街的魚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