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王廟(第二批省保)
時代:明地址:陽曲縣東黃水鎮范莊村
大王廟是藏山神晉國大夫趙武的行宮,現廟內建築僅存大殿,據脊檁題記,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邊長9.7米,平面正方形,單檐歇山頂。前檐牆下建須彌座,下有青石包基。四周施單翹單昂栱,補間斗栱各一朵。殿內梁架前後內額與四椽袱構成井口方梁,縱橫擺在稍間的中間,四角用三層抹角梁與斗栱層層挑起井口梁,下飾垂樑柱,構成“懸樑吊柱”,因此也稱為“無梁殿”。殿內山牆上有出行、回宮圖,後牆有尚膳、尚服壁畫80餘平方米,瀝粉貼金,為明代壁畫中的上乘之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王廟
- 地理位置:山西省盂縣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概況,建築風格,相關人物,
概況
大王廟位於盂縣城關鎮西關村,香河北岸。祭祀“翊化神”,又稱“大王神”、“藏山大王”。此廟古稱藏山廟,趙文子行祠,紀念春秋時晉國上卿趙武,趙文子即趙武,也就是舉世聞名的《趙氏孤兒》中公孫杵臼和程嬰所救助的那位孤兒。趙氏孤兒的故事在盂縣大地流傳了幾千年,盂縣地面上還保存九座祭祀趙武的廟宇,這山西省陽曲縣大王廟裡的人們依然像古人一樣將趙武稱為“大王”,將趙武廟稱作“大王廟”。光緒七年(1881年)《盂縣誌》中《卷七·建置考·壇廟》記載:“文子行祠:在西城外香河北,春秋上戊日祭。”廟中碑刻記載該廟始建於金大定十二年(公
元1172年),中經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增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重修,具有所見的規模,這些碑記對研究大王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廟宇坐北朝南,由前後兩院組成,其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著山門、儀門、碑房、戲台、鐘樓、鼓樓、正殿和後殿。主體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中軸線兩側不設廊室、配殿等附屬建築,視野廣闊,氣勢雄偉。山門面寬三間,通體面寬9.2米,進深4.5米,檐高6.1米,單檐硬山頂五頂雙層結構。台基與樂樓相連,高出地面1.18米,上飾有石欄。山門中間留有較低的通道,兩側墊高與樂樓台面相平,演出時架木板則成為一平整的台面,可以有良好的視野;樂樓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面寬三間,進深五椽,歇山卷棚式屋頂,共有十二根木柱支撐。
正殿為大王廟的主體建築,保存完好,正殿有三間,面寬16.4米,進深10.8米,平面布置幾成方形,殿身四周圍有迴廊,大殿整體為木結構,從底到頂由台基、屋架、屋頂三部分組成。台基不高,由青石砌成;屋架木製精巧,曲形斗拱,層層疊架;屋頂為單檐歇山頂,分布著五脊六獸,出檐深遠,氣勢磅礴。大殿四周由木柱支撐,柱上施以樑柱,構成屋架,沿柱而砌牆,再在上面開設門窗。四周木柱,微向內傾,置成“側角”,角柱稍高。設計的科學之處在於使梁、柱、枋三者受力均勻,緊密
結合,以增加穩定性。柱礎石雕,刻攻精細,細節之處,亦處理周到,體現了古人精湛的建築技巧。大殿內部空間敞亮,使用了“減柱造法”,這種手法出現於遼代,是在建築物的平面上減去若干根柱子,柱子減去的多少與面積的大小成正比。這種做法到金元時運用比較普遍,但明清以後大型建築已不採用,殿內無一明柱,整個屋頂完全由山牆內之暗柱和廊柱支撐,從而減少了殿內的柱子,擴大了建築的縱向跨度,為設定神龕和塑像,提供了寬敞的場所。
後殿的結構與正殿基本一致,共有三間,面寬十米,屋頂為懸山頂,七檁四椽,用材粗大,結構別致。整個殿宇風格保留著明顯的遼代風格,尤其體現於殿牆上圓形窗等細節之處。大殿屋頂七檁四椽、五脊六獸,前後檐立欄、臥欄各四層,梁、柱、欄、斗拱等雖然採用了比較粗大的木樑,卻卯榫嚴實,構築穩固。這種做法在我國木結構古建築中尚不多見。
正殿前有古槐兩株,相傳為唐代所植,枝葉繁茂、樹冠高大、虬枝錯結。正殿東側的碑房中保存著歷代建造的碑碣十六通,筆工遒勁,字跡清晰,其中不乏難得一見的珍品,比如孔子像碑,此碑系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立,原藏於孔廟,孔廟被拆後,移至大王廟,碑身斷裂。碑高1.24米,寬1.02米,厚0.2米,碑頂呈半圓形。碑正面圖文並貌,左側為圖,右側為文,標題為篆文“宣聖袞公小景”。文記孔廟建於唐天寶十一載(公元767年),圖刻孔夫子全身像,後面跟著其弟子顏回,刀工細膩、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歷經百年風韻猶在,碑中畫像系臨摹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的名畫真跡,書法系臨摹自顏真卿正書體,全文由宋代著名理學家程灝寫就。由陳繼臨摹刻於石,並飾以雲紋圖案。除此之外,大王廟還珍藏有西寺古鐘、千佛寺摩崖造像等珍貴的文物。
大王廟是中國金代建築的典範,它留給後人的除了在建築方面的價值和歷史文物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承載著趙文子千秋功烈的傳說,與藏山一起成為盂縣文化的代表。
建築風格
昔日的大王廟殿內龍盤鳳繞,丹青滿壁,山水人物栩栩如生,泥塑神像風度翩翩,整座殿宇富麗堂皇,煞是壯觀。惜今堂內之彩塑和壁畫已全部毀損無存了。 最有建築歷史價值的是大王廟後殿。據有關專家鑑定,此殿屬遼代建築。後殿共三間,座北面南,其通體面寬12.1米,進深6.6米,鴟尾高6米,造型與結構特徵同正殿基本一致。七檁四椽、五脊六獸,前後檐立欄臥欄各四層,梁、柱、欄、斗拱等皆用材粗大,卻卯榫嚴實,構築穩固。非凡是其斗拱形制多樣,上下相異,柱頭與補間不同,各拱兩端之卷剎皆為五瓣,每瓣微向內弧,這種做法在木結構古建築中尚不多見。
大王廟原建有碑房三間,是盂縣寺廟存碑最多的一處,真所謂刻石薈萃,古碣如林,且造型美麗,文圖並茂,筆工遒勁,字跡清楚,今碑房已毀,部分碑刻亦遭損壞。廟前有古槐兩株,樹冠高大,腰圍達7.5米,枝幹盤虬,古樸蒼然,傳系廟宇初建時所植,迄今已有千歲高齡了。
相關人物
趙武(?-前541) 即趙孟,春秋時代晉國的執政大夫。趙氏為晉國世族,其曾祖趙衰為晉文公時大夫,曾輔佐文公成就霸業。其祖父趙盾,作為晉國的執政大臣,歷事襄公、靈公、成公三朝。其父趙朔在晉景公時,繼任大夫之職。其子趙成,字景叔,謚趙景子,其孫趙鞅。
晉景公三年(前597),擔任司寇的晉國大夫屠岸賈,圖謀作亂以控制晉國政權,決計首先消滅趙氏勢力。於是就藉口趙穿(趙盾的族弟)曾刺殺晉靈公,其責任在於趙盾,便背著晉景公擅自發兵攻打趙氏於下宮,誅殺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滅了趙氏全族。
趙朔的妻子是晉成公的姐姐,當時懷有身孕,逃進王宮躲避。過了不久,生下一男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趙武。據《史記·趙世家》記載,當時,屠岸賈曾進宮搜尋孤兒,趙朔妻把孤兒藏進褲檔里,祝告說:“趙家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果然在搜尋的過程中,孤兒就沒有出聲。後來,孤兒終於被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朋友程嬰輾轉救出宮來。公孫杵臼為此獻出了生命,程嬰帶孤兒藏匿到山中。(今山西盂縣有藏山,相傳即為當時程嬰藏孤之處;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縣中條山也各有一處藏山。按:靈公、景公尚都於絳,即今山西翼城縣,藏孤之處不宜距國都過遠,當在今晉南境內,故似應是垣曲縣中條山的藏山)。
15歲時,在年高望重的晉大夫韓厥等人的努力下,晉景公為趙氏昭雪,平反了冤獄,發兵攻滅屠岸賈,並盡滅其族,立趙武為大夫,恢復了趙氏的土地封邑。晉平公十二年(前546),趙武擔任正卿,主持晉國國政,代表晉國到宋國的國都商丘出席了弭兵大會。這次弭兵的建議是由宋國大夫向戌提出,而實際上體現了趙武偃武修文的政策。他一貫主張減輕各諸侯國對霸主的貢納,加強禮儀方面的要求,各國都循禮行事,即可維持一個和平的局面。早在晉平公十年(前548),他耖。說過:“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若敬行其禮,道之以文辭,以靖諸侯,兵可以弭。”所以,向戌提出弭兵建議,晉國首先回響。在會盟中,趙武處處表現出息事寧人的態度,重信義,崇禮讓,使弭兵活動取得了實際成效。弭兵大會由晉、楚兩國聯合發起,共有晉、楚、魯、宋、蔡、衛、陳、鄭、曹十國代表出席。大會約定晉、楚兩國息兵停戰,共作霸主。
主持晉楚弭兵大會,是趙武平生所參加的一次重大政治外交活動。這次活動不僅擴大了趙武在諸侯國之間的影響,也增強了趙氏在國內的政治地位。晉平公十三年(前545),吳國的延陵季子出使晉國。經過一番對當時晉國政治形勢的考察和研究,延陵季子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說,“晉國之政卒歸於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之後矣!”後來事實證明,延陵季子的論斷完全切合實際。
趙武執政期間,在內政外交上都奉行穩妥平和的政治路線,雖然沒有十分突出的建樹,但保存了晉國的實力,維持住晉國的霸主地位,在與楚國抗衡中並未明顯處於下風,還是有值得稱道之處。故晉大夫祁午曾對趙武說:“師徒不頓,國家不罷(疲),民無謗言,諸侯無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
為了維護弭兵的成果,趙武曾“再合諸侯,三合大夫”,多次會盟。就在他去世那年(晉平公十七年),還與楚、齊、宋、衛、陳、蔡、鄭,許、曹等國在虢(東虢,在今河南鄭州市北古滎鎮)地會盟,重溫宋國會盟時達成的協定,維護各諸侯國之間的休戰狀態。
可能是與早年的顛沛流離有關,趙武晚年總覺得心身俱衰,委頓之色溢於言表,如對周王室使者劉定公說:“吾儕偷食(苟且偷生),朝不謀夕。”對秦國公子後子說:“朝夕不相及,誰能待五(年)?”自感勞瘁,倦於勤政,應答賓客之際,流露出天年不永的症兆。這和他嬰兒時期的傳奇經歷相映成趣,增加了他一生的戲劇性,為史書大書特書。
趙武死後,謚為文子。趙武以後三世至趙襄子,韓、趙、魏滅智伯,三家分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