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爐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 政府駐地:沙縣鄭湖鄉
-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鄭湖鄉東南部,距鄉政府4公里
- 人口:870人
- 人均收入:5234元
“百企掛百村”增強農村“造血”新機能,增強農村“造血”機能,
“百企掛百村”增強農村“造血”新機能
這裡有遠近聞名的沙縣小吃,這裡是板鴨的原產地,但如今這裡也成了沙縣最為貧窮的“空殼村”——位於三明市沙縣鄭湖鄉境內的大爐村,地處偏遠,從沙縣出發經2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才能到達。村裡的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僅剩一些老人與留守兒童,依靠4畝左右的人均山林面積,在本地發展水柿、板鴨、毛竹、小吃等相關產業,賺取微薄的生活費。2000年前村里仍沒通水泥公路、沒裝電視閉路線、也沒有教育場所,一些在外地賺錢的村民紛紛回村接親人到城市居住,大爐村漸漸沒了生氣,村集體年收入達不到1500元。由於沒錢建辦公場地,當時村委員只能常年輪換在不同的農民家中開會。
“一個村能幫,五個村怎么辦?”
2000年,福建省麥丹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祥鋒途經大爐村。一路上看到的情景讓黃祥鋒吃了一禁:“這是什麼地方,怎么這么窮?”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企業家,黃祥鋒對農村有一鼓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回到企業後,他立馬向沙縣的領導了解了大爐村的情況。那個晚上黃祥鋒輾轉反側,心裡似乎有一個聲音不停在催促他。考慮到目前村里沒有勞動力,一些產業項目沒辦法立即開展,黃祥鋒決定先從村裡的基礎設施開始建起。於是幾天后的一個清晨,帶著14萬元錢黃祥鋒再次把車開進了大爐村……
就在那一年,大爐村前鋪起了一條2.5公里的水泥路,一條條閉路電纜線開始在村間環繞。拆掉了毛竹接起的“引水管”,每家每戶都安上了水龍頭。村辦幼稚園老師終於領到了工資。路旁那幢三層村部大樓還成了村里最漂亮的“標緻性建築物”。在接下來連續幾年的時間,黃祥鋒又陸續送來了幾萬元錢幫村里付清了一些欠款,並隨後嘗試引進了菸葉種植項目幫助村民增收。大爐村村長每提到這位“老朋友”,感激之情就脫口而出:“ 4年前,他來到這個村時,只是個好的企業家。4年後卻是我們最真心的好朋友。我知道不管何時,他的心都不會離開我們村。”
2004年,鄭湖鄉境內的十一個自然村里由於村財收入太少,陸續又有四個村漸漸萎縮成了空殼村。“能幫一個村,能幫五個村嗎?”黃祥鋒感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我們沙縣有那么多成功的企業,如果大家一起行動起來,這些村會不會更有希望?”黃祥鋒向縣統戰部、縣工商聯、縣光彩事業促進會表達了這個想法,沒想到立即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百企掛百村”給貧困村大輸血
2005年,一場名為“百企掛百村,共建新農村”的海西春雨沙縣光彩行動開始了。根據縣政府的安排,縣非公企業掛鈎聯繫一個貧困村,每一掛鈎聯繫的村、企雙方要簽訂村企共建協定,共建期為三年。參與掛村的企業每年為掛點村辦1-2件實事,並把工作重點放在掛點村出謀獻策上,增加“造血”功能,增加村財收入。有適合在農村實施的新項目應優先考慮與掛點村合作,有新增工作崗位應優先考慮招聘掛點村富餘勞動力。隨著這項行動的開展,一百多家企業的新鮮血液開始緩緩注入每個需要幫扶的村莊,實質性的解決了貧困村普遍存在的行路難、飲水難等情況,其中共組織實施修橋鋪路等項目287項,直接投入資金達300萬元。
在幫扶項目開展的同時,為了給更多貧困村莊的民眾提供就業機會,也為民營企業解決穩定的勞動力來源,沙縣企業家們在縣統戰部、縣工商聯、縣光彩事業促進會的精心組織下,積極入村招工,還免費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培訓。據統計,民企進村幫扶共開發建設項目26個,麥丹、僑丹、三和、青竹等4家產值超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其他涉農企業,幫助所掛村建設企業所需的原料基地,帶動農戶100多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累積安排超過1200多名農村富裕勞動力先後到去掛出的民企就業。
但一些企業家也提出了幫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其中福建環科化工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嚴國民對此深有體會:“村民來企業上班我們很歡迎,但他們的管理工作是我們這些企業最頭疼的問題。一些村民錯誤操作,把我好幾萬的機器給弄壞了,我只能自己貼錢。一些村民不高興就不來上班,我就要臨時找其它工人來頂替。還有些村民身體不舒服就要求企業無償給錢看病,前幾年一些村民進廠前就有了疾病,可進廠工作後也要求企業給錢治療,這樣對企業來說負擔很重。所以現如今村民到我的企業上班,企業一定先進行技術強化培訓,然後是身體檢查,最後一定要到部隊軍訓十幾天,加深他們的紀律性。”
如今,黃祥鋒已經改掛了第三個貧困村,但他沒忘記大爐村的年村財收入仍僅2000多元。今年他為大爐村提出了設立“幫扶基金”的想法,既由他的集團投入十萬元引資,再由大爐村村委向在外富裕的村民募集二十萬元的資金,總共三十萬元成立“村生產發展基金”投資擔保公司,其投資所獲得的18%的年利息既5.4萬元作為村集體收入,用來改善村整體環境。他還告訴記者對於今年他掛的貧困村,他計畫讓村民去發展茶葉項目。與此同時,其它企業在貧困村的項目帶動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宏光化工根據所掛的湖源鄉錦湖村高海拔氣候的自然條件,組織農戶種植淮山,並出資1萬元對種植戶給予苗款補助,在“宏光”的幫助下錦湖村的淮山生產取得大發展。金三角大酒店幫扶的鄭湖嶺頭村,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動村民發展養雞、養鴨業,酒店全部按市場價包銷,使該村發展成為養殖大村。
增強農村“造血”機能
今年4月30號沙縣非公有制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情況匯報上,沙縣縣委統戰部副部長、沙縣工商聯黨組書記羅莉對企業家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但羅莉表示,目前由於仍然缺乏好的項目,一些村並沒有真正致富,只能靠企業不斷給予,這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形成了阻礙。因此非公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前期,可以在資金上先幫扶農村建設給農村輸血。但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自行 “造血” 的功能,還是要靠企業家與村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考慮發展項目。通過讓農民自主創業,達到脫貧目的。所以今後沙縣光彩會的工作重點將一方面放在縣小吃同業公會的發展上,利用沙縣小吃品牌,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小吃培訓,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從事小吃業上,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農村偏遠山區發展種養業,促進貧困村儘快脫貧致富。
匯報會上,三明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三明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謝家芹也作了總結性的發言:“沙縣是個特別的地方,它多是工業企業。而工業企業不像農業企業那樣,可以把企業、廠房建到農村里去,直接帶動農村的發展。所以目前沙縣的企業多以捐款、招工的方式先幫扶農村進行基礎的設施建設。完善村環境後,再一步步帶動產業發展。村裡有好的項目,環境條件又好,在外打工的村民自然也會回歸,幫助家鄉建設。但目前,畢竟像黃祥鋒這樣的主動幫扶農村的企業家不多。所以要推動新農村建設,我們要對企業家們做更多的動員,讓他們有幫扶的思想政治覺悟,主動擔起這個社會責任。而對於村民來說,只有給他們項目,引導他們正確的創業理念才能讓他們真正擺脫貧困,不能養成他們被動等待幫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