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壩自然村

大漢壩自然村

大漢壩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龍陵縣龍江鄉,屬於半山區。位於大漢壩村中部(屬村委會所在地),該村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鄉政府10公里。國土面積有,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19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包穀、油菜等農作物。有耕地546.2畝,其中人均耕地0.74畝;有林地1779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漢壩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龍陵縣龍江鄉
  • 面積:7825.2畝
  • 海拔:1500米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82戶通自來水;有18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8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6戶(分別占總數的52%和48%)。
大漢壩自然村村內道路大漢壩自然村村內道路
該村到村委會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有汽車1輛,拖拉機3輛,機車42輛。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建有沼氣的農戶2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8戶。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29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20畝,有效灌溉率為7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5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4萬元,占總收入的43.9%;畜牧業收入90萬元,占總收入的3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90頭,牛出欄6頭);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8%;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5.1%;第二、三產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4.2%;工資性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3.8%。農民人均純收入174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人(占勞動力的5%),在雲南省內務工13人,雲南省外務工外6人。
大漢壩自然村玉米種植業大漢壩自然村玉米種植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漢壩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柳中學。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4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0人,其中小學生64人,中學生16人。該村包括秋廠、寨頭、李家灣、楊家、大坡5個村民小組,以李姓、楊姓居多,村容村貌整潔。歷史上歸屬騰衝,受騰衝文化影響,村民文化素質較高,在外工作人員較多。
大漢壩自然村國小教學樓大漢壩自然村國小教學樓

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182戶,共有鄉村人口765人,其中男性402人,女性363人。其中農業人口751人,勞動力39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763人,其它少數民族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人,占人口總數的2.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25人,參合率94.8%;享受低保122人;享受五保待遇人員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54戶,占農戶總數的84.6%。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8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59畝。

基層組織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黨員總數35人,黨員中男黨員31人,女黨員4人;團員9人(黨團支部設在村委會)。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民房老化、道路交通困難;
2、農田水利基礎薄弱,主幹溝渠有待支砌;
3、無支柱產業,經濟難以發展;
4、村民小農意識嚴重,學科學、用科學意識不強。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大茶葉新植力度,搞好茶葉低改和豐產茶園建設,提升茶園質量;
2、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組織好勞務輸出和勞動力向轉移;
3、加大畜牧業發展力度;
4、更新品種鞏固甘藍型油菜種植,提高單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