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溝

大溝位於南陽市境內一條小河,屬於亞熱帶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溝
  • 外文名稱:BIG RIVER
  • 地理位置:南陽市境內一條小河
  • 氣候類型:亞熱帶氣候
大溝(南陽市境內小河),遺傳學,運河,大溝(廣東陽東縣境內河流和村鎮),氣候與農業資源,地形地貌,歷史沿革,工業發展,文化教育,名勝古蹟,地圖信息,

大溝(南陽市境內小河)

南陽市境內一條小河,長100km左右,夏季高峰流量80 M3/s。發源於紅泥灣鎮東北部劉崗村,流經紅泥灣鎮(劉崗、魯平莊、柏樹墳),新店鄉(李莊),茶庵鎮,高廟鄉,李店鎮(唐河縣),最後注入唐河,唐河流入漢江,漢江入長江。
攪拌站廢水和垃圾直接排入了河流攪拌站廢水和垃圾直接排入了河流
原來可以灌溉,洗澡,洗衣,捕魚捉蝦。10餘年 以來,豬場、攪拌站、飯店源源不斷的排污,大溝成了臭水溝,垃圾場,蚊蠅的樂園。 是中國千萬條三級、四級河流水污染的一個縮影。發展了經濟(GDP、稅收增加了),卻破壞了原本良好的水文、土壤的生態環境。
大溝(冬季河水污染狀況)大溝(冬季河水污染狀況)
近年來,這一流域內民眾傳染病、癌症等高發,與水污染,土壤污染關係密切。期待對豬場、攪拌站、飯店等就行治理,強制污水治理後排放。

遺傳學

major groove 又稱深溝。特指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上較深的螺旋形凹溝,其寬度為1.2nm,深度0.85nm。

運河

我國古代的運河,戰國時魏(梁)國開挖,在河東地區的東部。
梁惠成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入河水於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於北郭,以行圃田之水。”
這是黃河中下游開鑿最早的運河工程,表明原來的自然河道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這一水利工程的開鑿成功,將河洛地區與黃淮平原其他經濟中心連線起來,為河洛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秦將王賁攻魏,正是引黃河和大溝水灌大梁,魏亡。
按大溝即後來的鴻溝。《史記·河渠書》雲:“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

大溝(廣東陽東縣境內河流和村鎮)

大溝,入河水於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
大溝鎮位於陽東縣東南部,南面臨海,北與合山、北慣鎮交界,東與新洲鎮隔河相望,西與雅韶鎮毗鄰。總面積115.7平方公里。轄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村委會15個。總人口4.5萬人。

氣候與農業資源

大溝鎮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23℃,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耕地面積4.1萬畝,其中水田2.5萬畝。是陽東縣優質水稻主產區。水果種植面積3.2萬畝,主要有荔枝、龍眼等品種,其中荔枝以"雙肩玉荷包"品種為主,龍眼以"高州儲良"品種為主。
大溝鎮山海兼優,具有天然的海養環境,有鹹淡水交匯的三丫河、壽長河,灘涂面積1.5萬畝,0~10米等深淺海水域面積9.2萬畝。大溝鎮加快水域農業綜合開發,水產養殖業發展熱頭迅猛,全鎮水產養殖面積達1.8萬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1.5萬畝,形成了四大專業養殖基地,分別是三丫河周邊八千畝對蝦養殖基地、壽長河千畝蚝養基地、三丫千畝文蛤養殖基地、華洞千畝青螺養殖基地。現對蝦、蚝養殖成為兩大支柱產業,壽長蚝尤以質鮮肉嫩而聞名。
田園農業抓好"一村一品"發展規劃,形成大溝、徐赤兩蔬菜基地,徐赤蓮藕、大溝西洋菜較出名。

地形地貌

大溝鎮屬丘陵、平原地區。以江台公路為界,北部必丘陵區,有三寶山、崖鷹山和渡頭山。南部屬濱海平原區,海岸線長12.7公里.境內蘊藏有品位較高的花崗岩,含量較高的矽砂、石英石和高嶺土。鎮內有三丫、壽長河匯流入南海。

歷史沿革

清代,大溝鎮屬長樂鄉喬馬都喬馬三、四圖。民國時期屬第二區,大溝圩在清末、民國初期較為興盛,是陽江四大集鎮(織簧、那篤、大溝、北慣)之一,建國初仍屬第二區。1953年分小鄉,1956年12月並大溝鄉,改稱大溝區。1957年2月撤區分大溝、盧海、雅八鄉。1958年5月三鄉合併稱大溝鄉,同年11月併入海陸人民公社,12月改稱大溝人民公社。1961年5月改稱區,轄大溝、雅韶、新洲、三山四個公社。1963年2月撤區,與雅韶人民公社並為大溝人民公社。1979年3月又分出雅韶人民公社。1983年2月撤區稱大溝鎮。1988年2月,陽江縣撤縣建市,大溝鎮為陽東縣(區)所轄。

工業發展

大溝鎮積極實施"工業興鎮"戰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制定了促進工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搞好鎮區工業園區規劃,提高服務,簡化辦理手續,迎接新一輪工業開發熱潮。現大溝鎮已有順風工藝廠、針織廠、紙箱廠等企業,矽礦砂資源開發及農產品加工開發潛力巨大。

文化教育

大溝鎮是"文化之鄉",歷來重視文化教育,現有市一級中學2所,國小18所,其中陽東中學創建於1940年,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圖書室、籃球場、運動場等設施一應俱全。節目期間,有民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開展,民間也不定期舉辦楹聯、書法、民歌、美術等比賽。

名勝古蹟

國帶井:位於大溝三丫村,傳說南寧末年,宋小朝廷兵敗退到新會崖山,宋帝趙昺跳海死後,身上龍袍玉帶漂到三丫港滷水旁,當地人以玉帶痕跡大小挖建小井。小井雖在海邊,井水卻清甜,即使海潮淹過,其味不改。
第一寺:坐落於大溝鎮西南方1.5公里的地方。本地方流傳洪武13年(1381年)有南華高僧慧行雲遊至該地,確認該地風水極佳,集資建成"鎮海寺"。"鎮海寺"面對成頃碧波,驚濤拍岸,後有天然古垃數畝接"鎮海山",地勢雄偉。明成祖10年(1443年),成祖國師道衍和尚雲遊至"鎮海寺",寫下"遙臨碧海三千界,高踞紅塵第一山"的名聯並刻于山寺正門前。從此此寺更名為"第一山寺",滄海桑田,"第一寺"雖風雨飄搖,但磚牆完好。
華洞文筆塔:位於大溝華洞村南面150米處,孤立於野外河岸上,是一座磚砌的塔。現殘存三層,高8米,塔身呈八角形,每層各面設有視窗,有明顯收斂於頂的形跡,層隔之間用瓦筒、瓦板蓋成疊澀短檐圍繞,塔基每邊長2.2米,底層開有一門,現已殘破不堪。是地震及人為所致。
海朗城遺址:地處大溝鎮西南二公里之海頭村鎮海山。為南為新屋村,村前隔沙灘是南海,西北靠山。這座城,以山為屏障,沿著山的自然地勢,從山頂而下盤旋圍築而成,城牆為夯土結構,是一座略呈橢圓形的防禦所城。
這座防禦性古代所城,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防禦所指揮花茂壽辰請建立。城周長2200米,東南直徑700米,西北長540米有四個門樓,高4.66米。萬曆三十年(1602年)海防同知徐麟建望敵樓一座。崇禎二年(1629年)設海朗炮台其上。海朗城廢於清乾隆初年。
海朗城遺址狀況,因歷史文獻資料沒有翔實記載,城內布局不甚清楚。但從荒廢的遺址中依稀可見城廓遺蹟。現存部分城牆較為完整,偏西地面趨高,東面仍有三米高的外牆,城外護城河遺存痕跡可見。在荒廢的城內,部分已為後人墾荒種植。露在地面的是帶紅青色的磚瓦碎片,應是當時建築城址的原料,還有黃釉、青花陶瓷碗碟碎片,山頂上還存豎著三塊大石,每石距離相等排開,"鎮海山"三個大字,分別刻於其上,至今遠眺清晰可見,這座地處沿海的防禦所城,確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地圖信息

地址:南陽市方城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